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本摔法
摔法是散打比赛中最重要的得分制胜技术方法之一,恰当地使用摔法不仅能很好地克制对 方的拳法和腿法,还往往能在比赛中占据主动。抱腿前顶摔以对方拳法攻击我方为例。我方迅速下潜躲闪上步,并用两手抱住对方双腿胭窝处,两手 屈肘猛力回拉,同时左肩向前顶,将其摔倒。要点:抱腿位置要准确,手拉、肩顶要协调一致、迅猛有力。抱单腿坐膝摔以对方用拳法攻击我方为例。我方迅速下潜躲闪上步,双手合抱其前腿,并迅速用右手猛 力回拉对手脚踝,同时左肩下压其大腿根部迫使其倒地。要点:下潜上步要及时,拉脚踝、压肩要协调干脆。抱双腿过顶摔以对手用拳法攻击我方为例。我方迅速下潜躲闪上步,两手将其双腿根部抱住,随即蹬腿、 挺腰、抬头将对手抱起向后摔。要点:下潜上步要及时,抱腿要紧,向上发力时腰要直,靠蹬腿的力量将对方扛起。抱单腿过顶摔其技法与抱双腿过顶摔相同,不同之处只是由抱双腿变为抱对方前腿根部。要点:与抱双腿过顶摔相同。抱腰过胸摔以对方用拳法攻击我方为例。我方立即上步下潜,两臂搂抱住对方腰部,随即蹬腿,向上 挺散、仰头,将对方猛力抱起并快速向左转体•将对方翻身摔下。要点:抱腰要紧,蹬腿、挺髓动作要爆发用力。夹颈过背摔以对手用后手损拳攻击我方头部为例。我方用左臂格挡并将其手臂搂抱住,随即上右步落 在对手右脚前,同时右臂将其颈部夹住,并立即向左转体,左脚后撤到与右脚平行,两腿屈膝, 用右侧胯部抵顶住对手下腹部;动作不停,两腿蹬伸,两臂随之发力,向下低头弓腰将对手背 起摔倒在地。要点:步法要快,胯部顶抵的位置要准确。插肩过背摔插肩过背摔的动作及要点与夹颈过背摔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右臂不是夹住对方的颈部, 而是从对方的左腋下插过。接腿别腿摔以对方使用后鞭腿攻击我方为例。在我方接抱住对方的攻击腿后,应迅速上右脚别住其支 撑腿后脚跟,同时向左快速转头转体将其别倒。要点:上步快,转体别腿快速连贯,一气呵成。接腿旋压摔以对方使用前鞭腿攻击我方为例。当我方接抱住对方的攻击腿后,应迅速低头含胸将其腿 向自己两腿之间旋转下拉,并用自己的躯干下压对方的大腿,将其摔倒。要点:接抱对方的攻击腿要准确牢固,旋转下压要快速连贯.一气呵成。勾踢压脖摔以对手使用后鞭腿攻击我方为例。当我方接抱住对方的攻击腿后,我方用左手继续搂抱住 对方的攻击腿,右手迅速下压对方的后颈部,同时以右脚勾踢对方支撑腿的脚踝,将其摔倒。要点:右手下压与勾踢要协调一致。接腿手别摔以对手使用后鞭腿攻击我方为例。在我方接抱住对方的攻击腿后,左手继续搂抱住对方的 攻击腿,并迅速上右脚,同时右手别住对方的支撑腿胭窝处,向左转头转体将其别倒。要点:手别的部位要准,转体发力时要转头。接腿上托摔以对方用正蹬腿攻击我方为例。在我方用两手将其攻击腿接抱住后,迅速将其腿向上猛力 抬起,使其摔倒。要点:接腿要快速准确,上抬要猛。接腿涮以对方前腿攻击我方为例。接抱住对方的攻击腿脚踝处,左脚后撤一步,两手向右、向下、 向左、向上弧形摆荡,将对方涮倒在地。要点:抓握要准确、牢固,撤步与弧形摆荡动作要连贯顺畅。第九章武术格斗第二节太极推手推手是以推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格斗术。它产生于武术对抗,并从武术对抗中进一步提炼, 发展成为专门的武术对抗练习形式。中国武术的很多拳种中都有推手,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项竞 技运动项目。竞技推手是两人在互相推拨中运用“引进落空、顺势借力"的技巧将对方发放出 去的一项武术竞赛。推手运动凝聚了中国武术的智慧与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体育特色。它是中国武术发展到 高峰时期的创造,也是中国武术理论与技术的升华,在世界武术运动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武 术的一个经典性标志。推手练习具有安全性高、技巧性强、趣味浓厚等特点,适合在各个年龄 阶段的人群中开展,有极高的体育价值。一、推是一种武术对抗的基本方法。在所有的武术对抗项目中都有推的技术,运动员经常用推 来摆脱被动局面、争取进攻的主动权。比赛中,掌握推的技巧的选手,往往能够控制比赛的局 面,获得更多的运用得分技术的机会。在非比赛条件下的武术活动中,推的技术显得格外的重 要,它近乎本能地爆发出来,左右着搏斗的结果。可以说,凡是用到武术的地方,都会用到推, 古今中外,没有例外。