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颠簸近三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桃江县的天井 山乡(1996年撤区并乡建镇,天井山乡与关山口乡、桥头河乡、松木塘镇合 并成松木塘镇)。这里地处桃江县西南部,为桃花江的发源地,这是个贫穷 的地方。虽然这里与他们的家乡没有多大的不同,但这里是他乡,人生地不 熟。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下车后,简单地吃了个午饭,就开始行动起来。怎么行动呢要给人家当武术师傅,首先得让人家知道你有这个本事 啊!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广告宣传。怎么宣传呢?除了把带的刀、剑、棍、枪等武术器械立起来,穿上武术 服装,把场面撑起来,另外就是写海报。他们跑到附近的供销社买来毛笔、 墨水,以及红纸等物品。师兄弟三个毛笔字都写得不怎么样,他们只得求助 附近毛笔字写得好的。一位退休老教师毛笔字写得好,他们找了过去,老教 师不愿意。他不知道这三个年轻小伙子从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到底想干什 么。他们几乎央求着说,他们是来这里表演武术,招收学生,传授武艺。老 教师对他们的新化山里话,似懂非懂,还是不愿意为他们写。游仁山急了, 干脆把手中的东西一放,在老教师面前表演起前空翻、侧空翻,以及硬气功 来。看着眼前的小伙子真有几下子,老教师没有再说什么,拿起笔为他们写 起了海报。正如做瓦师傅跟游仁山讲的一样,这一带人特别喜爱武术。很快,他们身边就围满了来看武术表演的,男女老少皆有,特别是孩子们,更是争着往 人群的前边挤。空翻、睡钉床、排打、睡玻璃渣,刀、枪、剑、棍,单打、对练……三名 “武术师傅”不断闪展变幻,周围掌声雷动,喝彩声不断,吸引了很多村民驻 足观看。小伙子大汗淋漓,观众赞叹不断。“这三个鬼崽还是有些硬家伙的。”“这才叫真功夫呢。”“妈妈,我要去学武术。”然而,当家长们问如何报名,在哪里练习,如何个练法时,三个没有办 武馆经验的小伙子竟然不知如何回答。“虽然你们功夫不错,但要学,也得有个像样的地方吧,总不能就在马 路边上学吧!“这是野路货,不正规,把孩子送到他们那里学,真不放心!”刚才还拥挤着的人群,一会儿就走得一干二净了。希望的影子似乎就这 样变成了肥皂泡了。刚才还信心满满的他们变得沮丧了。游仁山一想,人家的怀疑也正常,自己啥都没有,凭什么要人家把孩子 送到你这里学武呢。但他的师兄弟却不这么想。“天井山这里的人根本就不喜爱武术,只要喜欢,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场 地,只要有真功夫就行了嘛! ”师兄说。“我们出来办武术培训班,主要是为了挣钱生存的,必须找到一个生源 更充足的地方。我在大栗港镇有亲戚,我到那边去办武术培训班算了。”师 弟说。“既然这样,我们就散伙吧,我在靖鹦渡有熟人,我就到那边去发展 吧。”师兄也不示弱。“好吧,既然各自追求不同,我们就散了吧! ”游仁山无奈地说。有了矛盾,意味着大家会分道扬镣。第二天,他们三个人就各自背着自己的器械,分三路,各自寻找自己的门路了。师兄去了靖鹦渡镇,师弟去了 大栗港镇,而游仁山则准备再另寻地方。他师兄弟家庭条件较好,来的时候 都带了几百块钱,也就直接去了他们想要去的地方。但游仁山不行,他带的 19块钱,也就只够个路费,现在武馆没办成,他决定先回家筹钱,再回桃江 先 办武馆。让他铁下心办武术班的原因是:通过这次表演,他看到了当地百姓锋对武术的热情,看到了希望,只是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才会最后受 到人家的冷落。同时,他心中还有一个梦想,他想把自己的武术班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滚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办成一个文武学校,他要让在他这儿习武92 的孩子,既能学武,又不耽误学习。钱不多了,就搭从桃江到新化的拖拉机回家吧。虽然路途较远,虽然一 路颠簸,但至少可以自己到达目的地。至今,游仁山还想不起当时他是如何 窝在拖拉机斗箱里,行走在山路上,度过那七八个小时的。他说,当时他只 有一个想法,就是借钱再回桃江,东山再起。看到儿子又扛着武术器械回到家了,母亲一点都没觉得奇怪。“我知道你要不了几天就会回来的,19块钱怎么做事咯。”母亲说。“我不是不干了,我还是要去办武术培训班,那里的人对武术很有热 情,办武术班应该很有发展。我现在回来,是再准备一下,准备充分点。” 游仁山坚定地说。