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将对方扛起后,对方已失去控制能力时,使其头朝下垂直掉下去,有意伤害对方者。
2.技术犯规:
(1)场上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前或发出“停”的口令后,进攻对方者。
(2)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干扰比赛或到场地内指导运动员。
(3)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
(4)比赛进行中,由于处于不利情况而要求暂停者。
(5)抓对方裤子者。
3 .犯规处罚:
运动员在比赛中,无论是技术犯规,还是侵入犯规,都应根据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1)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指责裁判员,则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该运动员劝告、警告、取消该场或全部比赛资格的处罚。
(2)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方犯规,如果对犯规运动员有利时,应立即停止比赛,酌情处理;如果对犯规运动员不利,则不停止比赛,等动作结束后,再中止比赛,如果犯规运动员把对方摔倒则不得分,如果犯规运动员被对方摔倒,应判对方得分。并根据犯规情节,酌情处理。
第三章少数民族的摔跤
在我国广阔的疆域里,自古就居住着许多生活习俗不同的少数民族。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各少数民族的摔跤风采各异,摔法不一,并各自具备较完整的规则和奖励办法。
云南省流行的摔跤是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他们利用农闲、节假日进行摔较比赛,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摔跤活动达到高潮。电影《阿诗玛》中有句歌词是“谁要是摔跤摔得赢,绣朵山茶花献给他”,可见摔跤能手在当地还是姑娘们倾心爱慕的对象。
云南各族人民非常喜爱摔跤运动,传说很阜以前,有两个勤劳勇敢的彝族兄弟,整日放牧牛羊。一天,兄弟俩看到两只羊打闹,不分胜负,很有意思,于是就模仿羊的动作,互相摔起来,并规定以双肩或单肩着地为失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摔跤活动就流传开了,流传至今。
现在每次摔跤比赛前,不论是运动员、裁判员还是观众; 都弹奏民族乐器,唱起民族歌曲,跳起民族舞蹈,欢聚在摔跤场上。裁判员首先进入摔跤场内,号召愿意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入场,运动员入场后在裁判员的指导下,诙谐地绕场一周,对手入场比赛。对手入场后,双方拥抱 落,表示在比赛中要高高抱起对方,然后双手高举,轻轻下往下摔时则轻轻放下,以示友谊。
比赛时运动员袒胸露背,穿短裤,腰上系一根带子,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腰带,不许抓短裤。把对方摔倒后,可以继续翻滚,直至使对方单肩或双肩着地才算胜一跤。每场比赛采取三跤两胜制。裁判员在地上滚动一次,表示某方胜一跤。比赛不受时间限制,胜者留在场内继续比赛,直至败给对方才退出场外,延至最后没人出场比赛时,则由举办单位派一人出 场,与优胜者比赛。云南流行的摔跤类似自由式摔跤,所以, 云南省自由式摔跤在我国跤坛有一定的优势。
第四部拳击
第一章拳击概述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一种运动项目。它既是一项业余的,也是一项职业的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拳击运动起源于埃及。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已有拳击护具“皮绷带”的叙述。大约公元前17世纪, 经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688年被列为第23届古代奥运会比赛项目。公元1世纪,拳击在罗马帝国十 分盛行。现代拳击始于英国。中世纪英国伦敦盛行有奖拳击赛。
赤手的拳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当作一种为自卫而习练的技艺,而且被列入古代奥运会。1867年英国采用了昆斯伯里拳击规则,比赛者要戴拳击手套进行比赛。1880年业余拳击联合会在英国成立。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成立。
在世界拳击运动中属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古巴,英国和俄国。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力量、速度、耐力、凶 猛、灵活、协调、果断和勇敢等素质。