推手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推的对抗,而且是一种发展出来的对抗运动,它成为推的技术的 专门训练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推手要求运用“引进落空、顺势借力”的技巧,在攻击点上将对方发放出去,其特征是走 化与发放。走化是过程,发放是结果,所以,推手又称为“发放术”。发放是最快速的推,也是 最巧妙的推,当它与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时,可以提升它们的技巧与攻 击力,因此,在很多的武术拳种和流派中,都将推手作为一种基础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永春拳、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意拳、鹤拳等都有其独特的推手训练方法,结合得最 好的是太极拳。可以说,没有推手,就没有太极拳。所以推手自然地归入到太极拳的门下,几 乎成为太极拳的专利,人们习惯地把推手叫做太极推手。太极推手的基本技术是八法,即搠、捋、挤、按、采、捌、肘、靠等八种攻击方法。其技术 核心是引进落空、顺势借力。具体运用时要经过走化、点问、引空、拿放等四个步骤,并要一 气呵成;训练过程则要经过盘手、拆招、散推等几个阶段。目前流行的太极拳门派主要有陈、杨、吴、武、孙五派。这五派太极拳都有自己的技术特 点。陈式太极拳突出擒拿与摔跌,杨式太极拳追求掷放的效果,吴式太极拳擅长圆转走化,武 式太极拳侧重整劲断跟,孙式太极拳要求步活轻柔。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八法为基础,通过 四正推手的盘手练习及其对抗运用,理解与熟练太极拳的原理与运用技巧,逐步过渡到对抗性 的竞技推手,最后与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相融合,实现太极拳的格斗或对抗竞技。1979年,竞技推手比赛开始试行,经过十多年的推广与总结,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 育运动委员会审定,正式颁布了《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竞技推手的出现与发展,突破了门 派限制,推进了推手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也推进了太极拳运动的进一步开展。现在,国内、际的大型太极拳竞赛活动中都有推手比赛,参赛选手横跨青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阶段,并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推手所展现的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正在为中国武术走 向世界做出贡献。二、推手原理与方法发放过程一个发放过程看似一个动作,其实是由四个环节构成,其中任何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造 成发放过程的失败。因此,发放过程就包含四个连续的技术步骤,从接手开始,分别经过引化、 进逼、落空与拿发。引化:引开对方的攻击力点与路线。进逼:贴近对方,用力量或气势逼迫对方在被动条件下出力反抗。落空:使对方的反抗力没有着力点而出现脚跟拔起、重心不稳。拿发:顺着对方的重心移动方向发力。技术分析引化引化又称走化。走即走避,转移受力点;化即化解,改变对方攻击力的路线。走化就是在 对方的攻击力没有到达身体以前,先通过身体的松沉、旋转、移动等内在变化,避开对方的攻 击力,并随之通过圆转流畅的身体运动,改变对方的攻击路线。走化的动作幅度越小越好,以保持动作的完整与隐蔽,在消除对方攻击力威胁的同时,还 要诱导对方出力攻击。走化的技巧有两点:一是旋转滚动使对方的力点在起点上就发生偏移。二是引导对方攻击 力的路线偏离攻击目标。进逼进逼又称点问,即在接触点上控制对方并了解对方的用力情况。点问的技巧是在接触点上, 把自己的力量通过对方的身体,传递到对方的脚跟,迫使对方在被动状态下出力反抗。其标志 是对方的身体变得僵硬,尤其是腰腿失去了灵活性,并出现了反抗力,其状态犹如一根被压紧 的弹簧。
浏览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