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利于推进体育院校建设及自身改革发展


高校武术竞技体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多年的探索 和实践中,我国终于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教学、训练、科 研”,这个人才培养模式为武术竞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 体育院校通过专业的教学、科学的训练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竞技武术人才,提高 本校的知名度,获得上级相关领导的重视,其就会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学 校的发展。其次,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支 持和保障。

(二) 体育院校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模式缺点

  1. 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学科专业优势不明显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院校的学科体系都是由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 组成,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胜利,这种单一的、片面的体育学科专业已经不能满 足世界对体育竞技人才的需要以及现代体育竞技发展了,高校必须要及时拓宽专 业渠道,提高自身实力,从而促进体育竞技的发展。尽管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 究,丰富了体育专业学科,但是由于体育院校生源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的存 在,导致学科特色体现不出来,再加上受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影响,体育 院校的发生更是难上加难。

  1. 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就业渠道仍显不畅


充足的生源对于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受传统观念和 办学环境的影响,中国式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和不错的收入,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并纷纷将学生送到综 合类院校。由此带来了体育院校生源差等问题,虽然我国的武术竞技体育人才培 养目标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仍存在武术院校重视竞技人才运动成绩的 提高,而忽视学生文化水平提高的现象,导致武术竞技人才在毕业后由于文化知 识能力差,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长此以往,体育院校的生源质量就会越来 越差,不利于体育院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三、体育院校"教学、训练、科研”模式可持续发展对策

  1. 加强教学、训练与科研的内在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改变传统的“教学、训练、科研”三者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弊端,实现资 源共享,从而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武术人才服务。尤其是在科研经费、训练设施 以及教学等方面上更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体育院校培养 高素质的武术人才服务。同时,高校还要不断地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和交流, 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在借鉴其他高校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自己的认知水平,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推动高校武术竞技体育的发展。

  1. 创新管理体制,为优秀运动队服务


首先,体育院校“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单一的、 固定的教学思想为多样化的教学思想。面对世界上众多的竞技体育项目,高校要 立足本身,组建教学训练相关机构,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上,不仅 要加强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武术运动技能的提高,从而确保 武术竞技人才在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学生训练中,要遵循学生自身的发 展规律,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创新管理体制,从而为学生的衣、食、住、行提 供全面的服务,使其成为高水平的武术竞技人才。

  1. 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要想在未来中获得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只要有 了各级领导的支持,无论是资金问题还是政策方面,都将利于体育院校的发展, 对体育院校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人才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一旦获得国家 体育总局的认可和支持,体育院校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首先,他们会对学校 的指导思想、办学目标、经费保障及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和鞭策,为学校未 来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其次,有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体育院校的教师、运动 员和教练的工作积极性会更高,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高校工作中,从而推动高 校武术竞技的发展。

 

第八章

中国武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与确立,我国的体育产业得到了蓬勃 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体育事业将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因此,作为体育产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一一武术,也应该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立足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 的发展。传统武术文化产业,一方面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国民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本章将立足中国武术文 化产业化发展,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第一节武术产业概述

一、武术产业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一)武术产业的概念

界定传统武术产业的含义,需要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其主要指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传统武术,这是从宏观层面来解释的。传统武术产 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传统武术活动,另一方 面包括和传统武术相关的所有生产与经营活动。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否带来足够的 经济利益,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体。因此,传统武术只有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 前提下,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如果传统武术产业只注重 发展精神层面的东西,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定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对自身 的发展也将是不利的。因此,传统武术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将为公 益型、事业型的模式转变为经营型模式,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必然要经历传承、交流、开发和宣传等一系列的过程, 利用和开发传统武术资源,形成传统的武术市场,这是发展传统武术产业最关键 的一步。传统武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对传统武术的体制进行改革,焕然一 新,有自身独特的发展潜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传统武术生产资料。

传统武术产业的发展既要遵循现代武术运动的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的要求,然后大力开发传统武术的经济功能,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为, 使传统武术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站稳脚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武术产品的不同需 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背景下,传统武术产业在此环境下一定会有更广 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学者对传统武术产业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以下三种说法具 有代表性。

首先,会涉及“传统武术产业”的内容,他们认为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既 包括传统武术的经济活动,也包括和传统武术直接相关的所有生产与经营活动。

其次,认为传统武术产业化是一种经济机制的形成,是一种从注重传统武术 事业基本运动方式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机制。因此,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也必 然要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将经济和武术有机结合在一 起,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方法、原则、行为与手段,从而刺激传统武术商 品的需求,拓宽传统武术市场,形成新的发展机制。

最后,从传统武术产业化性质上定义,即传统武术产业就是传统武术服务 业,是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经济活动的系统或者集合。在对产业基本了解的基础 上,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传统武术产业的理解。具体来讲,以传统武术技术作为 支撑,向社会提供传统武术相关产品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及相关经济部门的总称, 即为传统武术产业。其中,传统武术产品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服务与产

品;在我国现阶段,经济部门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 机构,如社会团队、事业单位、个人或家庭。传统武术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其 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发展传统武术产业,一方面,要讲求经济 效益,另一方面,也要讲求社会效益。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传 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传统武术,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继承的基 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从而形成新的传统武术发展机制,加快传统武术产业化的 发展。

浏览2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