1745年,杰克-布劳顿首次为拳击比赛制定规则。当时的拳击比赛不戴拳击手套。1805年,英国人吉姆-贝尔切在港比赛中将一块白手帕系在拳台的围绳上。自此之后就形成了系承白毛巾就表示认输的传统。比赛中一方教练将白毛巾投入拳台内就表示认输。
到了 1904年,拳击比赛首次出现在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赛场上。1956年匈牙利拳击手拉斯洛•帕普成为首位夺得三枚奥运会金牌的拳击手,分别为1948年伦敦奥运会75公斤 级;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71公斤级;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71公斤级。
1980年,古巴拳击手特奥菲洛•史蒂文森成为首位在同一级别上连续三届蝉联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分别为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91公斤级;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91公斤级;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91公斤级。
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拳击比赛首次实行四回合且每回合用时两分钟的赛制,在每两个回合的间隔,选手的休息时间仍然为一分钟。在这之前,奥运会拳击比赛实行三回合且每回合用时三分钟的赛制。
世界性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为AIBA国际业余拳联是世界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国际拳击比赛主要的有:美国业余拳击锦标赛和欧洲业余拳击锦标赛。
第二章拳击基本知识
第一节拳击动作要领
拳击运动选手在一个正方形的绳围赛场中,戴着痔制的柔软手套,在一定的规则限制下,进行击打和防御的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
右势:左手左脚在前、右手右脚在后的实战姿势。
左势:右手右脚在前、左手左脚在后的实战姿势。俗称“左撇子”。
进攻型拳击手:意志顽强、主动进攻的运动员。
耐力好的拳击手:意志顽强、体力充沛、不怕猛攻、善于拼搏的运动员。
反攻与反击型拳击手:运动员以守为主,打法沉着稳重,善于消耗对手体力,抓住时机进行反击,最后反攻。
快速型拳击手:运动员能快速、连续出拳进攻,但拳力不重。
防守与还击型拳击手:动作稳健、以守为攻的运动员。
第二节拳击比赛规则
拳击比赛的基本规则分为业余比赛规则和职业比赛规则。 拳击运动员要戴拳击手套。其他用具包括:头盔、护齿、运动短裤和护裆。拳击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分级。
一、业余比赛规则:共3个回合,每一个回合2分钟,1 分钟休息时间,分12个级别。
二、职业比赛规则:共5个回合,每一个回合3分钟,1 分钟休息时间,分17个级别。
拳击比赛的裁判人员包括一名台上裁判员,若干名台下评判员和一名计时员。台上裁判员的职责是控制整个比赛。计时员打铃表示每一局比赛开始和结束。构成犯规的动作包括打腰部以下部位,击打脑后勺或颈背,和击打已倒地的对手。犯规要扣掉犯规者的分数,甚至取消比赛资格。击倒(对方)获胜和技术击倒得胜的区别:击倒获胜是指一名拳击手被击倒在地,并在裁判数十个数之前站不起来的情况;技术获胜是指裁判员停止比赛的情况。打分:明显地以拳击手套手指关节 (正前部)部分击中对手时给记分。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攻击、上下移动、躲闪、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攻击技术包括左刺拳、左直拳、左钩拳、右上钩拳和右交叉拳还有组合拳。
第三节裁判员职责
一、严禁出拳击打对方。开拳击打是犯规动作,有的运动员打摆拳或直拳时,为了重击对方,用开拳击打对方头部。这时,台上裁判就要根据开拳击打的轻重程度,对犯规运动员提出警告,甚至取消其比赛资格。
二、比赛过程中,如果运动员重击对方后脑,则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比赛时利用摆拳进攻,而又掌握不好相互之间的距离时,容易用远距离摆拳击中对方的反脑,如果用打,情节不严重,可警告,如果重击,或故意去打对方后脑的,就要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三、判定绝对胜利。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被对方用正确的技术击倒,台上裁判员就要对倒地的运动员数秒,10秒后运动员不能站起来继续比赛,这时就可以直接判对方获得绝对胜利。如果一方运动员被对方用犯规方法打倒在地,10秒后不能站起来继续比赛,这时台上裁判就可以判倒地方获胜,犯规方为犯规失败。
浏览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