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振兴,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民族的素质, 而构成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健康的体魄。只有不断地增强人民健康的体魄,才能不断 地提高民族的素质。因此推广和普及养生之道,健康之法,不仅仅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健康长 寿,而且也是关系到全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大事。早在数千年前,传统体育养生就已经被 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为运用。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活动筋 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以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 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之为传统体育养生法,又称为传统健身术。

第一节大学生养生理论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呈部分,它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近代体育的 基础理论有着很大程度的沟通性。近代体育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与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是吻合 的,所以我国传统养生学完全可以科学地融入我国的学校体育之中。通过我国传统养生学的 学习,为学生正确地了解健身的含义与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终身体育思想有着现实的意义。 学习我国传统养生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在校大学生进行传统体育养生的意义

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杨力教授提到:养生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 养生越早,效果越好:养生越晚,代价越高!这段话正是恰到好处,它提醒了广大青年人:养 生越早越好!由于在校大学生正是学业的黄金时期,他们无暇参加这种似乎是很费时的运动;其次大 学时期在精力上比较旺盛,许多疾病还没有明显表现出米,从而忽略了身体锻炼;再者,大 多数人对传统体育养生锻炼了解不够,体会不深,活动不多,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爱好。 根据运动生理学研究,人的衰老过程是从30多岁开始的也就是说在发育成熟之日起,衰老即 已开始。在校大学生掌握和运用传统的体育养生,这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 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在校大学生自身生长发育,形成科学健身的正确观念和终身锻炼习惯。

二、在校大学生进行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养生原则

在校大学生练习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时应遵循传统体育养生的养生原则,传统的体育养生 能够健身、防病、治病、益寿延年,是因为它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注重强 调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和谐适度。从锻炼角度来看,归纳起来,主要原则有三个方面:

(一)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要领

传统体育养生的练功概念即是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这三个方面中,最关键的是意 守,只有精神专注,才可宁神静息、呼吸均匀、导气血运行。三者的关系是:以意领气,以 气动形。因此,在锻炼过程中,内炼精神、脏腑、气血;外炼经脉、筋骨、四肢,使内外和 谐,气血周流,整个机体可得到全面锻炼。

(二)强调适度,不宜过量

传统体育养生是通过锻炼以达到健身之目的,所以,要注意掌握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 太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则会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反而会使身 体因过劳而受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 能堪耳、西方一家保险公司调查了 5000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 40〜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短。原因在于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 外运动平衡,加速某些器官的磨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从而缩短生命进程,出现早衰利早天。 因此,传统体育养生强调适量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往往欲速而不达。

(三)提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开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常而不间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则说明了“动 则不衰”的道理;二则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的重要性,水常流方能不腐,户枢常转才能不被虫 蠹。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鱼两大晒网是不可能达到锻炼目 的的。传统体育养生不仅是身体锻炼,亦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三、对在校大学生较为适宜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

谈到传统的体育养生功法,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就创编了一套模仿动物动作的 体育运动一“五禽戏”,当时他就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消化,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减少疾 病等功效。就此开创了传统体育养生的先例。随后,又不断有人吸取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创 造出许许多多流传古今中外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太极拳、气功、八段 锦、扇子舞、龙游龟缩功、少林内功一指禅、抗癌健身法等。

(一)五禽戏

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 身体的方法,经常练习可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华佗认为人体必须经常运动,使食物容易消 化,血脉流畅,才能健康无病。他创编五禽戏后,不断身体力行,坚持练习,而且广为传授。 因行之有效,故备受后世养生家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辗转传授,形成了各种流派的五禽 戏,流传至今。五禽戏中的虎形可益肺气,有补肾健腰、增长体力的功效:熊形能舒肝气, 有健脾胃、助消化、活关节等功效;鹿形健胃气,有疏通气血、健壮腰肾的功效;猿形固肾 气,可增长臂力、健壮脾胃;鸟形调心气,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健壮腰肾。可见,五禽戏 对五脏均有良好的作用,四季均可锻炼。大学生如果为了提高某一种运动素质或针对某种疾 病,可选练禽之戏,如肌肉无力可多练熊戏,动作迟钝可多练猿戏,平衡失调可多练鸟戏等。

