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古称梅花拳,由在100根桩子上练功而得名。在桩子上 练功,不仅手眼身法步要求严格,其精气神之变化、内外合一之练法 也自有奥妙。在近代,梅花桩已在地上练功,故又称“落地梅花”。但 它练功时对步点、动作之要求、气血之运行,仍与在桩上时一样,保持 了梅花桩之精髓与原貌,其内外兼练、以武治心的效果仍很明显,它 那神奇的四大功能也并未消失。本书为向读者全面介绍梅花桩之基 本精神和它的原貌,所以仍采用“梅花桩”之名称,而不采用现在流行 于各地的“梅花拳”名称。梅花桩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神秘拳派,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先有或当后有天, 俺比我当还在先。 开天辟地治世界, 留下树木共山川。意思是说,“梅花桩”开天辟地时就已有之。从梅花桩的文理和拳理, 即文武大法的指导思想来说,它包括了佛经、道经、《周易》的精髓、孙 子兵法的谋略思想等,却排斥封建、迷信的思想.文武大法主张男女 平等,认为男女老幼皆能练功,在梅花桩文场所供奉的祖师中,第二 位就是女性,至今仍有不少精通文理武功的老师活跃在民间。梅花 学弟子不准欺师灭祖,要尊师敬艺,一方面这是人性道德的要求,一 方面也是由于“寂然不动者彼也”,梅拳弟子们的诚敬之心也是练功 的需要。虽然这样,拳派内却没有唯师独尊的家长制作风。在学艺练 功时,梅拳弟子们都知道:“梅花拳珍珠倒卷帘,徒弟倒把师傅传",提 倡能者为师。拳派内部从来不设什么“掌门”,各地弟子经常通过“亮 拳比武”交流拳艺,互通有无。在拳派内外无论自己武功多么高强,都 “不准称王称霸,自立山头”,也“不准仗势欺人,横行乡里”。梅花拳弟 子们的这些品质和传统并不是只靠说教和门规来维持的,主要还是 靠梅花桩武功的修心养性作用,使得他们不再那么争强好胜,那么突 出自我。梅拳弟子们也“不准打拳卖艺",不拿武功当商品与人做交 易,这也要全靠他们对梅花桩拳法精神的真正理解和了悟。《梅拳秘谱》说:“夫我国拳术派别之众百有余门矣,但溯其源泉 则一也。盖学者侧重于身体之一部,而展其所长另创一家,而门派生 焉。迄今犹能保持原有状态者具有之,仅梅拳耳。”照此说法,中华武 术原来也都像梅拳这个模样,为什么仅有梅拳仍保持着原貌呢?《梅 拳秘谱》说:“梅拳之始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传云汉时已有之。”梅花 拳虽流传年代久远,却仍未为社会人世所染着,至今不但仍保持着它 文理和武功之原貌,整个拳派也仍维持着“天下梅花拳是一家”的团 结统一的局面,这确是值得深思的。按文武大法的观点看来,门派丛 生是社会对拳法的干扰造成的,这也是“世间法”的特点和必然发展 趋势。梅花桩也是“世间法”,在这点上与其他拳术并无不同;但是它 也包括了“出世法”,也就是说它有着“以武治心”的作用,能够万法归 宗,使一切拳法之变化俱归于一心。文武大法认为,只有和平才能“养 无限天机”,只有团结也才能使拳派不断地发展。作者与著名的历史学家路遥教授对梅花拳历史的调查证实,自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梅花拳后10。代的第二代祖师张三省(又名 张山,江南徐州府铜山县苗家楼村人)学了梅花拳以来,历经400余 年,梅花拳传遍了冀鲁豫三省的广大农村,也传到了全国的其他省、 市、地区,它的武功仍保持着原有的精华,它的优良传统也未改变,整 个拳派也一直维持着团结统一的局面。历史学家们证实,梅花拳在清 王朝统治者眼中,一直是被查禁镇压的对象。梅花拳也是义和拳的前 身,拳师们发动并领导了清末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近代中国社 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历史上还没有另外一个拳派,能对历史的发展 起到这样重大的作用。历史学家们证实,梅花拳自明末公开流传以 来,就有文场和武场的组织,文场领导武场及整个拳派的活动,文武 大法就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华武术的许多拳派由于没有文场的组织及文理的思想指导, 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就经受不住社会的干扰和染着,而致派系丛生、各 自标榜,仅成了一种单纯的运动项目,而失去了它那传统文化的光 彩。梅花桩虽然也是一种拳术,但它却绝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因为 它除了养身健体、技击制敌的作用外,还能治病救人和开发人的智 慧。梅花桩武功离不开文武大法的指导,而梅花桩的文武大法,即它 的文理和拳理,博大精深,细微玄妙而又包罗万象,是“通天地”的学 问,对它也只能在梅花桩武功锻炼中不断地体验,才能真正地了悟。