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小龙的截拳道与^春拳是离开相当远的两个体系,但是李小龙的截 拳道包容了^春拳的体系。1965年上旬,李小龙因父逝世回港四五个月,期 间由于经常接触同门,不但构思出截拳道的雏形,并且探讨出两个体系之间衔 接的方法。李小龙回美前要为三位弟子新做木人桩,当时黄淳楔在天台教拳,师 兄徐尚田则在家设馆教拳,有1000平方英尺面积,适合在此加工木人桩。 徐尚田师傅回忆说:“大约七八月份,我介绍冯石师傅在我馆为李小龙做 木人桩,因此李小龙天天来,前后十多天。他同我讨论过很多^春理论和 技术,例如耦脚,我按我的理解,他按他的理解,相互交换意见。他同我 之间有做藕手对练,我同他黍离手时觉得很好。他也提议要同我的弟子切磋 一下,因为他观看我教^春,其中有个徒弟肥仔明打得很纯熟。我不想他 们讲手,因为大家好胜,有伤和气。李小龙还介绍我增强体力的西药十几 种之多。李小龙在港期间同黄淳楔、徐尚田等师兄弟练藕手是很自然之事,因此在 港领悟出截拳道间接渐进的攻击法,作为进入藕手封缠的一道桥梁。其后他将 在港探讨出两个体系之间这种衔接的细节于1965年7月31日写信给严镜海, 并且告诉他在港正在创立一种新的武术,它就是后来的截拳道(见附录七“李 小龙给严镜海的信”)。从信上可以看得到李小龙想将他始创的截拳道,运用佯攻的运动战与 ^春的阵地战有机结合,务求以运动战为手段,达到以阵地战攻击取胜之 目的。截拳道既简单直接,又包罗万象。它不能被限制在一个体系之中,因此可 以和谐融合其他体系,例如^春拳体系等。综观李小龙截拳道的五种基本攻击 法,都具有截拳道的基本格斗体系特色,例如警戒式和灵活步法等。但又在五 种基本攻击法中,可以看到其中SDA的简单直接攻击法、ABC的组合攻击法、 HIA的封手攻击法和信上所说的PIA的间接渐进攻击法,都与^春拳基本格斗 体系有关。第一节破译李小龙截拳道之奥秘最商单直接最实用最快速准确最有效李小龙曾说:“武艺指广义的格斗文化,包括所有东 方格斗术)对我的生命极具深远意义,因为,作为一个演员,一个武者,一个 人的个体,我的所有都是从武艺中体会出来。”我们又可以从李小龙的格斗文化中体会到什么呢?那就是他依据人体对抗 运动的规律,在老子哲学和孙子兵法框架下,构建出最简单直接和最快速准确 的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实战格斗体系。由于它兼有整体观念和辩证法则,因此极 具深远意义。李小龙认为任何人都有相同的肢体,在实战时“人就是一个工具,要尽量 发挥工具的摧毁性能”。因此,双方以同样的工具对抗时,都想运用最简单直 接和最快速准确的技巧取胜,一定不会受到自己拳术的国界、派别、招牌所束 缚。本文就以上述理念,剖析李小龙格斗文化的精髓和奥秘。画龙点睛在古代东方的军事战争中,用兵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法则,可以戚继光的御 倭兵法为例,他的鸳鸯阵实质上就是刚柔阵,它是以柔制刚和以刚制柔百战百 胜的有效阵法。他创立了集体的长兵短用和短兵长用之实战范例,因此练武时 强调比较武艺要真可搏打,不许学习美观花枪。在现代李小龙的格斗文化中,是以人体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单人对单人无兵 器之实战格斗,同古代鸳鸯阵作为一个有机体的集体对集体有兵器之实战格斗 有同样的基本格斗体系和原则,这就是用兵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法则。勾画李小龙格斗文化的关键在于点睛,运用兵法点睛可以深入浅出。运动战与阵地战古今中外战争离不开运动战与阵地战。历史上辽阔的东亚大陆有利于运动战。春秋时期著名的运动战大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在战车作战形 式上主张在野外机动作战。东亚游牧区的草原骑马民族善于野外机动作战,13 世纪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统率蒙古铁骑狂飙席卷亚欧大陆。 其“以强制弱”的机动作战方法对今日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英国军事学 家利德尔•哈特曾以蒙古骑兵战法说服人们运用于坦克。美军总参谋长道格拉 斯•麦克阿瑟则曾敦促国会吸取蒙古骑兵的经验,批准他要求为美军机械化拨 款。英美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中已运用坦克,在沙漠地带以机动大包抄而取得 全局胜算。