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做与口令指挥相结合:教师的领做应稍慢一点,便于学生观察与模仿,同时要用简明的 语言提示与口令指挥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教学中,在传授新教材时应以身领为主,口令配合, 使学生模仿动作更准确;复习教材时应以口令为主,身领为辅,有利于帮助学生熟记动作口令当学生已基本学会动作后,教师可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正确地运用口令,能统一学生的 行动,达到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常用的口令:即一动一个呼号,这种口令适用于简单的动作和基本功练习,如有些动作需 要分解成若干动作的连贯练习,可在原来一动一拍的基础上附加口令,一般发力的动作口令要 短促、洪亮有力,过渡性的动作口令可适当放慢,口令的高低、长短、快慢一定要符合套路的 演练韵律提示性口令:指在发出口令之前,加上动作名称或简明术语作为预令进行启发提示,如 “搂手弓步冲拳对初学者或容易遗忘的动作可用提示性口令单字口令根据动作结构特点,选择既能提示,又能强调动作要领的单字口令,如“提膝 点剑”动作的“提膝”可用“提”字,“点剑”动作可强调“点”字练习法练习方法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实践掌握和提高武术技术技能的主要方法。教学中经 常采用的有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等模仿练习: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主要是为了弄清和记住动作的运动路线、方向及方法,并能 初步学会动作。因此,在模仿练习时教师不要随意更换动作练习的方向,同时将课前培养的学 生骨干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安排在队形的四周,有利于提高模仿练习的效果重复练习: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重复练习,以使逐步形成正确 的动作动力定型教师对重复练习的形式、时间、次数要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确定 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各种练习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默想练习:默想是学生通过意念活动,重现大脑获得的动作表象,达到强化动作和技术的 练习方法。默想练习一般在新学动作之后或复习动作之前进行采用,能帮助学生加深动作印象, 同时也是有利于学生消除疲劳、调节运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课上采用默想练习的时间一般不 宜太长,每次约1〜3分钟练习形式武术课组织练习的形式一般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和单人练习等集体练习:集体练习是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共同练习的形式。它主要由教师用身领 或口令来指导学生练习,便于统一行动要求。在口令指导集体练习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所 存在的共性错误动作,以便及时纠正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的形式,分组练习一 般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课内容后,由教师提出要求,各小组长或学生骨干带领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分组的形式有以下两种:若干组按指定场地练习,教师轮流指导一组练习,多组观摩,教师 评议单人练习:单人练习是学生单独完成动作演练的形式。单人练习一般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 后,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单独进行练习,有助于掌握和巩固动作,同时能消除学生对老师 或同伴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能力。在单人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 个别辅导,指出错误,因人施教检查与纠正错误法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获得学生掌握技术程度的信息,并通过反馈回路对教学进 行控制,争取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检查就是获得这种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纠错则是教师将 获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等反馈信息,经过校正后再反馈给学生去纠正错误、解 决不足,使学生动武术教学过程中作技术得到不断改善、提高的过程。检查法武术教学常用的检查法有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和比赛法观察法:教师依靠视、听等感觉,观察学生出现的错误及学习效果提问法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有关教学内容掌握情况抽查法教师抽查个别学生独立演练,检查其动作规格熟练程度测验法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阶段性检验比赛法教师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技术纠正错误法纠正错误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指出并帮助他 们改正一般常用的纠正方法有以下几种:慢速分解领做: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较差而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耐心地反复讲 清动作技术要领,可采用动作分解、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帮助纠正静耗体验:由于学生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有效地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强调其 动作的规格和要求,可采用站桩的静耗、控腿等方式,使学生增强有关肌肉用力的感觉来帮助 纠正错误动作保护帮助:由于学生怕出危险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可采用一些有效的保护和帮助的方法 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让学生放心地体会动作要领,逐步克服动作中的错误语言提示:由于学生遗忘动作或对动作要领不清楚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采用提示动作名 称或动作要领来启发、诱导学生完成正确动作的运动过程对比分析: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找 出差异,并通过正误对比示范法,使学生弄清动作的不同之处,达到帮助纠正错误的目的阻合力法:由于学生辨别动作的时空感觉或运动能力尚未形成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 采取施加助力或阻力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肌肉用力而完成动作。
附加条件法:由于学生不适应某些动作的做法而达不到规定标准时,教师可采用设定标志 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动作的不足。例如,做大跃步前穿动作时,学生跃步只高不远,教师可 在前方设一标志线,要求落点超过此线等攻防示范法: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的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讲解并加以示范该 动作的攻防含义和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素质补缺法:由于学生某些素质差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应采取发展这些素质的措施,逐 步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学生两臂不协调或因肩部柔韧性差抡臂不快,因下肢力量差某些步型 不到位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相应的练习总之,选择纠正错误的方法要有的放矢,因为有的错误动作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就要求 教师要善于辨别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抓住主要因素进行纠正。在纠正错误时,如属于共性错 误的应采用集体纠正,特殊的错误应采用个别纠正:同时要启发学生分析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观察与提问观察:观察是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教 师在观察中,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及时反馈指导。 例如,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后,及时评议练习中的长处,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 和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及时知道每次练习的效果,以利自我调整提问:提问是教师随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扼要说明自己的体 会和见解,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情况的主要方法提问的内容要简明,要与讲解 的内容相一致,如分析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劲力与协调、精神与节奏等同时,教师要掌握好提 问的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抽查与测验抽查:抽查是教师随堂让单个同学或2〜3个同学进行演练,检查武术动作是否正确、协 调,套路动作是否连贯熟练的一种方法。抽查时,对于接受能力强、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接受 能力慢、技术动作掌握较差的学生均要重点抽查,以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测验:测验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阶段性考查或学期考核的方法测验是检查教 与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来确定测验的内容,制定出评分 方法和标准;测验中要以学生现场独立演练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测验后要 认真地加以教学总结,以便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争取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比赛教学比赛是调动学生学练武术积极性,培养他们习武热情,使他们在“竞争”的条件下进 行演练,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技艺的重要方法教学比赛可采用班级、小组及个人三种形式进行。 比赛的内容可分基本功
浏览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