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体育化竞争的日益剧烈.竞技体育地位的提高无疑是 当前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项正确决策。然而,竞技武术在得到大 力发展和推广的同时,传统武术的“补充”发展为武术的整体性和 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竞技武术的武术不是真正的武术。 相反,缺乏竞技武术在国际体育舞台的展示(特别是进入奥运会体 育的大家庭),武术也必然失去快速宣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所以, 在目前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国际国内体育环境下,竞技武术与传统 武术和谐发展的原则对于武术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即在两者互相 补充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良性运转,在量变与质变的互化中实现自身 事物的改革使命。
一、传统武术发展极略
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下•传统武术如果一意孤行,必然陷于被 动不利地位。所以,传统武术不应该也没必要和竞技武术进行无意 义的对抗。不对抗并不是委曲求全,或向竞技武术一边倒,而应贯 彻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者的和谐发展原则,在自身得以发展的同 时支持和配合竞技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李杰先生在 2000年第四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今后武术工作的两 大任务之一是:以争取进入奥运会为目标.加大竞技武术的改革力 度。”同年,他在第五届亚洲武术锦标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 调:“武术进入奥运会是竞技武术的努力目标,但并不是武术运动 的全部。”可见,传统武术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得到充分 的肯定和认识。只是在发展传统武术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懂得传 统与竞技武术发展的缓急,还应理解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的差 异”。当然•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发展,并不是说今后传统武术 的工作就是一切配合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在配合竞技武术期间,可 以吸取竞技武术走向世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可以更好地改革 和完善自己,从而为传统武术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充分 利用国内外环境为其提供的空间来开拓和发展自己。
(一)传统武术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条件
事物耍生存,必然要有其存在的空间。目前,尽管我国武术受 竞技模式发展的巨大影响.但是传统武术依然广泛活跃于民间.这 是竞技武术不可比拟的。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 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内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而传 统武术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跨时代的机遇.寻求自身发展的空 间。根据1999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在我国 体育人口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排序中,武术和太极拳(分开来统计) 分别排第n位和第12位。”另据上海市区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的社会 调查显示:“在518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参加拳术、剑术、 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锻炼的占练习者总数的70.1%,而其他 项目仅占2.99%。”以上有关资料表明,传统武术不仅完全可以在 全民健身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且可以借助全民健身的东风,来充 分发展和完善自己。空间的给予带来了传统武术发展的希望,但传统武术在全民健 身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利用自身 项目多样、功能齐全等特色和特点,加快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完 善传统武术自身体系和价值系统的新时期建设,创新出符合人民大 众要求的系列传统武术项目和锻炼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木兰拳 和各种创新太极拳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 传统武术也应该注意以简洁性、观赏性来满足现代人民的不同层次 的需求。目前在我国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够从社区体育着 手发展传统武术活动,也不失为一个发展传统武术的切入点。
(二)传统武术为武术在国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际武联已有144个会员组织,遍及全球各洲,这无疑为 武术的海外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的根基。然而,东西方的差异是传 统武术在西方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曾这样评论:“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 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 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当他们用汉语和日语之外的 语言解释亚洲武术时,就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通过参与身体运 动・存在着循序渐进的相互文化交流的机会。”固然,文化的差异 限制和影响了武术的传播和发挥,但传统武术技击本质价值的属性 和功能为其发展创造了最大机遇。“在多数西方国家中,亚洲武术 的外在表现方式(动作),诸如直接面对对手的自由格斗,比起内 在元素(精神)要受欢迎。”因此,传统武术的拳种多样、技法丰 富、修身养性诸多特点无不为打入西方武术市场创造了条件。正因为传统武术有着竞技武术套路自身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传统武术海外的发展也为整个武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传 统武术在向西方传授了武术技击方法和训练原则的同时,使西方人 也逐渐了解了武术套路,了解了武术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了竞技武 术和自身的发展。
二、竞技武术发展成略
竞技武术是在现代竞技体育机制作用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 个人或集体的运动技术能力,以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训练与竞赛 活动。作为标志性文化符号的竞技武术具有很大的官方文化色彩, 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一)关于“竞技武术进奥运”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现在所说的“武术进奥运”,其 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竞技武术进奥运”。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是 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是对世界体育的一大贡 献。从竞技体育来看,武术作为奥运会的一个体育项目,它为运动 员实现个人价值、超越自我、为国争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途 径。从文化交流来看,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构成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与西方文化具有同等的地位。外国人从竞技的角度接触武 术,又从文化的渊源来理解和探究武术。从一般逻辑分析,竞技武 术进入奥运会,更利于武术的普及和传播.因为它用世界通用的奥 运会语言把中国化的武术进一步诊释、解读和传播。竞技武术要进入奥运会,首先要考虑.'如何进”的问题。武术 到底应该以什么形式进入奥运会,武术界众说纷纭,有主张以套路 形式的,也有主张以散手形式的,还有主张套路和散手都是武术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同时进入奥运会的。
浏览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