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技术的神奇化

除了对侠客内在的精神豪气的赞美歌颂之外,对侠客的外在格斗术、武功技 术的神化和创新也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历史记载、文学传记和诗歌艺术中出现。

《吴越春秋》记载了最早阐述击剑理论的武术名篇,这就是人们熟悉的越女 论剑。越女是春秋时期一位隐居江湖的剑侠。范蠡奉了越王勾践之命聘请她担 任军中武师。两人行走途中,一位名叫袁公的剑客挡住去路,扬言要打败越女。 于是范蠡亲眼目睹了一场颇富武侠意味的比武。两人以竹枝代剑,越女先是退 守,后来猛然一招击中。袁公自知不敌,飞身上树逃走。越女来到越国都城,在 宫廷中拜见越王勾践。越女对勾践说,如果你希望复仇打败吴国,获得军事上的 胜利,那么必须获得一样东西——剑术。

越王非常困惑地问她:“什么是剑术? ”越女回答说:“这是一种击剑之道或 者叫剑法。”

越王勾践向她请教剑法,越女娓娓道出自己的击剑之道,她说“凡手战之 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猛虎。布行候气,与神俱往。”

“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一个静字。临战时,静字最重 要。“见之似好妇”,被别人看到的时候,如同一个美丽的妇女,然而“夺之似猛 虎”,一旦动起来时,义无反顾地像一只猛虎。“布行气候”,要创造你和我决战 之间,关系最有利于我的那个气势,然后再“与神俱往”即与天命、上天站在一 起。这里既讲到形,又讲到气,又讲到神,形、气、神三个字,实际上概括了中国武 学的最高境界。

对于这样的武学哲理言论,很像今天的心理学课程,越王对此有些疑惑。越 女似乎早已料到,补充说道:“我所说的道理,可以以一胜百,以百胜千、胜万,请 您派武士和我比试一下,就会看出它的威力〇”

越女拔出宝剑,越王便让身边的武士和她较量,结果都被越女用奇妙快捷的 剑法轻易地击败了,于是勾践衷心地感到佩服,任命她为越军的武术教官。让她 传授剑法给士兵们。三年后,学会剑术的越国军队突袭吴国,攻破了吴王夫差的 都城,取得了战役的辉煌胜利。吴国不久后便灭亡了,越国建立了新的霸权。

这就是剑道,或者说“武学”在古代诞生的著名故事。这说明武学在古代军 事活动和国家兴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具有一些传奇和虚构的色彩在里 面了 0

这个故事的传奇之处在于,这位武功高手居然是一位女性,连在越王身边那 些勇猛有力的男性武士都不是她的对手。而这样一位女性居然在古代的战争世 界中,担任这些嗜杀成性的男人士兵的武术格斗教练,这在当今世界各国中也是 少见的。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像“越女传说”的记载并不少见。在唐代,不仅仅是诗 人们热衷于歌颂侠客事迹,武学的影响也深深渗透到社会文化其他角落。例如, 一位名叫“公孙大娘”的舞蹈艺术家,因为擅长剑术,受到从朝廷到民众各个阶 层的广泛关注。与李白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甫(712—770年)就写过一首赞美 她的诗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序”的全文如下: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 攱。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 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〇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 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 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 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 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序中“开元五载”是唐玄宗年号,当时处于盛唐时期,经济、文化、艺术都有 很大的发展,唐玄宗本人就是一个音乐艺术家,而他的爱妃杨贵妃,则是有名的 舞蹈家,他们两人最得意的作品是《霓裳羽衣曲》。文中“高头宜春,梨园二伎 坊”,是当时宫廷和达官贵人御用的音乐机构,是训练、培养乐工、舞者的场所, 而“梨园”是唐玄宗亲掌的机构,主要以演奏或表演歌、舞、乐器一体的大型曲目 为主,集中了当时全国一流的音乐人才。

在序中杜甫先叙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看了公孙大娘弟子所表演的剑器 舞,然后回忆开元五载(717年)自己童年时在郾城亲见公孙大娘的舞蹈,说明了在唐玄宗初年,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于内外教坊独享盛名的情况。抚今思昔,深有 感慨,因而写成这首《剑器行》。这篇序写得很有诗意,结尾讲大书法家张旭见 公孙剑舞而草书长进的故事,尤其见出诗人对公孙大娘剑舞艺术的敬佩。

