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根据对方的情况发腿

双方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是靠俩人调整的,你要根据对方的动向来决定进步与退步或进、退步的步幅。

1.首先你要掌握对方的习惯动作,你进步对方喜欢退步,此时,你要根据对方退步的速度快慢来决定自己进步的步幅。如果你进一步,对方退一步,你第二步的垫步要稍大,速度突然加快,争取在对方未退第二步时将腿踹出。如果你进步对方不退步,反而向前进步欲发拳攻击你,此时,你上体后仰,坐傲将腿踹出效果较好.

双方对持中,你用拳虚晃对方面部,对方上体后仰,此时你进步要稍大,踹腿尽量将做充分放出去,因为对方上体后仰又拉长一段距离,你要踹中对方,需将对方后仰的距离加上。

双方近战时,待对方进攻稍慢或间隙时,快速远离对方,同时发腿攻之。这样拉长了俩人之间的距离,为发腿创造了良好的距离。

2.待敌调整距离时发腿:

(1)静而待之:你与对方距离调整到一定的程度心,你静而待之,待对方进攻调整到你发腿合适的距离小.,你快速踹腿。

例1:甲用直拳攻击乙面部,乙不等甲方拳到迅速踹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因为腿击的比较长,可发挥出一寸长,一寸强的威力,甲方想击中乙必须用闪电般的进步,破坏乙发腿的距离,然后将拳快速发出。

例2:乙方,边腿攻击甲胸部,甲不等乙方腿到,快速踹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乙方发腿前已经调整好距离,这种方效的发腿距离是双方都存在的。甲踹腿走的是直线,乙发边腿走的弧线,甲能抢先击中乙。

例3:歹徒截路支抢你的皮包,你将皮包放在地上,你趁歹徒弯腰取皮包时, 攻击歹徒要害部位。

你将皮包放在地上时,要后退一步, 为发边腿创造好合适的距离和角度,面带惧色,待歹徒取包时,寻其要害部位,突然攻击。

打斗中有意将身体某个部位空当暴露给对方,暗中你迅速发腿攻之。

例1:甲有意将面部右侧空当暴露出来,待乙方进攻时,甲防守后用正踹攻之在暴露空当时,除暗中作好发腿准备 外,也可以主动调整距离,诱敌动作要做的真实,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条件,让对方误认为你的“空当”是无意或慌乱中暴露出来的。

例2:在打斗中,甲突然转身佯败, 或者假装倒地,待乙方进攻时,甲突然用后踹腿攻之。

三、距离与时机

距离与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腿法时,除距离调整合适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时机,方能行之有效。

(一)主动进攻

你用腿法攻击对方中盘。你左腿高提佯攻对方,对方提膝防之,你左腿向前落地, 缩短了俩人之间的距离,然后用右腿(后腿)进攻。此时,进攻要掌握好时机,如你进攻的较快,对方提膝的腿没有落地,你进攻的腿就会踢中对方提膝的腮上。在比赛中对方有时提膝停留1-2秒后才落地,此时进攻就不要过于急躁,待对方腿下落还未站稳、中盘 “空当”暴露出来时,你恪腿发出效果较好。如果你进攻速度较慢,对方腿落地后快速后退,或者落地站稳后已行第二次防守能力了,你的腿发出命中率就会降低。

(二)防守反击

对方主动进攻你时,对方进步的脚落地未稳时你发腿,或者对方欲发拳、腿,距离已经调整合适,但拳、脚行至途中,或刚刚发出时,你快速发腿进攻效果较好。因为对方落步发拳、腿时,已经调整到双方都能击中的距离,而且对方全身心都集中在进攻上,对自身防守已减弱。此时你可格挡或躲闪并不等对方拳、腿收回时反击。

如果你反击稍慢,对方可以后退防守,或者发出第二次进攻。

如果你进攻较快,对方还未调整好距离,你就慌忙的进攻,对方立刻会改变进攻的意图或者将计就计打防守反击。

(三)破坏对方的有效进攻距离

对方用拳法连续凶猛的攻击你面部时,你突然后退破坏对方的有效距离,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发腿攻击对方。如果对方发腿,你可采用两种方法破坏对方腿击的有效距离。第一种是后退远离对方。另一种是进步靠近对方,在防守中这种方法叫“憋”,在 憋的同时用拳攻击对方面部,或者用下将来腿抱住用接腿摔法攻之。

