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花缭乱、赞不绝口;然而不久之后,有不少国家的武林同 仁们便认为,现在的中国武术是“武舞”,华而不实,中看不 中用。尤其是对柔软缓慢的太极拳的实用价值深表怀疑。
门惠丰和所有派出讲学、训练的专家开始都有过类似的经 历:即偶尔间会出现类似比试的事情。比如你讲到某几个动作 时,有人不相信它的实战价值,你便不得不现场进行实作表 演,让对方按设计方向进攻,然后你一一化解,或守中夹攻, 制服对方,让对方心悦诚服。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就在于攻守变化太多太快,内含儒、 佛、道的许多精华。门惠丰不但要讲套路和招式变化,更要讲 内蕴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初级讲到中级、高级,从简单讲到复 杂,常常使真正跟随进入堂奥的洋人从心底佩服中华武术,佩 服和敬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一个比利时人深入研究了中华武术后,认真道:“中国 武术很成熟了,不要按外国人的思想来改造,外国人反而喜 欢。”
门惠丰也对欧美武术界的人说:“我们中国人的四大发明, 使你们经济发达,而我们的武术让你们健康长寿不老!”
欧美人听了,十分高兴,也十分赞同。
当然,外出宣传中华武术也有斗争。一是某些国家利用自 己的经济力量推销本国的武术。比如,谁要练习他们那一套, 他们不但不收分文学费,反而赠送练功衣和有关器材。而中国 武术家不但拿不出衣物、器材,还得靠对方适当资助,才能立 足。怎么办? 口惠丰和所有的派出专家一样,靠真才实学,靠 中华武学本身巨大的魅力!所以,在中华武术没有大规模对外 宣传之前,有些华人武术家有时穷到去酒吧间洗盘子的地步。 而当中华武术逐渐传播开后,华人武术家便也随着扬眉吐气 了。
还有一种斗争,是偏见造成的。在中国没有派专家教授外 出讲学时,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中华武术是由台湾武术家传授 的。他们因为不易得知大陆武术发展变化的情况,误以为中华 武术在大
陆失传了。这种观点和情绪十分普遍,影响到了许多 国家的武术界。
怎么办?门惠丰知道不便唇枪舌剑,只有通过实际讲学、 切磋,让洋人来个“货比货”,才能证明中华武术的主根仍在 中国,高功夫在中国。
这里面有许多故事,不便讲。但有一点可以说,台湾武术 界后来说,还是大陆的武术好。大陆去的武术家也帮助台湾武 术界培养人材,帮助他们在国际大赛中夺取奖牌。因为,海峡 两岸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
培养了外国武术人材,再帮助他们组织比赛,让他们积累 参加大赛的经验。门惠丰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自1976年开始,他二十几次赴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 术讲学及表演访问;十五次赴日本讲学并任裁判,随中国武术 代表团出访非洲六国;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澳*;利亚时,他任 总教练,后又多次赴澳讲学,受聘参加多期国际武术、太极拳 训练班教练工作,为台湾、日本、'菲律宾培养了一批武术人 才,使他们在国际比赛中获好成绩。1991年,第一届世界武 术锦标赛他任总裁判长,并多次担任国际重大武术比赛的总裁 判长及仲裁主任。
门惠丰希坦,在世界逐渐兴起的中华武术热,总有一天将 中华武术带进奥运会!
