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辅即武术摔技运动的辅助技术,是摔技指攻技术不可或缺的基本支撑。在摔 技运动中措法与措法相连接构成以措法组合、排列、配伍为主体的摔架,摔辅合理 地镶嵌、渗透、附着在摔架上,共同完成着极为错综复杂的武技摔打、摔跌、摔攻。
一、摔辅的基本构筑
武术摔技运动中的摔辅,属阴,为摔技攻击的辅助体,是指用来协助武技措法 进行攻击的辅助摔打技术,是武术摔技的血肉和六腑。与摔辅阴阳辨证的摔架,自 然属阳,为摔技攻击的主体,是指用来支撑武技摔打的基本构架,是武术摔技的躯 体和五脏,二者对立统一,共同完成着武术摔技的攻杀战守。虽说武术摔技运动是 以摔架为主体的,但鲜花还得绿叶扶持,如果摔架离开了摔辅的协调配合,也是难 以完成错综复杂、千奇百怪、死缠烂打之武技摔打攻守的。
(一)摔辅的特征
武术摔技中的摔辅,虽然在摔技中是第二性的,但传统地讲,摔辅技法是摔技 的母体,在一定程度上比摔架攻击还要复杂、凶狠、精巧,在特定情况下,摔辅攻守 要比摔架攻守还要柔和、虚无、空道,这是由武术摔技辅助技术的本性所决定的。实 践证明,武术摔技运动中的摔辅攻守在一定程度上是绝不含糊的。其绝不仅仅是武 技摔架的辅助技术,摔辅也有独立主持攻守运动局面的时候,其攻守在一定程度上 是绝不亚于摔架攻击的。
(二)摔辅的内涵
中国武术的摔技历史悠久,其摔辅的内容丰富、充实、详尽,囊括了摔技主体措 攻以外的方方面面,可归纳为扛摔、蹶摔、操摔、跣摔、拧摔等五大部分,俗称摔技五 辅。中国武学家认为:“摔辅有五,各霸一方,扛摔者属木归于臣.脚摔者属金归于 佐,蹶摔者属火归于使,操摔者属土归于引,拧摔者属水归于卒。”这说明,摔技五辅 不仅与措技共同构成武术摔打的基本技术,还可自为一体,开展无休止的相生相克 攻守。
(三)摔辅的归属
在笼统的武技摔辅归纳中,一般措摔和扛摔可归纳为措摔范畴,跟摔(撩腿、盘 腿)、踢摔、挽摔可归纳为腿摔范畴,操摔和拧摔可归纳为臂摔范畴。但无论如何措 摔、腿摔、臂摔都必须做到攻守进退的三位一体,都必须符合古老的道气学说辩证 的如果进行严格的科学划分,必须遵循以措技为纲,以五大摔辅为目的基本原则, 必须遵循五大摔辅各霸一方的原则,必须明了扛摔强调的是挠、顶、举,阚摔强调的 是撩、盘、翘,跪摔强调的是捆、勾、扒、挽,操摔强调的是扣、擢、拦、挤、碰,拧摔强调 的是闪、把、搀、掰、靠,都是中国武术摔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讲,摔技系统是以摔技攻守为主体所构成的武术运动系统。摔技是以上 肢为招架、下肢为进出、方法为手段使对手倒跌在地的武术攻守技术。摔架是摔技 的脊梁,摔辅附着于摔架上,并在上肢把持、下肢支撑、中轴周旋下所开展的摔跌运 动,是武技攻歼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扛摔与扛摔间法
扛摔是指在摔技对抗中两手把持对手用自己的肩、头、臂、膀、背将对手向上挠 起、顶起、举起、托起、端起、掇起后顺势将对手摔倒在地的摔攻方法,是较大手笔的 摔技攻击,是摔技对抗演练的极品,是摔技极具致痛、致残、致死性质的攻击。扛摔 间法即扛摔方法与方法之间的链接、周旋、运化方法,是扛摔手段的实现者,是扛摔 技巧的支撑者,是实现扛摔技术得心应手的中间环节。
(一)扛摔构成
扛摔是武技摔打运动中以挠为首,以顶、举、托、端、掇为助的一种居高而下攻 击,由挠扛、顶扛、举扛、托扛、端扛、掇扛等六大技术构成。其中,挠有针对单腿的抱 腿挠、捡腿挠、搂腿挠、逮腿挠、钻腿挠,有针对双腿的搬腿挠、捞腿挠、把腿挠、捉腿 挠、抡腿挠;顶有肩顶摔、头顶摔、臂顶摔、膀顶摔、背顶摔等组成;举有抓举摔、挺举 摔等组成;托有手托摔、臂托摔、膀托摔等组成;端有双端摔、单端摔等组成,擞有双 掇摔、单撤摔等组成。
扛摔的基本内涵即构成扛摔的基本内容,是由所有的挠法、顶法、举法、托法、 端法、撤法组成的。换句话说,武术功夫中的挠法、顶法、举法、托法、端法、撤法是构 成武技扛摔的基本技术、要素、功夫。其中,挠法是指自己两手把持对手把位用自己 的肩、头、臂、膀、背将对手向上瞬间挠起、顶起、举起、托起、端起、擞起的方法,有肩 挠法、头挠法、臂挠法、膀挠法、背挠法之分。顶法是指自己两手把持对手把位用自 己的肩、头、臂、膀、背将对手向上顶起的方法,有肩顶法、头顶法、臂顶法、膀顶法、 背顶法之分。举法是指自己两手把持对手把位用自己的双手将对手向上举起的方 法,有抓举法、挺举法之分。托法是指自己两手把持对手把位用自己的手、臂、膀将 对手向上托起的方法,有手托法、臂托法、膀托法之分。端法是指自己两手把持对手 把位用自己的手将对手向上端起的方法,有双端法、单端法之分。捌法是指自己两 手把持对手把位用自己的手将对手向上掇起的方法,有双撤法、单掇法之分。
武技扛摔的方法是相当复杂丰富的,除特殊扛法外,有二十种标准的武术摔技 扛法,其中用于攻守的扛法十五种,用于练习的扛法五种,按攻击特征可分为:肩 扛、头扛、臂扛、膀扛、背扛、手扛等六大类;按运动特征可分为:前扛摔、后扛摔、侧 扛摔、上扛摔、轮扛摔、旋扛摔、锻扛摔、炼扛摔、修扛摔等九大类。极具代表性的扛 摔技术有二郎担山、天王托塔、女娟补天、大禹投石、霸王举鼎等。
(一)扛摔进程
扛摔在武术运动中的动作巧度、妙度、难度是比较大的,难就难在扛摔的机巧、 到位、着实,也说明中国武学中的扛摔招法构造是比较随机、巧妙、精到的,是集攻 击力、提升力、摔打力为一体的武技运动形式,是用自己的上盘将对手提升后再行 摔倒的扛摔技术。其运动的基本步骤即一逮、二钻、三抱、四起、五摔、六备。具体来 讲,扛摔的基本进程即由扛应、扛出、扛着、扛起、扛跌、扛收等六大进程构成。
浏览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