“要怎么准备呀 ”父亲插话说。“一是要再准备点器械,二是还要借点钱过去才行。”游仁山说。“可家里哪有钱哟。”父亲说。 -“不要你们操心,我到白溪镇街上的舅外公那里去借点钱。”游仁山 说。’“就你一个人去吗 ”母亲还是担心。“妈妈,你就不要担心了,我会保护好自己的。”游仁山说。住在街上的舅外公,经济条件较好,加之对武术的喜爱,他对游仁山的 这个选择较为支持,借给了他两百块钱。揣着两百块钱,背着行李,扛着武术器械,游仁山再次向桃江进发。就 是这两百元,再次让他的梦想焕发光彩。在天井山搞砸了,就换一个地方吧。还是做瓦师傅提供的信息可靠,说 他对桃江马迹塘镇王家村乡花门楼村熟,他在那里做过四五年瓦,武术在那 里很受欢迎。他还说,那个村的支书姓王,三十五六岁,特别爱好武术,在 那里办武术培训班有群众基础。希望似乎在向游仁山招手,他恨不得一下子就赶到马迹塘。桃江可是个天下闻名的美丽的地方!桃江的出名,源于《桃花江是美人窝》这首歌。这首歌由20世纪30年 代著名作曲家、湘潭人黎锦辉先生于1928年在南洋群岛巡演时创作,歌曲源 自他的一段爱情经历。他曾在1911年和长沙女校一名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 的梁惠方相约来到梁的家乡——湖南桃江县桃花江畔。那里春意盎然,桃花 艳丽,女子秀美,所以“桃花美人”作为艺术意象留在黎锦晖的脑海里。此 次南洋之行,他面对海滩椰树,又想起了桃花江的旖旎风光和那些秀美的女 子,便一气呵成了这首名闻遐迩的《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江是美人 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黎锦晖后来回忆说:“桃花江美人多 是事实,是我亲眼目睹的。那里的男子英俊,女子天生丽质,给我留下极其 深刻的印象。”这首歌融汇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洋爵士音乐元素,曲调流畅, 歌词优美,展示了一幅江南特有的风光画卷,一经传唱,风靡天下。新加坡 唱片公司迅速灌制成唱片在海内外发行,南洋烟草公司还特意推出“桃花 江”牌香烟。本来不起眼的一条小溪桃花江也由此名声大振。桃花江女子 梁惠方深受这首歌的感染,觉得黎锦晖“一定是个心地善良,深情浪漫的 人”,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从此,桃花江披上了神奇色彩,成了世人向往 的世外桃源。很多人不知道湖南有个桃江县,却知道湖南有一条出美女的桃 花江。的确,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桃花江山美水美,养出一方丽人理所当然。 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批准桃花江为对外开放的旅游风景区。桃花江气候温和,盛产楠竹,全县拥有80万亩竹林,位居湖南第一,全国第三,是中国著 名的“竹子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桃江人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已先后开 发建起了桃花江、凤凰山、桃花湖、羞女山、马迹塘、浮丘山、罗溪瀑布、 桃花江竹海等八大生态风景区。先马迹塘镇地处资江中游,东通洞庭,西连湘黔,北达巴蜀,南扼衡岳,锋自古为湘中与湘西北的交通枢纽。马迹塘历史悠久,有千年古镇之说。早在 隋朝,有文字记载的就有袁、马两姓土著居民居于此。宋太平兴国(981)年间,马迹塘属梅山蛮地带,这里居住着土著瑶族,在梅山首领扶汉阳的带领94 下抵御宋军镇压,势力范围扩展东至安化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岩,南至湘乡佛子岭,北至桃江泗里河,并在七星、梅子、白沙、首溪、蜉游等地筑五 寨以防守驻屯,其中首溪寨就在时属马迹塘范围的筑金坝。当时的梅山瑶民 常伴溪洞而居。这里至今仍遗留有寻溪、合溪、南山洞、檀木洞、拖木洞等 有关溪洞地名20多处。明朝,江西等地多有移民来此居住经商。清嘉庆期 间,马迹塘为益阳西路塘汛之一,逐步发展成新化、安化等地民间货物集散 地,自此,马埠港湾贸易日趋繁荣,船只排筏运输渐增,店铺相对集中。据 民国《益阳县志》载:马迹塘是益阳上乡第一市,街长三里,货物殷实,有 牙行(贸易中介)20多家,商店400余家,建起了 “四庵七祠八座庙”。形成三 街六巷九码头,72家客栈,特别是从水道看马迹塘街,20世纪70年代前的木 吊脚楼成为资江风光一绝,是资江中游最繁华的重要商埠码头。
浏览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