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在钻拳中的运用,主要是取其“肾动快如风”之敏捷。 身之转动不离肾,肾有虚实变化灵。在拳术中无论是进退、 转折、闪展、腾挪,或者是储劲和发劲,腰皆为之主宰,而 腰重点就是指的两肾。两肾平稳,则全身(尤其是下肢)的劲 力也呈均分,若肾有虚实,那么在劲力上也就别其阴阳。左 肾成实,左腿必阳,右肾成实,右腿必阳,实者为阳,虚者 为阴,阴阳有分,才能变化灵敏。耳在钻拳中的运用,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从祖国传 统医学来讲是由于耳能通肾,故肾壮则耳聪,若肾脏有病, 则多出现耳呜或听觉迟钝之病:另一方面是讲在练拳时, 凡售出钻拳时都要逼肾,同时要将耳后高骨(也称“玉楼”或 “皖骨上提,主取其有“耳后提筋、降浊升清”之功能,以促 使“还精补脑,钻拳在练法上,从步法来讲主要有顺步钻拳、拗步钻拳 两种。顺步钻拳是右手与右足同出,左手与左足同出;拗步 钻拳是右手与左足同出,左手与右足同出。从手法的练法来 讲,又有压手钻拳、掩肘钻拳、一钻一栽(栽捶,或者称单马 形)和一步两钻等几种不同的练法。
无论练习哪一种钻拳,最重要的就是逼肾。逼肾就是要在丹田抱气的同时,将肾脏向后、向上逼迫,钻拳在劲力发 放以后,肾脏则应放松夕所以钻拳对肾脏本身的锻炼及其功 能的提高都是极有好处的。拳经中指出的“钻拳顺则肾气壮, 钻拳谬则肾气乖”,也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由三体势变钻拳 时,丹田之气要紧抱,前阴要后缩,谷道要内提,尾闾要收 回,两肾要后逼,这样才能迫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逆呼 吸),肾气上升与心火相交,以使水升火降,阴阳调理(又谓 之心肾相交);当两手于心前交错相磨突发拳时,腰要挺而 塌,胸要出而闭,臂要滚而钻,手要拧而进,后足要蹬,后 腿要拔,使全身在一瞬间爆发出抖绝的寸劲;钻拳在合力发 放以后,两肾仍归复于松。肾脏的功能就是通过这样一松一 紧、一虚一实的运动而得到锻炼和增强的。
初学形意拳和年老体弱者,在一开始练习钻拳时,不可 逼肾过度,因为平时不注重对肾脏的锻炼,即使锻炼也从来 没有给过它较大的压力,对已经松软惯了的肾脏,要逐步地 增加对它的压力,才不致于使肾脏因突受较大的压力而损 伤。钻拳是阴阳一气、流通曲折、无微不至的运动所谓“阴阳一气乙 就是说内气与外气要相合为一,营气 和卫气要相合为一,阴气和阳气要相合为一天地阴阳相合 能下雨,拳之阴阳相合方能成其诀力此乃形意拳运用之大 要。
所谓“流通曲折"主要是讲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是曲折 的。从钻拳的上肢来讲,气血主要是流通手阳明大肠经(从巨 骨穴起,经肩鹘、臂瞧、五里、曲池、三里、合谷,至食指 尖端的商阳穴为止)和手厥阴心包经(从胸部起,经天泉、曲泽、内关、劳宫,至中指内侧尖端为止)。从钻拳的下肢来讲,气血主要通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 阴脾经。从钻拳的身躯来讲,气血主要通行足太阳膀胱经。由于 这条经络在背后的流行是比较曲折的,因此要通过逼肾来助 以气血的流通。所谓“无微不至”,这里主要讲的是用法和练法。从用法 上来讲,钻拳除了有上钻、中钻、下钻的打法以外,还有侧 钻、绕钻等不同的钻打方法。运用时就好象流水一样,要有 无洞不入、无空不钻、无孔不进、无缝不入之妙用,故渭之 “无微而不至工钻拳的劲节钻拳在练习中,主要应注意培养突、截、挤、活、钻、 拧、绝等劲节。
突,就是突然、快速、猛烈的意思。意要突而领进,气 要突而领发,劲要突而猛至,身要突而猛进,步要突而猛 踏,拳要突而猛击。就好象是涌泉的突一般,迅猛而突然。 但是,突劲的运用火候,同样在于寸劲之间。由三体势转换 为右钻拳时,左手要向内横扣并绕领至心胸之前,右足提进 至左足胫处;右拳与左手相磨交错时,正是逼肾的过程,并 使背、膀含蓄劲力;当左手继续回收,右足继续迈进,右拳 也随之向前向上钻至与口鼻相平时,是为运用发劲的开始$ 当左手收近腹前,并由抓领而变成阴拳,右足踵接触地面 时,右拳须拧转一百三十五度(即由阴拳向外拧转成拳心向 左上方),并由食指和中指开始向前领劲,此时为之爆发寸劲 的火候;当右足掌踏地时,必须有向前向下的钻劲,右膝也 同时突发出向前的短促的寸顶劲,左足(已变为后足)和腿必须突发出蹬劲和挺拔之劲,全身都要突发出抖劲,并使身躯: 向左拧转四十五度(从始到终共为九十度),右拳在突发寸劲 中再向外拧转四十五度(从始至终共为一百八十度),成为手 心朝上的阳拳。
总之,钻拳的突然爆发,一在于寸劲之中,二在于前拳 的落翻平进之中。截,有截止、切断的意思。就是要把对方来的劲气于半 途中切断或截阻住,才能有利于我方钻拳的进攻,所以学者 在练习时,手足一定要互相密切配合,左手截则右手钻,右 手截则左手钻,截钻要同时进行(事实上是截手在先,钻拳在. 后。但由于动作起来要求快速迅猛,所以截与钻难分先后, 出拳时要尽量缩短二者先后的相隔时间)。挤,是在未爆发钻拳寸劲之前运用上肢的一种暗劲, 目的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一种错觉,所以每当运用挤劲时,给・ 予对方的感觉应该是只在一瞬间产生一种错觉而使其不自觉 地进行顶或领。若对方欲用回劲领化时,我方即刻由暗劲转 变为明劲,乘其回而入之(谓之舍己从人若对方使用了对 抗的顶劲,务必要使其顶空或将其化空,使对方出现前栽之 象。前栽必挽,顶空必回,我方也可乘机将暗劲转换为明劲 击之。
浏览2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