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临阵攻守中的得失是瞬间的事,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踢技攻击本来就有 一定的危险,一则极易造成自己的失衡、倒地、费力气;二则极易造成对手的过度损 伤;三则对于善逮腿足、善用身法、善打入切入的对手来说,一定是失多得少;四则 对于胆小怕腿、不懂身法、不会打入切入的对手来说,一定是得多失少。中国武学认 为:“无得不进,有失不出。没有得的冲动就不会有失的漏洞,没有失的漏洞就不会 有得的轻松。”

另外,下肢运动的得失,在练习、锻炼、娱乐上,尤其在健身、养生、导弓I、康复、 健康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武家认为:“攻守者,过得而贪,适得而享,少得而 亏,不得而过。过失而笨,适失而常,少失而高,不失而精。”还认为:老弱病死者,首 行于精亏,次行于脑痴,季行于髓滞o首见于腿僵,次见于腰硬,季见于身瘫。首绝于 气血,次绝于神志,季绝于灵魂(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三层三界而亡,绝非瞬间之 事,故拿得捏失者长,把得控失者寿,操得持失者生。”所以说,下肢攻击的得失有道 理、生理、格理之分,事关生老病死不可不察。

总的来讲,人的生命活动就是在不断的得失过程中得以延续过度的。所以说, 得失是中国武家始终所高度关注的问题。首先是武家宏观性的传统正常寿命的建设问题,即前三十年往往是得多失少,中三十年往往是得失相等,后三十年往往是 得少失多,续三十年往往是守得防失;其次才是武家微观性的传统正常攻守的建设 问题,即前三十年往往是得少失多,中三十年往往是得失相等,后三十年往往是得 多失少,续三十年往往是修得炼失。均具有人生建设的普遍意义,是人生非究不可 的事情。

三、鉴赏要点

在武术踢技鉴赏中,首先踢技主攻的腿法攻击当与踢技辅攻的脚攻、炫攻、跳 攻、跨攻、跤攻相鉴别。主攻的腿法攻击总是以一腿支撑而用另一腿伺机进行攻击, 适应于远距离人与人的各种攻击,而踢技辅攻的脚攻、炫攻、跳攻、跆攻、跤攻即各 行其道,适应于各种特殊状况下的针对性攻击。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细致地欣赏踢 技在武术攻守运动中的腿打人真谛。其次是对踢技攻守分寸、尺度、火候的鉴别。在 此基础上才能深入细致地欣赏踢技在攻杀战守应用中出手者的合情、合理、合法性 以及踢技招法应用中水平高度的拿捏、把控、操持性而品味其难度的攻守内涵。其 三是敌我水平、实力、层次、境界的鉴别。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不同的攻守作出切合 实际的评价。其四是对就位势、预备势、起势、放势、峙势、出势、应势、化势、收势、落 势、归势、安势等十二程势的鉴别。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十二程势对攻守双方的规 范、深度、修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其五是起手、出手、着手、下手、得手、撤手、罢手 和应手、化手、转手、变手、上手、定手、住手、收手的鉴别。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攻守 进程对攻守双方的谋略、计策、点子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其六是选招依据、出招时 机、用招程度、对招深度、应招深浅、合招妙绝的鉴别。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招法使 用的客观实际对攻守双方的战略、战法、战术有一个准确地感知。

四、攻守要点

在踢技攻守中,首要原则就是必须遵守踢技攻守的大法,即手为门,腿为攻的 大原则。一般以腿法攻击为主体,不准随意使用踢辅五法开展攻击,以免自己的阵 脚受挫。其次必须遵守踢技攻守的小法,即手为化,腿为霸小原则,必须在敌我攻守 中保持自己相对而峙中地利的绝对占有。

在踢技娱乐中,首要原则就是必须遵守踢技表演的大法,即干净利落,舒展大 方,欢天喜地,平等自由等的四项基本原则一般不需要过分追求其形式的精湛、攻 守的有效、表演的到位,只要精神饱满、积极向上、催人进步就可以了。因为过则会 脱离群众,不及则会被大家唾弃,唯随行就市者尚。其次必须遵守踢技表演的小法, 即戏曲性表演、影视性表演、技艺性表演等各自所俗成的规制、规矩、规则,以保中 国武术的发扬光大。

