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拳在五行之中属木;在八卦之中为震卦,在方位之中 为正东方,谓之东方甲乙木在人身之中的窍位为夹脊穴(背 后两肘平行线之正中,与督脉十字交叉的正中点即是此穴〃 在气为肝气,在上肢为手厥阴心包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身 为带脉;在五官之中通于目。木在崩拳中的运用,是将木化形为箭,主取其快速迅猛、 冲穿锐利、力能穿林透物之意。肝在崩拳中的运用,主要是取其“肝动如飞箭”之疾。话说:“肝火上升,火冒三丈”,就是说肝属于木,木又能生 火,所以肝若动则能促进心火生。表现在五官上,则有目疾. 之毒,目为心之苗,目疾则心狠,心狠则手毒,发拳才能有 迅雷不及掩耳之疾。眼在崩拳中的运用,主要是取其“神聚而疾,光逼透人” 之意。目在五脏中通于肝,因此肝气舒则目清神活若肝气 暴则目赤而河水不清(即黑白不鲜卜 若是肝生黄胆,两眼也 定现黄色。所以说肝与目是密切相关的。前面说过“眦裂目突"就是说当与对方交手时,一定要 二目神聚,且内藏一种逼人之光,要首先从精神上压倒对 方,这就是《拳道集录》中所讲的“神受神攻而核之于胆。”崩拳歌中道:拳发肩出向前攻,磨手结合寸步行,身如弩 弓手似箭,射力舒肝内气平尸“拳发肩出"讲的是在崩拳的练习或运用中,两肩要有 一出一入、一阴一阳的互换运动。如出左崩拳时,左虐(膀) 应向前催发肘手,因此要出肩;同时要收回右肩,才能体现 出身体的阴阳互易和两肩的抽调膀肩。出右崩拳时,右肩宜 出,左肩宜收。

“磨手结合寸步行%是讲左右两拳在出入互易中,一定 要有磨擦的劲;两肘要与肋磨,两手要互为相磨,是谓之磨 胫磨劲。寸步分前足寸和后足寸就是说在练习寸步崩拳时, 不仅是前足要有寸步,而且后足也要有寸步。前足寸,后足 跟,后足不蹬也是空。因此,前足寸时要有顶劲和踏劲、钻 劲;后足寸时要有蹬劲和撑劲、追劲。除了要有寸步以外,在崩拳中更主要的是突发寸劲。足 要有寸劲,膝要有寸劲,身要有寸劲,拳要有寸劲,内外上下都 要有爆发的寸劲。所以要身如弩弓而突发,手似药箭而突至。“射力舒肝内气平力是讲气的运用。崩拳运用的主要是 肝气,故练习崩拳能使肝脏在一松一紧、一开一合的运动中 得到锻炼,而且可以帮助舒发肝气,使肝脏部位感到舒畅, 从而增强其功能。因此说“崩拳顺则肝气舒",崩拳若不顺, 肝气必乖而不舒崩拳有半步崩拳(其中包括定步和寸步两种)、拗步崩: 拳、顺步崩拳、跨步崩拳、快步崩拳等几种不同步法的练法和用法。

崩拳在练法上之所以多采用半步崩拳(即左足总是在 前,右足总是在后,出左手崩拳时为顺步,出右手崩拳时为拗 步),是因为肝脏在身体的右侧,所以在打右手崩拳时(身体 向左拧转四十五度),能使肝脏得到紧凑的锻炼,而在出左手 崩拳时,肝部又能得到舒松之感。半步崩拳是崩拳中最基本的锻炼方法,它对强健肝功能 是确有好处的,但是这种步法在技击运用中,又有它一定的 局限性。因为半步崩拳有它进退迟缓、变化欠灵的缺陷,所 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步法上又增加了跨步崩拳、拗步崩 拳(也称十字崩拳)、顺步崩拳和快步崩拳等不同步法的练法。甲、崩学之角度在练习崩拳时,学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心胸部的角度问题在练习崩拳时,无论是左手崩拳还是右手崩拳,其心胸 部与前进方向的直线总要成四十五度的角度,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阴阳身”(也谓之半阴半阳或看正似斜、看斜似正的角 度九左手崩拳,心胸部须向右拧转四十五度四十六 右手崩拳时',心胸部则须向左拧转四十五度无论是左、右崩拳,还是拗步、跨步崩拳,面部都: 必须是朝正前方,使鼻尖、拳尖、足尖列在一条纵向线上, 眼要正视前方,决不可以瞟眇斜视。无论是定步崩拳、寸步崩拳,还是拗步崩拳、跨步 崩拳,后足所站的位置与前进方向的直线,始终都要保持在. 四十五度左右。

崩拳打出以后(即拳到定点时),拳面要向前下方倾 斜四十五度,虎口至梯骨尽头的上平面要与前臂的上平面成 为平行的直线(如五十”拳心与拳背要朝向左(右),成为 半阴半阳的立拳(五十一力拳的中心至腕部一定要与前 臂的中心保持在纵向的直线上(如五十二不可左歪右 斜。乙、关于内气在崩拳中的运用内气在上肢中的运用崩拳之气血在上肢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行手阳明大肠经 和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是由肩部的巨骨穴始,经肩 噩、曲池、三里、合谷至食指外侧尖端的商阳穴;手厥阴心图五十包经,是由乳侧上方的天池穴始,经天泉、曲泽、内关、劳 宫至中指内侧尖端的中冲穴),所以崩拳的劲力主要是集中 在食指和中指上的。内气在身躯中的运用拳经中云崩拳是阴阳一气循环往来之运动〈所谓循环 往来,主要指的是内气在带脉上的往来运动,是重点舒发肝 气的。例如,当打出右手崩拳时,肝部是处于紧凑状态的,当打出左手崩拳时,肝部又处于舒展状态,因此说肝脏就是 在这样一松一紧学一开一合的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和增强了功 能。内气在下肢中的运用下肢中的气血(指后下肢),主要是运用和贯通足厥阴肝 经(从足大拇趾内侧的大敦穴起,经行间、,三阴交、膝关、阴 包、五里、急脉、章门,至期门止)和足少阳胆经(起于足无 名趾端的足窍阴穴,经阳陵泉、风市、环跳、京门等穴)。以上对于气血在崩拳中的运用,只是就运用中的主要经 络而言,绝不是说除了这几条经络以外,其它的经络都不起 作用。人之一身,无论是气血:经筋、脉络、骨骼等,只要 是一处动,则百卫皆动,“一动浑身无一不动”,我们之所以 讲这几条经脉,是为了使学者在练习时,不要把劲力放得过 阴或过阳。

浏览2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