梅花桩武功锻炼,增强了人们的感知能力,提高了人们的悟性, 因而它也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手段, 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宇宙奥秘的一条途径。过去人们只知道听 课、读书可以学得知识,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去认识世界,这是一种 把客观世界和人对立起来的学习方法。人是一方,客观世界的事物又 是一方,它们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的对象。而梅花桩武功锻炼则是把人 体也看成一个小天地,人在武功锻炼中要处处模仿和学习天地万物 自然变化的规律,通过练功的体验,用港意识和灵感去感知和了悟宇 宙的奥秘。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和一般人所认 为的那些正规的学习方法,应当是左右手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由此可见,文武大法是一门提高人类认识水平、探索宇宙奥秘的 学问,它不仅是梅花桩武功的指导思想和精髓,它也是中华武术的灵 魂。“世上万法皆由人兴”,不论任何运动项目,也包括中华武术的所 有拳种,文武大法的思想和精神,都可以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也能 体现出更大价值。读者可以看到,在本书的论证中虽然也引用了不少佛经或道经 的语句和内容,但这些语句和内容都是“为我所用”的;读者也可看 到,在文武大法中也包含了不少气功的道理,但梅花桩不是气功。因 为,不论是气功的功法和理论,也不论是佛家的“坐禅”或道家的“炼 丹”以及他们的理论,也仅是具体的“法”而已,而这些“法”都是在“以 心治心”。只有梅花桩的文武大法,是在“以武治心”,两种“治心”的方 法,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使两者之间有了天渊之别。文武大法的所有 了悟和感知,都是在武功锻炼的体验中获得的。文武大法中也提到一 些武功锻炼的玄妙境界,如“气擎停”、“浑元一气”、“真形”、“真意泓 浓”、“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等。文武大法就是以“玄妙教人”,这些玄 妙的境界,练功者只要遵循文武大法的指导,都是可以逐步达到的。 而且只要武功达到相应的层次后,练功者也是可以在训练和技击中 反复实现的。作者和路遥教授在调查中知道,自古以来梅花拳弟子中还没有 宗教徒,而且也不参加宗教的活动。文武大法认为自己吸吮的宗教中 有用的哲学思想,如果说信仰的话,我们信仰的是科学,是天地万物 的自然规律。文武大道修持的目的既不是个人的今生来世,也不是自 身的成仙成佛,而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解放人类的智慧,提高人 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认为文武大法已站到了比任何宗教都更 高的层次上,任何宗教都有它具体的信仰,而文武大法的信仰却已经 是“似有若无”、“绵绵若存”的了。过去也曾有人询问梅拳弟子,“你们 信仰什么? ”他直接了当地答道「我们信仰拳头!”因为他是农民,没 有文化,若说他们信仰科学,别人是会笑话的。说信仰“拳头”多么简 单!你说梅花拳玄妙,如果不信就来试试嘛。事实也确实如此,“拳 头”可代表练功者的一身之法,因为梅花拳弟子们的知识,主要是从 练功的体验中获得,因而这些知识也可以用武功来检验。文武大法向来认为“大道分明在人身”,上述农民梅花拳弟子确 是说到了一个连哲学教授也想像不到的哲理。其实文武大法认为, “人手”是最神妙的,它变化无常、御用无穷,伸开五指人手就表示我 们的世界,因为大千世界就是由5个基本元素组成的;握起拳头就能 归一,练功时气血也能注入丹田。一些古老的养生功法开头几句总是:“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即一是闭目,二是握拳才能入静练 功。另外,拳头是技击落点的瞬间出现的,它是练功的“终结”,也表示 “虚空”的意思,所谓“梅花拳”、“太极拳”等,也应是梅花归宗、太极归 宗的意思。古人称拳取其象,有其深刻意义,它是大道的代表、宇宙奥 秘的总汇,也正是梅花桩弟子所追求。那位说“信仰拳头”的农民,不 是一般梅花拳弟子,他是位梅花拳文场的老师,他的回答也正如其人 一样无惊人之处,却于平凡之处有无穷的内涵。

浏览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