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前清政府当过武官、并曾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 命,并参与指挥辛亥起义的二叔家。数年后万常青考入了北京 农业大学森林系就读。这时,有空他仍时常习武,功夫已经不 错了。

当时,中国军阀混战,强敌入侵,国势垂危,民不聊生, 万常青身为热血青年,当然要为自己认真选择一条报国之路。

自清代末年,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受其 影响,因而有“东亚病夫”之讥。武术为中华国粹,国难当头 之际,唯有锻炼体魄,才能持戈卫国,因此万常青选定武术救 国的道路,决心学习中华传统武术、练就一身真正功夫,以图 报效祖国,于是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期间,万常青仍旧坚持练 功不辍。

二投师赵鑫洲,练功十余载

虽然万常青坚持不镖地练功习武,但是中华武术,博大精 深,难以无师自通。为求名师指点,万常青乃拜少林六合门大 师赵鑫洲为师。

当时,社会秩序混乱,许多著名武师纷纷改行以保像为 业。赵鑫洲原为北京永胜镖局总镖头,业余时间,应北京农大 之邀,任该校体育教师。

赵鑫洲出身河北顺义县武术世家,除秉承祖传武术之外, 又拜大名鼎鼎的沧州神枪手刘德宽为师,练功多年,尽得六合 门技击精储。此后,又投师御前带刀四品护卫孙吉泰,学剑九 年。孙吉泰死后,于形意、八卦、太极、弹腿无所不精的赵畲 洲接任京师锦衣队教头,并于光绪二十八年开设了永胜镖局。

民国之后,赵鑫洲就隐遁家园了。万常青一听说这样有名的武 术家在自己就读的大学任教,喜出望外,想前去拜访,投门学 艺,但又怕赵鑫洲不收。

万常青在赵鑫洲眼中是一个有远大前程的后生,双目炯 炯,内藏机智;人虽清瘦,却精明干练。只要勤奋渐进,日后 必有所成。一日,万常青在校园内练功完毕,正待回房,已观 察他多日的赵鑫洲走到跟前对他说:“年轻人,你每日清晨练 武,从不间断,精神可嘉啊!”万常青却自谦道:“学生功底浅 薄,承蒙前辈褒奖,敢问前辈尊姓大名?”当赵鑫洲自报家门 后,万常青见自己仰慕已久的人就站在眼前,不由地又惊又 喜,蹲身欲拜:“久闻高师大名,请受学生万常青一拜!”赵鑫 洲赶忙伸手拉他,说:“你潜心习武,却不嫌赵某粗俗,愿为 你指点一二

就这样,一个诚心寻师,一个有意收徒,万籁声和赵鑫洲 终于成为忘年之交。赵鑫洲将单传少林六合绝技,精心传授给 万常青,使万常青功夫日益精进。

赵鑫洲的六合刀法,驰名武林,从来师徒单传,被视为本 门绝艺。赵鑫洲见万常青功夫日臻成熟,就开始一招一式地将 六合刀法传授给他。一晃几月过去,万常青已初步掌握了六合 刀法。

赵鑫洲有把金背刀,视若珍宝。这天万常青随师父练完六 合刀,.问起刀的事。赵鑫洲取下刀,感叹道:“这把刀随我几 十年了。那一年我押七部镖车途经山西百花山,车上插着我的 镖旗。我骑马断后,这把刀就斜背在背上……”说到这响起了 敲门声。万常青开了门,,一阵寒风送进一个大汉。他朝万常青 点点头,然后对赵鑫洲说:“路远雪大,想借贵处暧和,暖 和。”赵鑫洲并不回答,也不起身,只用刀尖向身边一指,那大

汉撩起披风便在矮凳上坐下。万常青一见师父如此态度,便知 来人非同寻常,也就没答话。赵鑫洲继续讲他的故事:“走了 一程,天黑了,忽见前面押车人纷纷逃窜,我赶上前去,只见 六个人拦在路旁,我说:'叫你们当家人来话声未落,只见 一骑飞奔而来,高喊:'黄大胡子在此!'话音未落,那人已来 到近前,一纵身从马上跃下,攀住我那匹马的尾巴,受惊的马 往前奔跑起来,这人却施展轻功,腾身悬空随马而行。我一转 身右手斜劈下去,正中那人手腕,只听'啪'的一声,人已落 地。我随即也跳下马来,只见那人微笑着说:'功夫还不差。' 我说:'见笑了!

说到这里,旁边那大汉接口说:“当时那位镖师又练了一 趟六合刀法。这刀法是他师父刘德宽的绝技,他答应将它传给 黄大胡子。黄大胡子见他够朋友,便放七部镖车过了岗。”赵 鑫洲目光炯炯望着大汉,认出他就是当年的黄大胡子!

