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前,198412月,马岳梁和吴英华在香港探亲访友。 时值风和日丽,天气晴朗,二老在香港鉴泉太极拳社副社长吴 雁霞夫妇的陪同下游览铜罗湾维多利亚公园。忽有喜鹊在枝头 鸣叫。马岳梁高兴地说:“中国民间流传喜鹊是吉祥鸟,喜鹊 叫喜事到。你看香港将于1997年回归祖国的中英协议已经签 署好了。”此时喜鹊不断鸣叫,马岳梁大声说:“谢谢,谢谢!” 当天下午,马江豹从上海拍来电报,电告上海市市长汪道函聘 请马岳梁、吴英华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聘书已送到家中。

四轰动香港的一次表演

1989年香港的一家影业公司拍摄马岳梁的太极拳动作, 以介绍马岳梁的太极拳和健康之道,当时马已九十高龄。表演 开始前,马站成金鸡独立式,由六名影业人员分成两排,分别

用力推前边一人,前边的两人同时用双手推马岳梁腹部。只见 马岳梁腹部运气一震,六人分别向两边倒下;马诣然不动,众 人齐声喝彩。

1990年马岳梁、吴英华夫妇访问新西兰武术界。时值其 义女施梅林在新西兰传授太极拳。施梅林少小失双亲,小学三 年级练武术,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1983年经介绍拜马岳梁、 吴英华为义父母,又是入室弟子,勤学苦练吴式太极拳剑。她 曾于1986年全国首届太极拳剑比赛大会上荣获女子太极剑、 吴式太极拳两个第一名,之后去新西兰。马岳梁、吴英华访问 新西兰,住施梅林家中。二老表演拳剑,讲武传艺,受到新西 兰武术界的热烈欢迎。两老在新西兰约半年时间,帮助新西兰 武术界成立了 “新西兰武术联合会”。

马岳梁年届九十高龄,尚能单手从地上举起太极大枪,令 目睹者惊叹不已。马老尤精于太极推手,不管力大艺高或功夫 深远者与其推手,均感到马老听劲敏捷,化发合一,已现神 明。

马老曾于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健康老人,后又被评为全 国健康老人。在全国各种武术比赛会上担任仲裁之职。

燕市有奇人,儒侠一身……

——陈叔通

棚将挤按,你来我往。一位年逾八旬的中国 老人与一位正值壮年的日本拳师正在比试太极推 手。

中国老人身材魁梧,面色红润,双腿站桩, 臂走游龙,神气贯通;日本拳师身体壮实,方正 脸膛,面色黑黄,双臂转动,招招相随。

几天前,19868月初,一支由25人组成 的日本武术代表团访华。其中,日本一家太极拳 研习会的副会长先生在与中方一位有关负责 人谈话时说:"……都说太极拳的正宗在中国, 我想借这次机会与贵国的太极高手交交手,领教 领教。"先生语气中饱含挑战意味。那位中方 负责人立即答道:“既然先生提出,我们一定 满足要求,为你安排一个对手……”

几天后,先生与其日本同行者来到北京郊 区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式宾馆磋研技艺。

没想到,中方为其安排的对手竟是一位年逾八旬 的老人。

角逐正在进行。A先生的技法也还算熟练, 但毕竟内功薄弱,底气甚虚,三五个回合下来, 便气喘吁吁,体力不支,而中国老人依然神色怡 然,进退自如。A先生见无法取胜,突然将推手 转为散手,对准老人的“七坎穴”,猛地击出一 掌,谁知老人却分毫不动,稳若泰山!正在A 先生一怔之际,老先生忽地一侧身,顺势来了个 乌龙取水,只见龙爪一挥,A先生霎时被推出丈 余远,捌剜起起,险些跌倒。

“怎样,再来一次?”老人和颜悦色地问道。

“惭愧,惭愧!老先生气力沉实,功夫深厚, 佩服,佩服!愿向先生请教!” A先生挣扎站稳, 踱上前来,伸出右手,老人含笑接后,两只手掌 握到了一起,遂化干戈为玉帛。

这位82岁的老先生就是马礼堂。

当时,他身兼中国武术协会名誉理事,中国 文化书院导师及该院所属养气功与养生武术研究 所所长,以及中山健身会导师、北京大学武术气 功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武术协会顾问、澳门气功 学会顾问,《武术健身》、《气功与科学》杂志顾 间等三十多个社会职务,是位著名的武术家、养 气功大师。

“请问马先生,您从何时习练武术?您是否 中国的技击名家?”走进休息室坐定,A先生问。

此话问得虽有些唐突,却勾引了马礼堂对往 事的回忆……

一当年身手

40年代第8个冬天。古都南京。

残月隐去。晨色熹微。巍巍钟山,浩浩长江,都在鱼腹色 的曙色中渐渐苏醒。

校门口 36号大院内,一座典雅的小阁楼前,45岁的马礼 堂正在与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角逐。老者叫妻容樵,是位遐迩 闻名的拳师。只见姜容樵步行流云,臂挟疾风,马礼堂矫若猿 猱,健似鹰隼。两人你来我往,彼进此退,上下翻腾,左右旋 转,虞战半个多钟头,不见胜负。忽地,姜容樵转起九宫八 卦,向马礼堂扑来。马礼堂闻风而动,腾挪闪过。接着,马礼 堂一个白蛇吐信向姜容樵袭去。姜容樵却以摆莲之式飘然引 退,一步跳出圈子外。