(二)八段锦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起源于宋代,距今有800多年历史,用各种颜色的 丝编织呈的十分完好美丽的丝织品称为锦,古人常把优美的事物比作漂亮的织锦,八段锦是 指八节编排得十分完好的锻炼动作。这套体操是由经过精心选编的八节不同动作组呈,故称 “八段锦”。八段锦的优点是能加强臂力和下肢肌力,发展胸部肌肉,调理内脏,并有助于矫 正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态。八段锦是一套全身运动锻炼方法,有增进血液循环,提高抗 病能力,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等良好作用。练八段锦取坐位和站位两种姿势,可根据自己的体 力条件来选择,但尽量采用站式为好。八段锦的意念活动除做动作时要集中思想,排除杂念 外,还要想着动作的要领。大学生每天可练1〜2次,一般练到出汗为止。

(三)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起源于宋末明初,形成发展了清朝,后来逐渐发展 成诸多太极拳门派。由于其动作舒展轻柔,动中有静,圆活连贯,精气相随,外可活动筋骨, 内流动气血,协调脏腑,故不断用于技击、防身,而且更广泛地用于健身防病,深为广大群 众所喜爱,是一种传统有效的传统体育养生法。太极拳以“太极”为名,系取《易•系辞》中:“易 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说,“太极”指万物的原始“浑元之气: 练习太极拳时,两臂、于•腕、肩、 背、腹等全身肌肉都放松。柔和的动作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心情舒畅,从而使大脑皮质得 到安静休息。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运动,能使人体各大肌肉群和关节都参与活动,因此,有 助于关节运动灵活,改善各关节韧带的弹性,增强肌肉的张力,对关节疾病患者有很好的治 疗作用。大学生在练太极拳时,呼吸应匀细深长。又由于各个动作以腰为轴,腰的活动多, 能加强腹腔内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促进胃肠蠕动,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能发挥有效作用。 大学生打太极拳每日可1〜2次,以自觉发热微汗为宜,不要活动过久。

(四)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是防治颈、肩、腰、腿痛的一种锻炼方法,能维持颈、肩、腰、腿等软组织 及其他沸官的正常活动功能,并能锻炼关节、筋骨和肌肉,改善肌肉弹性,提高关节灵活性, 从而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练功卜八法共有6套36节,此套功法动作简洁、易懂 易学,它还有利于调动患者体内的抗病因素,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大学生可以 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若干套练习或做全套。每节动作均重夏4〜8次。每个动作尽可能做到位, 如弓步要做到腰直、腿直、体前屈时尽量两膝伸直,手掌触脚背。

四、大学生应注重传统体育养生

(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经历了数千年亿万次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反复验证。经过如 此循环往复,才得以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现代体育运动的冲 击之下,传统的体育养生文化的推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能遗忘前人流传下来的宝贵 遗产,作为一名接收高等教育的高校大学生,有责任去推广传统的体育养生,有义务继承和 发扬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二)注重自身的体育养生运动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 劳所伤”之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运动可以疏经活血,促进肌体 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生命活力。但是连续剧烈的运动,会降低免疫力,易发生感冒。大学生 带伤进行体育运动,会发生肌肉,韧带,关节劳损。过度运动还会使女性月经紊乱,甚至发 生不育症。博戈莫列茨院上说:“机体中任何一个器官的功能,都不要过度负荷到筋疲力尽, 否则必然要未老先衰”。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结合传统体育养生的养生原则:强调适度, 不易过量。生命在于运动,其含义应该是“生命在于适当的运动”:生命在「静养,其含义应 该是“生命在于适当的静养工归结起来,生命在于动静结合,动静平衡,科学地动养和静养。 过动则损,过静则废,动静交替,脑体交替才是养生之道。科学地动养和静养的总原则,应该是:平口活动多者,适当以静养调节,平口不活动者, 适当以运动调节。体育专'业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具体的情况,适当调节动与静的平衡,以自身 保持健康快乐为度。

浏览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