这时,那大汉说:“打扰了,我该走了。”说着一起身,老 朋友似地双掌按住赵鑫洲的肩:“多谢!多谢!”然后转身出了 房门。

万常青闩上门,一回身、见师父脸上有些异样。只见赵鑫洲 说:“快去屋'内取两床棉被、一张草席来,我的两肩关节已脱 臼了!”万常青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提起金翅单刀向门 口奔去。赵鑫洲连忙喊:“回来,追不上了,快去搬棉被!”万 常青服侍师父推拿了好一阵心中暗想,此人无事下毒手,是何 道理,我一定要替师父报仇,哪怕他身怀绝技,也要让他吃点 苦头。•

鸡刚叫头遍,万常青就起身,准备去请大夫。哪知一出屋 门,只见墙上闪下一人,正是那大汉。说时迟那时快,万常青 猛扫出一腿。哪曾想那人身轻如燕,随风而起,一错步便绕到 他背后。待万常青再想发招,只觉,臀部一阵麻木,人已跌出一 丈开外。万常青腾身而起,一转身,回屋取出金翅单刀。那大 汉哈哈大笑,这时赵鑫洲发话了: “把刀放下!”那大汉对万常 青说:“你不是去请医生吗?我这不来啦!”说着走到赵鑫洲身 边,扶住他的肩

一用劲,只听'格啸'一声,赵鑫洲肩疼顿时 消失,坐起身来。

万常青在旁琢磨着这是怎么回事,那大汉道:“我到此三 天了,你认不得我了吗?”赵鑫洲点点头:“老兄此来,莫非就 为了我没实现诺言?” “也不全是。还想顺路来见识一回货真价 实的六合刀法。”赵鑫洲脸一红。原来他当年曾许诺黄大胡子, 交差之后将六合刀法传给他。后因故未能践约,如今旧事重 提,心中自感不安。他问:“老兄这几年还是祸福随风吧?”大 汉略略点头道:“我比不得赵兄能谋个正当职业;教个像样的 徒弟。我只不过在孙文手下混……”赵鑫洲听了心里肃然起 敬,看来他与革命党有些关系,不由手持钢刀说:“小弟理应 献技,一来践前约,二来聊表敬佩之情……”那大汉慌忙起身 拦住说:“你有这心意就好,你且坐着,我练一回,你再指 教。”赵鑫洲一惊:六合刀法从来秘不示人,师徒单传,他从 哪学的呢?

但见大汉卸去披风,英气逼人,在天井里舞起刀来,劈、 砍、钩、挂,刀随身变,刀光与白雪相映,只见刀不见人。大 汉练完刀,赵鑫洲起身问:“老兄这刀法是谁传的?”大汉说: “还有别人吗?我不是说来了三天了吗?”这时赵鑫洲和万常青 才明白,他已在三天中将六合刀法偷学了去,不禁暗暗佩服。 接着,赵鑫洲详细指点了一番,然后,大汉唤过万常青说: “看你年纪不大,倒有股虎劲,我将一套双剑传给你吧!”万常 青心中敌意全消,喜不自禁,当即施礼拜谢。大汉又从靴里抽 出一副短剑,舞将起来。赵鑫洲看了,低声对常青说:“直线 直用是幽元,这才是真正的剑法,你仔细学吧了万常青取过

剑学了几遍,大汉笑着说:“这套剑叫'乾坤穿林双剑'你好 好练吧,我传给你,是不愿让它湮没。我这就告辞了,祝你前 程远大。”说罢,自去开了门,飘然而去。万常青目送着他, 深为这位艺高气豪的武林前辈的言行所感动。赵鑫洲怅然若失 地对万常青说:“他就是当年的黄大胡子,想不到十几年后, 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

万常青随赵鑫洲学艺,一晃几年过去,功夫与日俱增,掌 握了少林六合门外功,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及刀、枪、剑、戟等 器械。

然而,此时的万常青仍未跨进自然门。

三拜师杜心五,跨进自然门

一天,万常青偶然得知人称“南北大侠”的自然门大师杜 心五寓居北京,即欲前往求师,但杜氏虽身怀绝技,可从来秘 不示人。

万常青在北京住了几年,深知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经多 方打听,才得知杜心五在农矿部任职,便前往拜访。见面时, 万常青见杜心五个子中等,身体单瘦,但目光如电,言谈举止 都属武林中人。久经武场的万常青看罢顿时一惊,知道遇到奇 人了。从言谈语吐之间,万常青更感杜心五知识之渊博,襟怀 之坦荡,更非万常青日常所见武林人士所能相比。万常青当场 就要拜杜心五为师,不料,杜心五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 什么武术,你不要听信谣传,误了自己。万常青再三恳求,杜 心五却是执意不收。如此声名在外的武林人士,竟然否认谙熟 武功,万常青觉得事有蹊跷。回校后忙向师父赵鑫洲陈疑。赵 鑫洲沉吟一番说:“杜心五是中国近代武林中自然门唯一传人, 深得创始人徐祖师真传。他慨叹国事凋零,山河破碎,曾远度 扶桑,谋求救国之道,并曾加入同盟会组织。辛亥革命成功 后,杜心五便埋名隐居。你若能拜他为师,乃一生最大幸事。” 经师父赵鑫洲指点,万常青顿开茅塞,拜师之心r更为坚 决,屡次造访杜门,表明虔诚心迹,最后,杜心五见其心诚, 且根基非浅,是个人材,终于决定收万常青为平

浏览2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