“师弟,到此为止吧!我大半生也没费过这么大的气力啊! 你进可攻,退可守,功夫已趋上乘!”姜容樵言道。

“师兄,您客气了!”马礼堂当即走过来,扶着姜容樵到楼 前藤椅上坐下。

“师父,我俩从未见进如此精彩场面,望师父指点一二。” 这时,在一旁观望的马礼堂的两位徒弟走过来说道。

“师弟,我还要去会一位朋友,先走了。”姜容樵起身告 辞。

马礼堂送走了姜容樵,坐到藤椅上,言道:“真正上乘功 夫在于擒敌制胜,绝非花拳绣脚。实战时,关键是随机而动, 随机而发。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气感稍迟一点便会 吃亏。正所谓差之毫厘,簇以千里。练拳架子,应该绻好站

桩,养内气。练技击首先不要怕挨打,大气充满全身就不怕打 了。通过练松静站立就能获得轻灵,轻灵就能听劲,能听劲则 能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借力发力即可四两拨千斤。 意到气到,气到力就能到,舍己从人,应付自如,对方自然难 以获胜。1932年我拜师杜心五并非是被他打倒,而是他吸着 我脱不出去,我才心悦诚服地拜了师。这比伸手将人打伤高明 得多。你们不要只练刚劲,要练柔功,才是上策……”

“说得好!”正在马礼堂侃侃讲授之际,两位中年汉子走了 过来。这两位一位叫汤化甫,身为湖南大学教授,一位叫雷仲 山,身为国民党中央检察院委员,均会武术。

“我俩来此多时,刚才听礼堂兄一席高论,受益非浅。”雷 仲山言道。

“过奖了。请坐下叙谈马礼堂言道。

坐定后,马礼堂问:“二位到此有何指教?”

“指教可谈不上,我俩早起练过一趟拳后,本想去拜访孙 锡堂,路经此地,见时间尚早,便进来看看。”汤化甫言要, 饮了口茶,又说:“礼堂兄如无不便,不妨一同前往广

马礼堂略加思忖,说:“我正想会会这位大名鼎鼎的孙道 主呢,愿同往!”

此时的马礼堂是以一家筹备医院的医生身份住在校门口 36号这座深宅大院的。几乎每天早晚,他都与一些武术界 人士和徒弟仍研究技击散打。但实际上,他却在为我党做着秘 密工作。此时,1948年冬,解放大军的百万雄师已开始集结 于长江北岸,国民党南京政府已经风雨飘摇。马礼堂和许天民 等受命对一些罪大恶极的特务和帮会头子进行秘密监视。'马礼 堂知道,这孙锡望乃是一位八卦掌名家,其功夫镶为深厚,但 他又是一贯道的头子,在华北各地传教,与地痞流氓及反共分 子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在南京又终日与一群商贾的小老婆及

妓女赌博渲淫,造谣惑众。马礼堂与许天民早就商量,要挂他 的桩,惩治这个道首,为民除害。此刻,既然汤化甫、雷仲山 相邀,马礼堂自然要去会会这位江湖恶人—— .

说话之间已来到孙锡垄的窝窠前。马礼堂举目一望,只见 银楼玉顶,画栋雕梁,梧桐环绕,青藤附壁,好一座玲珑别致 的二层小楼。踏上玉阶,只见华丽敞亮的客厅内,沙发和楠木 桌椅摆成半圆形,古董玉器,名人字画,奇花异草,陈列四 周。正中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壮年汉子,正在饮茶。此人虎 背熊腰,身量在六尺上下,着一身蓝缎暗花中式袄裤,头大如 斗,背头乌亮,浓黑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灰黄色的眼珠,蒜头 鼻子下分布着一片稀疏的短髭,嘴岔下撤,其貌狡诈而又凶 蛮。

“孙道主!”汤、雷二人上前招呼道。他们虽然对孙锡塑的 罪恶行径深恶痛绝,但因过去与其学过功夫,见面自然要客套 几分。

“噢,坐吧!”孙锡垄嘟着嘴从紫沙茶壶里嗫了口茶,挥了 挥手,算是招呼了。

.马礼堂和汤、雷二人应声坐下。

'孙锡塑搀下紫沙茶壶,拈起一支烟,点燃,吐了一口烟 雾,抬起惺怆的眼皮,望了望马礼堂,对汤、雷二人问道: “这位是……”

“噢,忘了介绍。这位是马礼堂……”汤化甫言道。

“噢孙锡望一面吞云吐雾,一面上下打量了一番马礼 堂,问,“马先生是否也懂得些拳法?”

“略知一二了马礼堂不冷不热地答。

“噢?可练过八卦?”孙锡望接茬问。

“练过几套。”马礼堂不卑不亢地答。

“可读过我所著的《八卦拳真传》一书?”孙锡垄眯缝起眼

睛瞟着马礼堂。

“拜读过。如果没记错,你这本书的扉页是程海亭先生的 金照。程海亭乃程廷华之子。程廷华乃八卦大师董海川先生嫡 传弟

浏览3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