在踢技修炼中,首要原则就是必须遵守踢技修炼的大法,即踢技性医疗(康复、 治病、预防)、保健(导引、养生、健身)、长寿(延年、益寿、健康)、长生(不老、返老、还 童)修炼中所必须遵守的循序渐进、按需运化、对症调控、修身养性等的四项基本原 则。一般非常忌讳无原则的疯踢乱动,以免自己劲力离道,气血外溢,脉络偏经,而 调理不尽如人意。其次必须遵守踢技修炼的小法,即医疗性运化、保健性运化、长寿 性运化、长生性运化等身心修炼的科学性、合理性、人文性,以确保中国武术修炼所 特有的、久经考验的、行之有效的医疗功用、保健功用、长寿功用、长生功用。

五、攻守大势

在攻守初期,由于双方极为小心谨慎,是不会有太多太大漏洞的,多依照攻守 程序即入场礼节、就位礼节、预备架势、对峙选择、照面探攻、招制妙对、收招架势、 收场礼节、退场礼节等九大传统攻守步骤来开展攻击。万不可用耗能较大的踢技来 开门见山的开展攻击,必须随着攻守发展的势头来合情、合理、合法地开展科学、高 层、上界的攻守,无论如何都必须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攻守进展和敌我双方的架 势、长短、优劣来辨证性的实事求是地开展必要性的攻守进退。但在攻守现实中也 不乏出现武盲、杂皮、混混的本能性、动物性、原始性的攻击,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攻守中期,双方都已形成了攻击对手的实施性打算,必须随着对手的打算实 施,克制性地积极开展攻击,并以此来开展实质性的踢技攻守尝试,力求踢技攻守 的人道性、人德性、人礼性、高尚性、精湛性、妙对性,让世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对武 术爱在心头、对武学倍感亲切、对技艺爱不释手。

在攻守后期,双方都已形成了对对手的战胜性攻击打算,必须随着自己对对手 所作出的攻歼措施实施决胜性的攻击,并以此来开展实质性的踢技招制攻守,力求 踢技攻守的人道性、人德性、人礼性、高尚性、精湛性、妙对性,让对手输地心服口 服,让参与者心悦诚服,让观战者不枉前来一观。

第六节踢技技法对析

踢技技法对析是指对武术徒手攻守踢技技法运动所进行的相互恰到好处对抗 的动理分析,是中国武学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传统武术秘籍提纯的核心,是中 国武术系统建设的运动核心体,是中国武家开展徒手攻击所必需的主要运动形式。 其由分化论对、间化论对、对抗检验等三大踢技技法论对组成。

一、踢技技法的分化论对

踢技技法的分化论对,是指踢技技法在攻守对抗运动中分化而成的基本对抗 形势分析。一般来讲,踢技的攻击形式可一分为三即踢技运动可直接转化成敌强我 弱应对、我强敌弱应对、敌我相当应对等三种不同的攻守应对模式。中国武家认为: “话由心主,言有三省(神、知、觉),语有三悟(技、理、哲)。斗由需生,斗有三章(明、 暗、阴),斗有三法(打、格、战)。打由意决,打有三道(天、地、人),打有三德(情、理、 法)。踢由势出,踢有三势(双击势、举火势、烧天势),踢有三式(左体式、右体式、掉 角式)。乃攻守一体之四柱辨析之要也。”所谓左体式即左侧临敌的踢技攻守式子。 右体式即右侧临敌的踢技攻守式子。掉角式有上下之分,左手和右足在前临敌的踢 技攻守式子叫左掉角式,右手和左足在前临敌的踢技攻守式子叫右掉角式。

(—)敌强我弱应对

踢技技法攻守中的敌强我弱应对,是指踢技技法攻守对抗运动中在对手重量、 功力、招法等实力明显高于自己情况下所采取的攻守作战应对办法。中国武家认 为:敌强我弱的较量,就是顺水推舟、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较量,就是虚虚实 实、真真假假、或有或无的较量,就是智慧、谋略、计策的较量,就是机动、灵活、奇 巧、神出、鬼没的较量。”肯定地讲,这是中国武家展现自己精湛武技的大好机会,是 显现自己攻守才华的大好良时,是施展自己游击、巧击、调击、耗击、跑击、扰击、袭 击、突击、回击、插击等十击战术的极佳机会,是对自己胆识、勇气、意志的极限性挑 战、建设、考验。在临阵实战中无论对手怎样千变万化,我总是以十击战术为根本, 并在安全范围内机动灵活地有利就上、无利就餐、有害就跑。假如必须开展硬性攻 击的话,则必须坚守小心应对、狂妄应对、正常应对中的基本原则。

浏览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