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拳秘谱》说:“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 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一气贯串.刚柔相济,步随身换, 气随意发,蓄劲如开弓,发劲似射箭,知宽知窄,随高就低。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一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 浩渺如江海,圆耀如三光这正是一幅梅花桩拳法的“太极图”景象, 按照上述要求锻炼出的武功,就叫“太极之功。”为了理解太极之功, 我们先看看太极的原理,有以下3个特点:(1)阴阳分明,阴中有阳,阳中有 阴。《易经》认为阴阳是化生万物的基 础,“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指出了阴 阳的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是万物生化 之本源。在自然界中,大至天体运行, 小到原子结构及至一切事物,无处不 有阴阳,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可见阴阳二性是构成世界的一个普遍 原理。在梅花桩武功中,首先是动静、刚柔皆有阴阳。其他又可细分,如 拳势中的高为阳、低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前为阳、后为阴等。拳势的 阴阳必须分明,才能气势峥嵯。再如拳法中的动作起为阳、落为阴、进 为阳、退为阴,右旋为阳,左转为阴等,动作中有了起落、进退、右旋左 转才能灵活多变。拳法之变化转换,也是依照阳变阴、阴变阳的规律 转结承递的,至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变阳再转阴、阴变阴再转阳 等,阴阳二性的相互渗透、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等现象更是复杂。正因 如此.梅花桩拳法也就像大千世界中的万物一样,万姿千态、变化无 穷(2)阴阳平衡。太极图中阴阳部分的面积是相等的,这表示阴阳 二性势均力敌处于平衡状态。在自然界中凡是阴阳二性处于平衡状 态的事物,都是不稳定的.这时该事物阴阳二性的未来趋势,也是最 难预料的。《易经•系辞》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这正是宇宙奥秘的 所在。所以,阴阳二性的平衡状态是宇宙间任何事物,发生神妙莫测、 千变万化的条件。要使梅花桩拳法变化无穷、神妙莫测,就必须效法 天地之规律,在拳法中也要处处追求阴阳平衡,这都是武功锻炼能够 做到的。在本书最后“附录”中给出的《梅拳秘谱》原文,其中有很多关 于“阴阳入扶”的篇章。所谓“入扶”,就是通过练功使阴阳二气进入人 体内部而相扶相成。当然,只有阴阳平衡时,它们才能相扶相成,这也 就是太极之功了。上述阴阳平衡的太极规律,是包含在本书第一章第四节“无过不 及,恰到好处”这一宇宙真理之内的。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性质千差万 别,在它们的构成中阴阳属性的比例也是不同的。但是,只有那些变 化莫测、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事物才是阴阳平衡的。(3)如果从沿圆周转一圈,就可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都 是逐渐进行的。从天体的演化,到万物的发生与灭亡,各种生物的诞 生与死亡都有一个过程,这也是一个阴阳消长变化的过程。例如季节 的转换,在冬夏之间有一个春季,在夏冬之间又有一个秋季。地球上 生物的发育生长,人体内气血的活动,也都受这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 响,阴阳的消长变化也有一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梅花桩武功在运动中,人体的阴阳变化也有一个过程,尽管这个 过程极为短促,使人看来都是“忽然而动”,它的拳法变化也是忽上忽 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势无定形,脚无定步。就如《梅拳秘谱》所说: 出手甩手“如炮之燃火,如弩之离弦,陡然而至”。虽然,它的拳势和动 作的变化看来都是突然的,但这些拳势和动作中的阴阳消长变化,仍 有一定的过程,遵循阴阳转结之规律。除以上之特点外,的太极图,从图外向里看它是一个 圆,圆无上下左右之分,圆周上任意点都是无始无终的,它就好似一 个难以捉摸的浑沌体。若从里面看时,它却阴阳分明而有规律。上述 性质也正如梅花桩拳法一样,在敌人看来它是千变万化、神妙莫测 的;但是对练功者自己来说却又有一定之规律。以上都是由太极图的特点所表示出的宇宙的基本原理,宇宙万 物在各个层次上都有阴阳,由于各种事物阴阳二性的比重和差异,才 产生了我们这个万姿千态的世界。阴阳的消长和变化是宇宙万物发 展变化的原因,只有那些阴阳二性处于平衡态的事物,才是变化万 端、神妙莫测的。梅花桩武功学习和效法这些原理,使得它的拳法威 力无比而又难以捉摸。梅花桩武功中阴阳二性的消长变化,也和宇宙间一切翦物一样, 转换有一定之势,接落有一定之气,也都有一个中间渐变的过程,并 符合阴阳转结的规律.无悖谬亦无牵扯,其阴阳二性的消长变化,滑 快流利而又气无间断。梅花桩武功追求的目标是浑元一气。在浑元一气的状态下,武术 运动的一切拳势和动作都是“彻底灵”,它阴阳二性的消长变化常常 是瞬间就完成的。表面看起来有些动作似乎是突然的,但它们并不间 断,也不是离散的,这只是由于阴阳消长变化的过程,是在极短促的 一瞬间内完成的,实际上它仍然是一气贯串的,并没有任何间断点存 在。梅花桩第五代祖师杨炳在《习武序》中说:“道为太极,心为太极, 万物之道具于一心,随感而应,皆合其宜,如四时行百物生,故曰圣人 一太极。”他这段话与现代脑科学家们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杨炳所 说的“道”,即指宇宙万物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太极,现在人们都已 承认,“太极”学说是宇宙的一个根本规律。杨炳说的“心'',是指人的 大脑,它也反映了宇宙的规律,也是一个太极。现代脑科学研究早就 指出,脑是宇宙的小象,它包含了宇宙的一切物质运动形式,具有整 个宇宙的所有事物的一切属性。作为宇宙的反映,脑内贮存着整个宇 宙的信息。杨炳也说,宇宙万物的规律也居于大脑、而且随着感知而 有反应,当然这个反应也是恰到好处的,就如同随着季节的运行,生 物也发生、生长一样,所以说“圣人”,即武功卓越之人就是一个太极。 梅花桩武功锻炼是以武治心,治心的目的是摒弃一切杂念、消除一切 妄念及七情六欲等给大脑带来的影响,而还其“心”的本来面目 —— 太极,才能使它随感而应。唐代的孔颖达和明代的王廷相认为:“太极即天地未判之前,太 始浑沌为一的元气。”他们说出了太极也就是“浑元一气”的道理。我 们在本章第一节引用《梅拳秘谱•浑元论》中说过浑元一气的内在机 制是“气擎停”,“气擎停”就是阴阳二气在人体内瞬间的对峙、渗透、 聚散和运行,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太极状态。所以说浑元一气也就是太 极,太极也就是宇宙的本来面目。南宋的朱熹认为“总天地万物之理, 便是太极”,太极是宇宙的真理。北宋的邵雍认为“心为太极”,和上述 脑科学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梅花桩武功锻炼和文功修养的目的,都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性。 用上述太极图的几个特性要求自己,这也就是太极之功,太极之功是 梅花桩的基本功,是梅花桩武功锻炼和文功修养的主要内容。

浏览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