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言,我不能自以为是地对这些命题的正误做出全面 的肯定,我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畴,试图用自己所学、所知的 浅薄知识,并在前辈先哲研究的基础上,力求破解中国武术技术的神秘。我不是要否定前人的研究结论,只是要对前人的结 论做一次更加明了的诠释,力求将神秘的中国武术从神秘中释 放出来,使其更好地走进平民化的大文化之中。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武术亟待一只手揭开它神秘 的面纱,而这只手应该是来自我们创造中国武术的原创民族。 解构神秘,诠释神秘,本人只是想做清扫神秘表层工具的这只 手而已。所以,对于《中国武术技术要义》存在的问题,本人也持肯定的态度。因为,《中国武术技术要义》也只是建立在 解释学意义上的一种对中国武术技术要素的现代诠释而已。

不妥之处,当请学者、方家、同仁指正批评。

在书稿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我要感谢带我步入中国武术殿 堂的张智禄老师,他的教育使我获得了最初对中国武术的体认; 感谢已经离我而去的外公,著名武术大师原云龙先生(棍震西 北王天鹏先生、赵堡太极拳郑武清先生的传人),在他的有生之 年给予我传统武术的倾囊传授;感谢我的授业恩师形意大师贾 宝寿先生的多年教导;感谢中国武术九段著名武术家马贤达恩 师的多年教诲;感谢上海体育学院武学泰斗蔡龙云教授的激励、 教导和厚爱;感谢中国武术九段王培理教授多年来的关爱和指 导;正是他们多年不断的激励和教育,才使我对中国武术的技

后记

术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

我还要感谢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武术家马明 达教授的厚爱;感谢我的恩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 武术教育家,中国武术九段邱丕相教授。为了本书的出版,他 们在百忙中认真翻阅了本书初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他们为本书撰写的真知灼见的序言,感谢他们对我的评价 和鼓励。

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王跃平女士以及《搏击•武术科学》副 主编田文波先生,感谢他们对本书的出版所做出的努力;感谢 三年多来一直和我一起工作的研究生:吴松、方国清、王柏利、 郭华帅等同学,他们同样为本书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做了大量工 作。谢谢他们!

王南

于江南姑苏城

浏览3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