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无“步"而拳的。中国武术中的较艺、格斗、技 击等等,都是在此游场中搏击的,也都是在运动中相搏的。检验任何一个招法,乃至号称的 “绝招”,都是看在运动中的攻防能力。短兵竞技是延续历史上击剑、劈剑、打剑等格斗形式的 内在技法,而逐步演进为具有运动性质的剑刀法对抗、相较的竞技形式,它是在一定的场地范 围内,进行较量和竞技的。行进中搏斗,运动中相击,是它固有的形式。要动起来,步法的敏 捷,进退的得当,就成为关键的因素。那么确立和采用的步法,也必须依据这些法则加以鉴别和确立。

1-向前进步

动作说明:前脚贴地向前进一步(约一脚的距离),后脚随即跟进,步幅与前步相同,重心 置于中间,上体保持侧身不变,两眼正视前方。前脚前进时,后脚蹬地,推动前脚移动,随即 跟进;前脚前进与后脚跟进的步幅,必须相等,跟进步幅的大与小,直接影响到重心的前后移 动,重心不正,偏前偏后,势必形成进退不捷。上体保持侧向正身,切勿前倾或后仰。


  1. 向后退步


动作说明:后脚贴地向后退一步(约半步的距离),前脚随即后退,步幅与后步相同;重心 置于中间,上体保持侧身不变,两眼正视前方。要点提示:后脚后退时,前脚蹬地,推动后脚移动,随即跟退;前脚后退与后脚后退的步 幅,必须相等,跟退步幅的大与小,直接关系到重心的移动,重心不正,偏前偏后,势必形成 进退不捷。上体保持侧向正身不变,切勿前倾或后仰。

  1. 向右移步


动作说明:前脚向右横移半步,后腿随即右横移半步;上体保持侧身不变,眼视前方。要点提示:向右横向移步,先动前脚,后脚相随,步幅相同,重心保持中间不变,上体不 可左右摆动,或前倾后仰。

  1. 向左移步


动作说明:后脚向左横移半步,前脚随即向左横移半步;上体保持侧身不变,眼视前方。要点提示:向左横向移步,先动后脚(也可先动前脚),前脚相随(也可后脚相随),步幅 相同,重心保持中间不变。上体不可左右摆动,或前倾后仰。

  1. 抢步


动作说明:前脚由原地向前陡然进步,屈膝前弓,后腿蹬直成弓箭步者为前抢步;后脚由 原地沿前脚向前陡然进步为后抢步;前步前抢或后步前抢,上体必须保持侧对前方。要点提示:抢步是突发性陡然进步,务必避开对方视线,不予对方觉察,即预发动作时不 使产生“讯号",给对方以所备。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使其防而不备。

  1. 卸步


动作说明:分单脚卸步和双脚卸步。前脚向后抽撤半步,后脚不动,上体保持侧对前方; 两脚同时向后撤半步,上体保持侧对前方。要点提示:卸步是距离防守的有效方法,无论单脚后卸或是双脚后卸,都要保持上体实战 姿势不变,以防出现防守上的破绽,被对方所乘。卸中有攻,卸而实进,以及进退、抽撤倏忽, 可使对方意志分散,战术意识恍惚。

  1. 提步


动作说明:前脚原地向上提起、前腿屈膝,小腿斜面下垂,足面绷平,高与膝平。上提前 脚时直线上提,切勿后收或前伸;后腿着力支撑身体平衡。要点提示:提步是上提前腿,避开对手对小腿的横砍或扫。提起前腿只是行进中的刹时过 程。前步落地,即有前进、后撤以及闪展腾挪之势,它不是套路架势中的提膝,无任定势含义。

  1. 跳跋步


动作说明:跳跋步是先后脚向上跳起,非双脚向上蹦跳。后脚蹬起,前脚上跳;前脚向下垂落,后脚上跳。要点提示:跳跋步是用于防下而后猛击对手的步法。上跳无须过高,但需跋跳敏捷,变换 自如,以防暴露受敌面积过大,形成防守上的被动。跟步(亦称“麒麟步”)动作说明:右步向前进一步,屈膝下蹲,左脚随即跟进,附于右步后,左腿屈膝,左脚根 提起,左膝向侧附贴于右小腿内侧,上体正直,侧对前方。右脚在前,为右跟步,左脚在前, 为左跟步。要点提示:跟步为常用的行步之一,可进可退,亦可左右互换。运用时,可任意前进,步 幅与跟进步步幅相一致,并保持步幅高度不变,切忌忽高忽低,重心失却中正。

