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找 出差异,并通过正误对比示范法,使学生弄清动作的不同之处,达到帮助纠正错误的目的。助、阻合力法:由于学生辨别动作的时空感觉或运动能力尚未形成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 采取施加助力或阻力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肌肉用力而完成动作。附加条件法:由于学生不适应某些动作的做法而达不到规定标准时,教师可采用设定标志 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动作的不足。例如,做大跃步前穿动作时,学生跃步只高不远,教师可 在前方设一标志线,要求落点超过此线等。攻防示范法: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的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讲解并加以示范该 动作的攻防含义和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素质补缺法:由于学生某些素质差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应采取发展这些素质的措施,逐 步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学生两臂不协调或因肩部柔韧性差抡臂不快,因下肢力量差某些步型 不到位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相应的练习总之,选择纠正错误的方法要有的放矢,因为有的错误动作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就要求 教师要善于辨别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抓住主要因素进行纠正。在纠正错误时,如属于共性错 误的应采用集体纠正,特殊的错误应采用个别纠正:同时要启发学生分析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法观察与提问观察:观察是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教 师在观察中,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及时反馈指导。 例如,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后,及时评议练习中的长处,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 和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及时知道每次练习的效果,以利自我调整。提问:提问是教师随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扼要说明自己的体 会和见解,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情况的主要方法提问的内容要简明,要与讲解 的内容相一致,如分析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劲力与协调、精神与节奏等同时,教师要掌握好提 问的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抽查与测验抽查:抽查是教师随堂让单个同学或2〜3个同学进行演练,检查武术动作是否正确、协 调,套路动作是否连贯熟练的一种方法。抽查时,对于接受能力强、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接受 能力慢、技术动作掌握较差的学生均要重点抽查,以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帮 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测验:测验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阶段性考查或学期考核的方法测验是检查教 与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来确定测验的内容,制定出评分 方法和标准;测验中要以学生现场独立演练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测验后要 认真地加以教学总结,以便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争取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比赛教学比赛是调动学生学练武术积极性,培养他们习武热情,使他们在“竞争”的条件下进 行演练,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技艺的重要方法教学比赛可采用班级、小组及个人三种形式进行。 比赛的内容可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比赛,套路比赛或攻防格斗比赛(攻防格斗比赛要保证安 全)评分可由教师评判或学生评议与教师评判相结合来予以评定。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观看技术录像、光盘和多媒体课 件。学习动作组合及结构复杂的动作,或进行套路和散打全程演示分析动作规律、剖析制约环 节、讲评适用功能、引导演练技巧;探究武术组合或套路记忆问题、繁难动作掌握问题、武术 图解识别和自学问题、武术动作改编创新及专项身体素质提高问题等。三、武术教学的步骤与要求套路运动和实用攻防技术是中国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也是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武术套路教学的步骤套路技术的教学武术套路由数十个动作组成,一般包含动作的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特点,停歇顿挫、 心志意向等要素。要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整个套路动作,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步骤让学生逐步掌 握动作的完整性。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然 后在教师慢速领做、学生模仿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运动方向、路线,以及手型、 步型的变化在教学中,对于架式步型可做一般要求,不必太低太工整。要掌握动作姿势的准确和工整: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教师的示范领做速度相对加快,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动作姿势的准确与工整。在教学中,不必求动作的贯串完整,而 是要在分解中去解决动作过程的准确与工整。要使动作贯串完整:通过教师的正常速度、连贯、完整的示范领做,带领学生把动作连贯 起来完成,使学生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动作与动作之间连贯完整,而且要 求用力顺达、恰当,并能初步体会完整动作应有的手、眼、身、步的协调性。分析体会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教师对套路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 眼法等技巧的分析,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领会武术动作的特点,了解武术神形兼备的要求。在 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和放映教学片,同时应强调套路演练的节奏、技巧和运动风格, 然后在反复练习中,逐步使形体动作和心表意向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达到神形兼备的要求。武术套路的教学要求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掌握得怎样,直接影响到套路技术的教学。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还能较快地发 展武术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为学好拳术和器械套路的技术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武术基本功和 基本动作的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拳术套路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并围绕重点选择安排相应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进行教学。重点传授难度动作或复杂动作:难度动作是指对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较高的动作。复杂 动作是指动作的路线、方位转折变化大和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在套路教学中,一般将以上这类动作确定为重点,最好安排在每次课的套路教学之前进行传授,此时学生的精力最充 沛,注意力最能集中。这样不仅能为套路教学铺平道路,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难 度或复杂动作得到多次重复练习,并能较快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围绕组合动作进行合理施教:组合动作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合理地划分成若干组合动作或 将一套动作(可根据套路动作的数量)划分成若干段动作,并把每一段动作划分成若干组合动 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组合动作的划分要注意每一段的教学重点不要太多,一般可划分为1〜2 个,要围绕重点动作安排在每次课的套路教学之前每教完一个组合动作,让学生消化巩固后再 进行下一个组合动作的传授,最后按照整段或整套动作的顺序进行完整教学。在划分组合动作 时要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续性和内在联系,并要突出动作的重点。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器械运动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手持器械的运用与身步的配合,发挥出 器械的攻防特点和效果,形成其技法特色。因此,不同器械的套路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和 掌握器械的各部位名称、规格及持械的方法,学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基本用法。例如,初学者 在练习刀术时,往往握把太紧,不会使用腕力,体现不出刀法。因此,在学习刀术套路之前, 先介绍学习刀的基本握法和刀术的主要运用方法,如缠头刀、裹脑刀、藏刀、劈、砍、刺、撩 等刀法,体会使用刀术的运用方法和力点,初步掌握后再学习套路动作,这样容易做到持械方 法清晰、身体协调,便于更好地体现出该器械的运动特点。(二)实战攻防技术的教学1.实战攻防技术的教学步骤实战攻防技术是以自卫防身为主要内容,运用武术的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制服对 手、保护自己的一项专门技术。它以充分发挥人体各部位的功能作为防卫和进攻对方的武器。 因此,它的一招一式都具有深刻的攻防含义,防中有攻,攻中有防。

浏览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