这是为人类造福,为我中华民族增光
他的著作成就和地位
他是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副主任、武术教授,擅长戳脚、 翻子拳、太极拳、形意拳、掌握长拳、八卦、八极拳和刀、 枪、剑、棍等器械以及对练项目,是一个特长突出、技术全 面,教学严谨、经验丰富的武术家。
在他一生中,值得称道的事很多,但对于他自己来说,研 究最深,心得颇多的,也许算太极拳技术和太极理论了。
他在70年代就为国家编写出《四十八式太极拳》。1988 年,他写报告建议国家体委统一创编“规定太极拳竞赛套路”。 意见被采纳后,他具体负责参加汇编了陈、杨、吴、孙式太极 拳的竞赛套路和《四十二式综合太极拳竞赛套路》,从而结束 了太极拳比赛各行其是、难以打分的局面。
1992年,他又为亚武联中国武协主写了《太极拳推手对 练套路》。如今,这一对练套路已在国内外推广。80年代中 期,他创编了 “太极八势”作为太极拳教学训练的基础功法。 如今这基础功法也已在国内外推行。
他真可谓为中国太极拳运动技术发展形成系统化、规范化 的体系做出了贡献。
在实验方面,他曾做过太极拳推手“搠法”技术的生物 力学原理实验和五种太极拳竞技套路演练的生理学观察实验。
他认为,要尽可能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或理论来解释和论证 中国的武术,特别是太极拳。他认为,武术发源于民间,发展 提高应在首都。因为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实践方面,他是最热心的太极拳技术的传播者。在国
外,有一次他发现国内的体操运动员在教洋人打太极拳。洋人 不识真假高低,而他一看,便知那太极拳打得徒有空架子,和 柔软体操差不多,糟蹋了中国太极拳的名声。于是,他在背后 委婉地批评了瞎教拳的做法,又和自己的妻子从头开始,从根 本开始,再教洋人打太极拳,让他们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外在 与内在的东西。洋人见他们如此严肃认真,无不为之感动。
正因为门惠丰在太极拳技术和理论方面的宣传推广成就突 出,“世界太极修炼大会学术委员会”聘请他为专家,组委会 又聘他为“第二届世界太极修炼大会”的“太极拳导师”,并 根据他的太极拳理论研究成绩,颁布了 “太极文化先进奖”。
他的武学著作有:合编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式太极 拳竞赛套路》、《太极拳竞赛套路》;主编了《太极拳推手对练 套路》,编制了《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国际武术推广教材》 中“太极拳初级教材”部分,并出版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入 门》、《少林武术教材》、《戳脚》、《武德修养》、《中华武术文 选》等著作。他还为中国武术段位制度建立做出了自己的努 力。
在他众多著作中,绝大部分是技术理论著作,《武德修养》 是为数不多的思想品质教材。
他重视这本薄薄的书。他亲自写了其中若干篇章,再三强 调中华民族的传统武德。他感慨在金钱诱惑下少数人的思想变 异,认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国家、民族大义放在首位,将尊 师、守纪、团结、互助、谦虚、勤奋当作座右铭,是共产党 员,还要讲党性。
他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没有 共产党就没有自己的一切。自己的父母都参加过红灯照,没成 事,武术各教派又哪里成了事?共产党才成了事。”因此,他 去比利时就寻访马克思的遗踪。当地人很不理解他的这种行
动,他只简单地回答:“我们相信了他(马克思)以后,才胜 利了。”
台湾方面邀请他赴台,先前曾提出过一个条件,即不讲自 己是共产党员。他断然回答:“不让说就不去了!我就是共产 党员!”后来,台湾方面不再提这种条件了。
他说,要练高功夫,先要堂堂正正做人。
他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委员。
1995年,中国武协组织的“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 他被评为“十大武术名教授”之一。
把水壶烧漏的人
1988年的夏天,赤日炎炎的成都,室外荷莲盛开,室内 却醒暑难耐。两位外地的好友来到习云太教授家作客。不巧的 是,习教授的夫人李静海因公去了北京,为奥运会参赛运动员 看病。热情的习教授不让客人走,一定要亲手给客人做好吃 的。结果是电炒锅烧红了,教授却急得汗流满面,不知所措。 幸亏客人也顾不上自己是远方的来客,抢过锅铲,来了个“喧 宾夺主”。
事隔一年多,这位客人被特邀来成都,参加1989年全国 武术论文报告会。又去看习教授,碰巧,他的夫人又不在,到 江西宜春参加全国武术散手擂台赛的工作去了。
老友相见,摆起龙门阵自然是没完没了。喝了好茶还不 算,他又热情地给客人煮开了咖啡。总算不错,咖啡煮得蛮香 的。据传:习云太教授曾为夫人分担困难,用他同事的话说是 为了 “表现一下”,主动“请缨”烧开水、煮咖啡。他一边为 研究生批改论文,一边“干活”,结果把水壶烧漏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止发生过一次。
牛顿煮表,陈景润头撞上了树,还对树说“对不起”,难 道习云太也是一个这样心游万仞而忘却了自身的“痴人”?
回答是肯定的。一个“痴人”,有股“痴劲”,才能干出一 番常人难以企及的事业来!
浏览2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