在欧美传播空手道的日本人.还将日本禅的修炼加到空手道的稽古中. @ “禅”是琉球唐手中没有的.恰是这种改革让欧美人产生新的兴趣“现存日本
本地和冲绳的空手道习练者.也是将“禅修”作为空手道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美国等地传播空手道的大岛劫、在欧洲传播空手道的时津贤儿,他们都是H 本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善于学习并且勇于创新,东方哲学的色彩完美地融化在 他们传承的空手道修炼体系中。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的理念.“只有创新地坚 守传统才是真正地保护传统”,这点通过众多的大学生空手道人努力.还是颇 有成效的。
第四节留给中国武术的启示
空手道是多元的,但最吸引中国武术界的是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亮点
走入奥运会,不是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终极口的.但是武术成为奥运会比 赛项目.一直是中国武术人的长年目标,奥运会舞台是展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 要窗口,也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标志,
空手道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船越义珍在东京传播唐手初期贫穷潦 倒.几经磨难。就是20世纪50年代后,空手道的国际推广也曾历经艰难.住 欧洲传播空手道的日本人,曾经也是居无定所,跟流浪汉一样,寄居于桥洞 为了饱腹要在人群中“走江湖”.求路人施舍一点饭钱。不仅是经济上的困境. 还有更为严重的精神歧视。也有欧美人一边学习日本空手道,一边对日本人 有战败国的蔑视。在空手道传播中,引发不少尴尬。
在世界空手道竞技场上.日本权威的地位也屡遭挑战1972年.第二届 世界空手道锦标赛在法国举行,有鉴于在东京的第一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中. 日本队包揽全部奖牌.欧洲的空手道裁判联合抵制口本人.将日本选手全部挤 出半决赛。
空手道入奥.也并非一帆风顺。冲绳的传统唐手捍卫者•.讥笑全日本空手 道联盟“形”是跳舞,是垫上体操。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寸止”的竞赛方式也不 被看好,一些日本人认为这种比赛是假比赛,还没有打到对手如何判定胜负? 而且空手道“寸止”的对抗方式与已经于200()年进入奥运会的跆拳道很相似, 头部不能用拳打、高腿得3分.世界空手道组手竞赛规则逐渐与跆拳道同化. 2()年前,曾经有世界空手道组织的要员.考虑过空手道与跆拳道合并申请成 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几次申请新增为奥运会竞技项目的失败.也止 世界空手道联盟中的欧洲人对日本人的努力不足产生怨言。国际传统空手道 联盟(ITKF)再三指责世界空手道联盟(WKF)不足以代表世界空手道组织. 等等。
就全日本空手道联盟来说.空手道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项目后.还面临着 三大问题:
一是东京奥运会后,空手道能够继续保留在奥运会中吗?法国人在空手 道竞赛中有很损的竞争力.2024年巴黎奥运会可能保留,2028年轮到美国呢? 如果没有三届连续成为竞技项目.就必须退出奥运会竞技场。
二是日本人能否一直在国际大赛中保持竞技优势.进入奥运会后,空手道 是否能保持足够的日本风格?日本选手在形的竞技中保持优势.但在组手竞 赛中,已经群雄并立。
三是能够在日本中小学普及空手道吗?相对于剑道、柔道在日本中小学 推行了 90余年,空手道在教师的数量与质量、教学场馆的基本配备方面,还有 很大的差距。在日本高中,男生最喜爱的体育是棒球与足球巳),女生最喜爱的 运动项目是排球与篮球,分别是7.4万人和6.4万人,而空手道仅0.5万 人或"空手道想在日本中小学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武术近代化过程中也曾面临空手道发展共同的问题。从体育现代化来 说.武术有统筹世界武术运动的国际武术联合会.有规范的国际竞赛套路.散 打竞赛技术体系完备。套路、散打的竞赛制度.已经充分具备现代大型竞赛的 要素.也成功举办过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杯武术比赛。但是武术已经几次与 奥林匹克运动会擦肩而过。
中国武术作为成熟的竞技运动,距离现代体育竞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 “安全有充分保障”“胜负判定没有主观意识”还有多远?