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的中日台儿庄战役,就是运动战与阵地战有机 结合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创立了以机动的运动战为主与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 的范例。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20世纪的50年代,中方参战开始的战略首重运动 战,作为歼灭敌方力量的主要作战形式,要求第一仗一定要打赢,先多打小规 模歼灭仗,再逐渐打大规模歼灭仗,创立了以机动的运动战转换战争全局的范 例。运动战古已有之,传统武术中八卦掌就是走圆圈的运动战。李小龙的截拳 道则是以直道而行的运动战为主,它是从阵地战的^春拳演变而成,两者的有 机结合,将是无兵器实战之运动战与阵地战的最佳拍档,因为它们都十分符合 整体观念和辩证法则。瘫痪战今日的军事学家根据第一次波斯湾战争至今的经验,认为瘫痪战已成为 未来战争的决胜点。它强调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先期“瘫痪”敌方战争运作 机能,创造初战制胜的有利环境。这是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的“先发制 人”。李小龙的运动战格斗体系采取主攻手和主攻脚在前的进攻姿势,并不期望 于一次重力的击倒对方,而是势势相承的连击制胜。它有利于先发制人的快速 出击,逼使对方产生“破势”的不稳姿势,先期“瘫痪”再去扩大战果。这是 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的“先发制人”。李小龙运动战格斗体系采取的主攻手和主攻脚在前的进攻姿势,在强敌当 前的弱势环境下,同样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个姿势有利于先下手为强的突袭,先攻对方眼 部、腹股沟、前置的胫膝等要害,造成以小力先期“瘫痪”对方,达到先小打 和第一击一定要收效的形势,有利于削弱敌人和降低敌人士气,扩大战果,因 而创造出孙子兵法实战的先发制人、避实击虚、十攻其一、因敌制胜、出奇制 胜、打歼灭战、速战速决的决胜点效应。庖丁解牛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他的掌、肩、膝、脚接触到的地方,都会有响声,当 用刀解剖时,又继续发出响声,并都能合乎音乐舞曲的节奏。梁惠王询问他的技术何以如此出神入化厨师回答说:“我爱好宰牛原理已超于技术。刚开始宰牛时,看到的是庞 大的全牛,三年后看到的不再是全牛。现在与牛接触是用意念触觉并不靠眼 看,就可以依照牛的组织与骨头相连的空隙运刀,再顺着滑到另一个骨节之间 的空隙。因此,虽然用刀已十几年,宰牛已几千头,但是刀锋仍像新的一样。 虽然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肌肉聚结的地方,也会特别小心专注,动作缓 慢和运刀甚轻,而牛体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很自然的迎刃而解。人就是一个工具,如同庖丁用的普通工具一样,任何人都具有。但是庖丁 用工具解牛可以出神入化,人用工具克敌要想出神入化,就必须要像庖丁那样 精通解牛原理和熟练解牛功夫。庖丁解牛最简单直接和最快速准确,梁惠王就认为神乎其技。李小龙功夫 最简单直接和最快速准确,世界上也公认为神乎其技。他的现代实战格斗体系 也是世界上最简单直接和最快速准确,因为它最独特的优势正如李小龙所说: “移动的艺术是格斗术的精华。一体两面太极拳家杨澄甫曾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 术。”李小龙截拳道就是寓有哲理的技术。老子道家“反者道之动”是构成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其意是对立的 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例如无与有、阴与阳、柔与刚等。“反”是 老子哲学的核心灵魂,它重无、尚阴、贵柔。如果用道与太极阴阳关系的太极图形来阐释,则其外围的圆圈。形代表事 物的一个整体,其内含有6与9的正反两面之鱼形和互含对方之鱼眼,各自代 表一个整体下不同的对立面。它们既相反又相成,符合老子“反者道之动”所指的规律性之“道工李小龙格斗体系的一体两面,极具丰富和全面的深层哲理,例如无与有、 阴与阳的正反两面。还有格斗的一体两面,例如格斗姿势的起与止就是整体的 有机结合,正所谓任何一个开始意味着另一个终结,它的静止与移动也是正反 两面。
浏览1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