  1. 弓步(弓箭步)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进一大步,屈膝下蹲;左腿后蹬,伸膝正直,成“前弓后箭”之势; 上体正直,侧对前方。

三、武术短兵竞赛规则简介

(一)竞赛基本常识

  1. 竞赛办法



  • 单败淘汰赛。

  • 每场比赛一局,净打4分钟,各队教练在比赛过程中可技术暂停30秒。

    1. 体重分级



  • 男子:65公斤级以下(小于等于65千克)、75公斤级(大于65千克且小于等于75千 克)、75千克级以上(大于75千克)。

  • 女子:55公斤级以下(小于等于55千克)、65公斤级(大于55千克且小于等于65千 克)、65公斤级以上(大于65千克)。

    1. 服装护具和短兵



  • 运动员必须穿传统武术服装。

    •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头、护胸、护手、护腿、护裆。护裆必须穿在裤装内。比 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



  • 短兵重量:男子为500克,女子为400克。比赛开始前,在场地中央挑选短兵。

    1. 竞赛中的礼节



  •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 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持短兵礼。场裁发出“预备” 口令,双方运动员做实战姿 势;场裁发出“开始” 口令,比赛正式开始。

    • 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 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回抱拳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



  • 边裁判员换人时,互相行抱拳礼。

    1. 竞赛中的有关规定(1)运动队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骂、甩护具及短兵等 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2)教练员和本队医生坐在指定位置。局间30秒暂停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1. 禁击部位


眼部、颈部、裆部。

  1. 得分部位


躯干、两腿与两脚、两臂与两手。

(二)竞赛规则简介

  1. 得分方法



  • 得3分

    • 用短兵将对方击倒(两脚以外身体任何部位支撑地面)。

    • 用主动倒地击中对方,而自己即刻站立者。



  • 得2分

    • 击中对方躯干、大腿、小腿者。

    • 击落对方短兵者。

    • 用主动倒地击刺对方,在3秒内被对方击中有效部位者,对方得2分。

    • 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 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 得1分

    • 使用短兵方法清晰有效地击中对方手、足、臂者。

    • 被指定进攻后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 短兵脱手落地者,对方得1分。

    • 出界(身体任何部位支撑场外地面),对方得1分。

    • 运动员自己失去平衡而倒地,对方得1分。

    • 主动倒地,且3秒内未能站立者,对方得1分。

    • 受劝告一次,对方得1分。



  • 不得分

    • 方法不清晰,击中效果不明显。

    • 双方同时进攻,同时击中对方。

    • 一方进攻,另一方反击或还击,彼此均击中对方而无明显先后之分者均不得分。

    • 同时出界。





  1. 禁用方法



  • 不得持短兵连击对方头部。

  • 不得用肢体动作进攻对方。

  • 不得用短兵掷击对方或用短兵柄击打对方。

  • 不得在对方倒地或短兵脱落时击打对方(主动倒地除外)

    1. 犯规与罚则




犯规

  • 技术犯规



  • 抓握或夺、夹对方的短兵者。

  • 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 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 有意松脱护具或损坏短兵。

  • 运动员不遵守礼节。

    • 侵人犯规



  • 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 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 用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罚则

  • 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 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 侵人犯规达三次者,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为胜方。

    • 受罚失分达6分者,判对方为胜方。

    • 故意伤人者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比赛成绩无效。

    • 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者,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比赛成绩无效。




4.暂停比赛

  • 短兵脱手落地或折断时。

  • 运动员出界或倒地时。

  • 主动倒地,且3秒内未能站立时。

  • 运动员犯规受罚时。

  • 运动员受伤时。

  • 裁判长纠正错判、漏判时。

  • 运动员由于客观原因举手要求暂停时。

  • 各队教练要求技术暂停30秒时。

  • 处理场上问题或发现险情时。因灯光、场地等客观原因影响比赛时。运动员对峙出现消极,被指定进攻超过8秒仍无进攻时。第十章武术技术分析第一节武术套路的技术分析在武术运动中,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合理有效地完成各种武术 动作的方法称为技术。

浏览1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