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要求:侧身倒地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勾踝要牢,剪腿时两腿同时向里用 力,并注意把握好时机。

第十节实战擒拿法的基本法则

实战擒拿法的基本法则包括:拿其一点,控制全身;以巧胜拙,以技制人;抓 筋拿脉,反挫关节;手拿卿绊,上下相随;以拿为主,打摔兼施;拿中有解,相生相 克等。它是指导技击擒拿的重要依据。

一、 拿其一点,控制全身

擒拿技术千变万化,手法极多,然究其机理,都是利用人体关节、穴位和要害 部位的弱点,使之产生强烈的不适和剧痛,甚至受伤致残而束手就擒。其最大特 点是,只要控制对方一个部位或一个点,就能使对方势背力僵,不能动弹,使之欲 化不能,欲走不脱,有力使不上,有劲无处使。在实战中,一经抓拿得势,要迅速 进招,使对方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服对方。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擒拿 术中的特有手法,准确无误地抓拿对方肢体的一定部位和要害处,只有抓拿准 确、得法,才能巧施妙招,发挥出“拿其一点,控制全身”的威力。在实战中,不可 能上手就能施术擒拿,必须以拳打、脚踢为先手,引动对方防架移动,使对方在不 知不觉中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运动,为擒拿法的有效使用创造条件。一旦得势, 要快速、敏捷,稳、准、狠地施用相应的擒拿技术,使对方就范。在实战中要做到 “拿其一点,控制全身”,必须有过硬的擒拿“功夫”。所谓“功夫”就是良好的身体 素质加上高超的技术水平。如点穴法,它是以强力刺激对方某一穴位,使其经络 受阻,影响气血流通而受制的。点穴的关键,首先在于足够的点击力(功力),其 次是能认准穴、取准穴,在不断运动的实战中点中穴。不能点(击)中穴位,就不 成其为点穴;没有足够的功力,则收不到点穴应有的效果。因此,学练擒拿之法, 不仅要学其法,而且要明其理;还要特别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

二、 以巧胜拙,以技制人

擒拿实战,要善于用巧劲,施妙招,待机而动,顺势而行。拳谚中有“四两拨 千斤”之说,指的是顺人(对手)之势,借人之力,以小力胜大力,以巧胜拙,以柔克 刚,以弱胜强的打法。在实战技击中,力量是基础,“一力降十会”,“千狠万狠,力 是根本”。都说明力量在实战中的重要性,但擒拿法尚巧劲,戒拙力。这是由擒 拿术方法之巧和制敌之妙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运用时,要观察对手的劲力趋势, 要避实就虚,随机应变;动作起来既要协调严密,又要懂得“劲路”。所谓“劲路”, 就是用劲的窍门和方法。这就要求有听劲、懂劲、化劲的功夫。施用招法时,要 讲究虚实,声东击西,指上打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等等。总之要善于运动、变 劲、借劲,抓准机会发劲。还要审时应势,得机就拿,失机就变;并诱使对方按我 的意图运动,讲究技法的转换,擒拿部位的转换及踢打摔拿的有机组合。只有这 样,才能掌握技击擒拿的主动权。

三、 抓筋拿脉,反挫关节

抓筋脉、反关节是擒拿的主要技法。它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往往迫使对手违 反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机制的特点,采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达到迫使对 方就范的目的。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是难 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关节的最大特点,是只可顺动,不可逆转,其屈伸旋转 幅度都有一定限度。“反挫关节”就是针对人体关节的这种特性和弱点,依据逆 关节施制的技击原理,先抓拿身体关节,并加以牵引控制,进而巧施妙法,迫使对 方关节反折或超限度拉扭,使其关节韧带受创,产生剧痛,从而失去反抗能力而 就擒。抓筋拿脉,也称为“分筋法”、“捏脉法”。它是用五指的抓劲,将对方人体 某部位肌肉或筋脉抓拿起来,使对方产生疼痛或反去反抗能力的一种技法。如 抓拿对方胸锁乳突肌和颈总动脉,能使人大脑供血不足,头晕目眩。又如抓裆 部,能使人疼痛难忍,甚至昏厥。总之,“抓筋拿脉”是针对人体容易抓住的肌肉 和动脉、静脉节,以及人体的某些要害部位,达到制服对手的目的的有效方法。

