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试点,这种“俱乐部”模式的文武结合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试点学校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活泼、比赛成绩更加突 出,参加武术俱乐部的学生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有的学生还考上了北大、清华等名校,从而赢得了家长、学校和社会普遍赞誉。2010年,游罡华建成了系统的“仁山武术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教育 模式吸纳了中华武术思想精髓,融合了众多武术门派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武术 教育的科学理论,又结合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 教,与时俱进,对特定的人群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案,你适合学什么就设计什 么课程,达到教学之间完美结合。这种没有门派之见、学术之争的教学设 计,达到了以点带面,以有形为无形的教育目的。游罡华成功应用了教学理念从“招进来”向“师驻点”的模式转变;培 训对象从“双差生”向“优秀生”的转变;训练动机从“要我练”向“我要 练”的思想转变;训练效果从看“一堂课”向看“一秒钟”的转变;训练目 的从“找出路”向“综合发展”转变。通过现场讲解与示范、课堂与课余表 演、练习与感悟体验、方法与效果展示、武德与技艺的结合修炼,极大地提 升了教学效果,受到了习武者、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实践证明,游罡华创立的“仁山武术教育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武术观及 方法论,它以推动武术进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了武德教 育和情操培养的洗染,真正把中华武术精神和哲学思想无形地融入到习武者 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创业中去。理论的阐述固然枯燥,但这样的理论只要从游罡华口中出来,就充满激 情和趣味。“'仁山武术教育模式'除了传授给学生武术动作与技巧,还有什 么? "我们问。“武术动作只是一种技能,我认为主要是武术思想的灌输。这很重要, 思想的灌输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的人生哲学。”游罡华说。“我知道,在仁山武术教育模式中,有如'一秒钟价值''有形教育, 无形激发’等关键词,都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思想。你如何解释? ”“我们通过推广武术,使更多人了解武术文化,把武术思想很好地运 用到习武者学习、工作、生活中去,成为习武者的处世哲学。我们以这种指 导思想在各学校进行武术推广。很多人会问习武与学习会不会冲突答案当 然是不会。武术强调内外兼修,让学生迅速掌握习武动作、要领与相应的习武方法,让其自我领悟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并把这种领悟创新思维模式 (能力)带到习武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实现文武兼修。这称为‘一秒 钟价值'。拿武术冲拳动作来说,一秒钟可以做一个无力度无速度的冲拳动 作,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有爆发力有速度的冲拳动作;拿做人来说,一秒钟可 以决定是要做好人还是干坏事;拿开车来说,您可以快一秒钟超速行车可能 出车祸,可以慢一秒钟按规矩安全行车;拿产品推广来说,您可以快一秒钟 而拥有最大市场占有率,也可以慢一秒钟而使市场占有率减小;再拿学习来 说,把这一秒钟运用到学习上面,讲的是学习的效率和解决这道题的突破 口,认真地听好老师每一秒钟的课和不认真听好每一秒钟的课,它的价值是 截然不相同的。'一秒钟价值'创新思维可用于方方面面。我们倡导‘一秒 钟价值'最大化的益处是有效促进习武者身心健康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快速 提高,从而运用到学习中以提高效率,如果有悖于学生学习、不利身心健 康,是不会得到学校师生及家长认可的,也不具备社会基础,更没有可实施 性。“有形教育,无形激发'讲的是,教育是有形的,但它产生的效果是 无形的。这个效果是根据不同人的领悟、努力而‘激发’出来的。因此我们 十分注意启发学生在武术训练中个人潜力的‘激发',更注意培养学生在接 受武术技能训练时,能深刻领悟其中包含的深邃的哲学与道德思想,并融入 自己的品德之中,伴随自己的一生,随时'激发'自己内在的潜力。”“有形教育,无形激发'是我30多年练武的经验摸索,是仁山武术 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扎实推动武术进校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 标,旨在把中华尚武精神和武术的哲学思想无形地融入到习武者的思想道德 之中,不断激发其潜能,充分发挥其在习武者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积极作 用。武术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习练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 润心益智。从这种意义上讲,习武不仅不会影响文化学习,恰恰相反,只要 科学安排,完全能够促进文化学习。在授武方法上,我们摒弃了强迫原则而 采用自愿原则;扬弃‘千人一技'原则而采用因人而异原则。在授课对象 上,过去家长总是将不会读书的青少年送去练武,结果使这些学生产生逆反 心理,武术也练不好,或者练武之后用不好,使之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之人。我着力改变这种观念,选择名校中的优秀学生练习武术,使'文状元' 成为‘武状元',在学生中树立‘标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面对未来,你们仁山武术将如何发展? ”“推广与传承武术运动,离不开青少年,当然离不开中小学校园这块阵 地。武术进校园,是普及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武术的必由之路。”游罡华说,在他看来,武术进校园应当实现四个目标:一是通过武术活动开展武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在青少年 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承载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弘扬和传 承,使广大青少年热爱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三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四是通过在校园推广武术,以此作为示范,带动广大中小学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开 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扭转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危险趋势现状,增强全民族 的体质。游罡华告诉我们:“围绕着四个目标,我们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支 持和省武术协会的指导下,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推进武术健身活动,在深度和 广度上更进一步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巩固现在已开展武术运动的学校武术 阵地,同时在其他中小学开辟阵地,广泛开展武术运动,带动校园武术蓬勃 发展。我们始终将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作为武术进校园的一项最重要内容, 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形成。同时,将与高校建立联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武术教练,改 变当前武术教练员匮乏的现状,促进青少年武术运动更进一步开展。此外, 将改革武术教学方法,倡导武术教学'一秒钟'价值观,结合青少年的成长 特点,提高武术教学的趣味性和简易性,使广大青少年易于掌握和理解武 术。并吸纳社会有关方面专家着手编写青少年武术教材,编排规范武术健身 操,促进校园武术的科学健康发展。”游罡华还将自己的武术思想转化为理论成果,向外辐射。他递给我们一区份将不断“与时俱进”的仁山武术教育发展模式的书面语言:今不仁山武术教育发展模式以“有形教育、无形激发”为核心教育理急 念,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武术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武术的发 先 展。仁山武术教育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按照组合、整合、融合的“三 锋 合”思维运作的。北京仁山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仁山青少年武术俱乐部、各优秀学校,这三个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仁山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182 司负责运营,仁山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负责在学校进行武术教育,各个学校有优质的生源和训练场地。三方面的组合,公司有运作模式,俱 乐部有培训资质,学校有场地和学生的优势。仁山武术教育发展模式的所谓“整合”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 方式,它不改变每个主体的独立性和平等关系,即是说,谁也不拥有 - 谁,谁也不从属谁,只是按照优势互利、优势对接的原则,把大家拥有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的整合对学生、家长、学校、公司、俱乐 部都有利。仁山武术教育发展模式也提倡融合,主要是思想上的融合、政府 的政策、领导的指导、行政部门的要求、学生家长的呼声、学校的必 要,我们把它们统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主体理念。这个理念,成为合作者统一的行为规范,行动指南。

浏览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