“剑器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呢?唐代的舞蹈分为武舞和文舞两大类,剑器舞 属于武舞之类。晚唐郑峭《津阳门诗》说:“公孙剑伎皆神奇。”自注说:“有公孙 大娘剑舞,当时号为雄妙。”唐司空图《剑器》诗说:“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 爱军装。”可见这是一种女子穿着军装的舞蹈,舞起来,有一种雄健刚劲的姿势 和流丽顿挫的节奏。我们再来看看诗歌的艺术描写。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燸如畀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诗的开头八句是先写公孙大娘的剑舞之高超,出神入化到震慑人心:久闻从 前有一个公孙大娘,她善舞剑器的名声传遍了天下四方。人潮如流的观众看她 的舞蹈时都惊讶失色,整个天地好像也在随着她的剑器舞而起伏低昂,无法恢复 内心的平静。“熘如羿射九日落”四句形容公孙手持红旗、火炬或剑器作旋转或 翻滚式舞蹈动作,好像一个接一个的火球从高而下,满堂旋转;骖龙翔,是写公孙 翩翩轻举,腾空飞翔;雷霆收震怒,是形容舞蹈将近尾声,声势收敛;江海凝清光, 则写舞蹈完全停止,舞场内外肃静空阔,好像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

这种舞蹈尽管是一种艺术表演,但实际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和武功基础,就 如京剧表演中的武生一样,没有一定的武术技能,是不能上台表演的。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绛唇珠袖两寂寞”以下六句,突然转到公孙死后剑器舞的沉寂无闻,幸好 还有弟子继承了她的才艺。跟着写她的弟子临颍李十二娘在白帝城重舞剑器, 还有公孙大娘当年神采飞扬的气概。同李十二娘一席谈话,不仅知道她舞技的 师传渊源,而且引起了自己抚今思昔的无限感慨。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澦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曰。

“先帝侍女八千人”以下六句,笔势又一转折,思绪回到五十年前。回忆开 元初年,当时政治清明,国势强盛,唐玄宗在日理万机之暇,亲自建立了教坊和梨 园,亲选乐工,亲教大曲,指挥歌舞促成了唐代歌舞艺术的空前繁荣。当时宫廷 内和内外教坊的歌舞女乐就有八千人,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又在八千人中“独 出冠时”,号称第一。可是五十年中历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一场安史之乱 把大唐帝国的整个天下搞得风尘四起、天昏地黑。唐玄宗当年亲自挑选、亲自培 养的成千上万的梨园弟子、歌舞人才,也在这一场浩劫中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 这个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的舞姿,还在冬天残阳的余光里映出美丽而凄凉 的影子。对曾经亲见开元盛世的文艺繁荣,亲见公孙大娘“剑器舞”的诗人杜甫 来说,这是他晚年多么难得的精神安慰,可是又多么令他黯然神伤啊!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金粟堆南木已拱”以下六句,是全诗的尾声。诗人接着上段深沉的感慨, 说玄宗已死了六年,在他那金粟山上的陵墓上,树已够双手拱抱了。而自己这个 玄宗时代的微臣,却流落在这个草木萧瑟的白帝城里。末了写别驾府宅里的盛 筵,在又一曲急管繁弦的歌舞之后告终了。这时下弦月已经东出了,一种乐极哀 来的情绪支配着诗人,他不禁四顾茫然,百感交集,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只 得用长满老茧的双足,拖着一个衰老久病的身躯,在寒月荒山,踽踽独行。诗人 身世的悲凉,就不言而可知了。“转愁疾”三字,杜甫是说自己以茧足走山道,步 伐本来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时,却反而觉得自己步子走得太快了。

公孙大娘是唐代女性新形象的象征,特别是对后来女性皇帝武则天的出现 有某种承前启后的关系。在这一时代,许多青年女性对成为男性附庸的传统命 运不满,她们既为女侠客的事迹所鼓舞,也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的奋斗命运所 激励,即在当时只能由男人掌权的法律、政治领域之外,女性们终于可以找到一个相对能自由发展的崭新空间一一武侠世界。

浏览1,4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