四、 手拿脚绊,上下相随

擒拿手法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身法和步法的密切配合。当拿住对方某一 关节或部位时,须迅速上步进身,绊锁其前脚。因为对方被拿,欲脱逃或反击,必 定先从脚步变起,绊脚的作用就是要封闭对方步法,阻止对方脱逃或反击,破坏 其下肢力点与支点间的平衡,能更有效地制服对手。在武术运动中,讲究手、眼、 步法的协调一致,注意一动无有不动,一到无有不到,一停无有不停,要求内外相 合,上下相随。这里的“上",指身腰以上部位,其中以肩、肘、手为主;“下”,指身 体的腰以下部位,其中以胯、膝、足为主。上下相随是对动作的整体要求,注重以 腰为轴带动上、下肢体的运动。“手到脚不到,等于放空炮”,“步不紧,则手慢;步 不顺,则手散;步不稳,则手乱“练拳容易,走步难这些拳谚都说明,在实战 技击中手脚配合、上下相随的重要性。只有步法灵巧敏捷,进退闪展自如,才能 在进攻时,不失时机地进身抓拿对手,在防守时有效地避开对方攻击,使自己始 终处于有利地位,克敌制胜。

五、 以拿为主,打摔兼施

在技击实战中要想更有效地施行擒拿术,必须以拿为主,打摔兼施,把武术 的踢、打、摔、拿四大技法融为一体。即:远打(踢)、近拿、贴身摔。也就是说,在 距敌稍远的情况下,使用拳打脚踢,可发挥其放长击远的特长;在双方逼紧贴身 之际,使用快摔之法,更易取胜;当双方近身相持之时,运用擒拿之法,以巧取胜。 从擒拿的技击特点来看,在拿制对手的过程中,几乎每招每式都含有可打、可摔 的拿法。拿住之后,一出手便可击打,一伸腿便可蹬踹,一拧身便可摔跌。由于 对方被擒拿住以后,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因此,拿住后的踢打更狠,摔跌更重。 在实战技击中,若能把武术中的踢打摔拿之法灵活自学成才运用,宜打则打,可 摔则摔,须拿则拿,随机就势,因势应招,拿中含打,打中有拿,把握战机,巧施妙 法,必能在实战中掌握主动权。

六、拿中有解,相生相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矛就有盾,有拿就有解,有擒拿也有 反擒拿,其技法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反擒拿就是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来解脱对手 实施在自己身上某个关节和要害部位的束缚和控制,反过来再去擒拿住对手。 擒拿与反擒拿两者技术动作的形式是相对的,但两者技术动作的效果又是相同 的。所以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技术关系。这样,一方拿,一方解,就构成了有 拿有解,拿中有解,解中有拿的运动特点。传统的“三十六擒拿”、“七十二擒拿”、 “擒拿一百零八法”,都充分地表现出擒拿与反擒拿的动作技巧,和一环套一环, 一式接一式的擒拿技术特点。在实战中,技术精湛的人一经拿住对手,对方再也 无法解脱和动弹,其被称之为“死手”。因此,欲练好擒拿术,必须苦练基本功和 基本技术。唯此,抓拿对方时,才能一招成功,使对方不能动弹和解脱。被对方 拿住后,亦才能在未成“死手”前,迅速解脱,巧施反擒拿之术,制服对手。

第十一节实战快摔法

实战快摔法是一种综合技击方法,讲究'一触即摔,一摔就跌。在摔法上,虽 同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柔道以及各民族形式的摔跤有共同之处,但又不同 于抢把互抱、较力争巧的单纯摔跤竞赛。实战快摔法的主要特点是无固定抓 “把”部位,速度快。它要求腿的勾、踢、锁、绊与上肢的打法、拿法、推法以及靠 法、撞法相互配合运用,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巧妙地 把对方摔倒在地。

实战快摔术是在千变万化中的攻防格斗的过程中进行的,即使把对手摔倒 了,也还要踢、打、擒拿,直至最后胜利方休。因此,练习者必须具备高度的协调 性、良好的身体素质、快速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战略战术和熟练的技术方法。


  1. 抱单腿顶摔


双方实战预备式站立,对方以左直拳击打我面部,我以右手拨防,或向下闪 身防避,右脚向前进步,落在对方两脚之间,右脚跟进一步,两腿弯曲,上体前俯 靠近对方,以左手抓抱对方胴窝上方大腿处,右手抓抱对方踝关节跟腱处,随即 两脚蹬地,以右肩向前下方顶压对方大腿根部,使其摔倒。

浏览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