在散打中掌握好双方之间的距离-I分重不,但是调整好距离,出击速度慢也不行,在此一瞬间容易被对方所击中,因为合适的击打距离是归双方所有(特殊情况除外,如双方 身高差距太大或对方有棍刀凶器等)。你进攻的同时也是挨打的开始。出击的速度快不一 定就能击中对方,出击时要掌握好时机还罢寻其“空当”处击打,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请记住下而一则口诀:

调整距离,抓住时机,看准空当,快速出击。

笫八节 论散打中的主动权与灵活性

散打是俩人在擂台上交手,以踢、打、摔为主,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它是在矛盾中搏击,表现出来的是力,而指挥统帅着力的是智,在散打这块小天地中,斗省堪称“小小博击台,计谟广四海”。双方攻防进退,拼搏争斗,谁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制胜的铃键。

我国古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孙武用兵,对争取主动,是非常重视的。他在《孙子兵法》 十三篇中提出了 “致人而不支于人”而思想并贯穿始终。“致人”就是支配,调动, 制约对手,包括使其废,致大乱,使其虚,致其害,使其误,致其无备等,还包括主动攻其之虚,攻其要害,攻其不备等。掌握了 “致人”权,就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就具有决定门身行动,左右全局或某些同部的自由权,也就是使自己“不致于人”。与其相反,“受制人”则是这种行动自由的丧失,表现为行动受人制约、受人摆布、攻不得伸、防不得缩。孙武的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的思想,都是为了施保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就是“失去了主动权,就等于被打败、被消灭。”他还说:“俩个拳师相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汹汹,劈头就使用全部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他力主,凡是作战行动,耍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不要跟着敌人的屁股走。毛主席是主张后发制人的,看到敌人的破绽之后,再寻机歼灭之。

散打中的主动权,换言道就是在打斗中的自由权,当我采取进攻时,对手无法抗拒;当我防守时,对手无法攻破。《孙子兵法》中多处叙述了关于用兵时争取主动权和用兵时的灵活性问题。

例如,《虚实篇》中的“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形而变化。故兵无常势,大无常形;陇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其意就是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用兵则要依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方针。所以说,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没有固定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在散打比赛中要根据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运用等情况制定取胜对手的方案。在变化莫测的打斗中要如水一样,避高而越下,避实而后虚。例如,对手拳法娴熟,避开对手拳击,不与其斗拳,用腿法和摔法制敌;对手腿法精湛,可用接腿摔破之;对手摔法突出,不与其打近战等。待对手受挫后连连出击,在出击中方法要灵活多变,使对手无法抗拒。例如,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虚实并用等都是夺取场上主动权的好方法。

在擂台上拳来腿往,变化多端,似乎是纷纭莫测,无可奈何。实际上,氏辩谛唯物主义思想,从本质上去观察分析,就会发现,无论三前进与后退,进攻与防守,强者与弱者,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无不是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对方转化,运动员在激烈的打斗中仔细观察对手,积极的促进事物诸方面的客5因素转化,才能“因势而利导”,“趋利而避害”、从而作出正确决定,下最大决心,争取胜利。在激烈的打斗中,技术、战术要灵活多变,夺取、掌握场上:主式权,要突出巧”、 “猛”、“快”三个字。所谓“巧”,就是他招奇妙而工奇,做到百水点豆腐,一的降-物, 针对对手的招法、战术,决定出自己行之有效的技术、战术5“猛”就是耍;虎扑羊般的气势,如山泉从万丈高山上倾泻下来一样,势不可当;所谓“快”就是判断如策要快,反应、出击、防守:快。打斗中的灵活性体现在巧妙地采用虚实行动。声东击西,佯动于此,实动于被,奇正变化,因敌制胜。动之,敌必从之。子之,敌必取之。 其所必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浏览31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