空手道成为东京奥运会追加项目,在奥委会考察专员面前,要回答如何解解决个称之为“附加价值”的问题。
这个附加价值有三*个要素:“竞技计划”“青春气息”“历史遗产”。要成为
① H本武道馆.日本的武道LM],东京:棒球杂志社,2007:245.
@ 2005年,高中男生运动俱乐部统计登录在册的数据显示,棒球与足球登录人数分 别达16.5万人和14.8万人.远超剑道、弓道、柔道、空手道四个俱乐部人数总和10. 5万 人。
® 中村民雄.今天,为何还要武道〔Mj.东京:日本武道馆.2007:360-361. 您奥运会正式项目,中国武术同样也要回答如下问题。
W “竞技计划"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奥运会项目.比赛用时几天?多少名选手参加?预算要增加多少?场地设备要有多大规模的扩充?可以动员多少观 众?空手道将比赛时间设计为2天.男女8。个运动员.“组手”与“形”一共8 @ 枚金牌。场地就利用柔道比赛场地,不用新设场馆“观众则是动员少年儿童 空手道选手与他们的家族.
“青春气息”就是“青年化”.随着“数码网络”的普及,年轻人渐渐离开运动 竞技场.成为“低头一族”.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将年轻人唤回运动场?在我 国中小学.有多少人课余时间练武术.相对于全国开展的足球运动.又有多少 学校在普及武术?武术进学校的进程中.以武术操推广的武术与广播体操乂 有多少区别?我们可以吸引多少年轻人?冲浪、攀岩、轮滑在竞赛体系建立与 全球性普及方面.似乎不甚完善.但是富有青春气息.深受欧美青少年喜爱.这 次依靠打包.成功进入东京奥运会的赛场’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也是中国武 术进入奥运会赛场面临的问题。
“历史遗产”是解决增加这个新的比赛项目结束后.给国际社会、给民众留 下什么样的精神影响?空手道打出“历史的背景”和“礼与节"的精神.作为无 形的文化遗产。历史背景.他们强调空手道在日本有相当长的历史。空手道 不受语言、文化、社会结构、宗教、经济不同的影响• 19 2个国家都能广泛接受 的日本空手道“礼与节”的概念是空手道竞技的历史遗产。礼与节具体演化 为:致力于人格完成;坚守诚实之道;培养努力精神;重视礼仪规范;力成血气 之勇。
空手原来是作为一种格斗术.包含一种可以伤及对手性命的技术,因此- 直作为“一子相传''秘密传承,n丁是现代竞技.保证运动员安全是格斗竞赛项 目共通的原则-这样前提下.“寸止”就是最好的选择。全神贯注地出拳起腿. 决不是打倒对手.而停止在击中对手前一寸处。在这样短兵相接中产生的紧 张感、那种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的精准把控.进一步产生的形式化的“礼与节''的 美.对习练者与观赏者都产生一种魄力。这是空手道历史遗产。这个以“礼与 节"为标志的空手道的精神遗产,与通过运动希望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宪章精 神是一致的。
以上是世界空手道联盟向国际奥委会考察人员作出的应答。
空手道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国武术如果成为奥运会正式项日,要 如何设项?是将日前完全分割的套路竞技与散打竞赛一起推入还是只能一项 先行?如何安排竞赛计划.既能顾全男女运动员区.别、经济水平差别的国家.
又减少比赛大会的投入?
如何体现'.青春气息”.鼓动更多青少年参加武术运动?如何保持中国的 传统特色,让武术真正成为自己国家的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踊跃参 与的现代运动。如何让家长热心将孩子送到武术运动场?中国传统武术本身 就是“击有其术.舞有其套”,在当代武术的传承与传播中,武术的多种形式如 何整合.武术的竞赛方式作何种改革,方能进入奥运会大舞台?武术竞赛以什 么动员更多的观众?
武术如果成为奥运会项目.将给全世界留下什么样的精神遗产?什么是 中国武术精神?成熟于日本的空手道.将船越义珍的二十训浓缩为“礼与节”; 1964年脱胎于松涛空手道的跆拳道,提出“礼仪、廉耻、克己、忍让、百折不屈” 的精神。
浏览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