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时抖一抖①偶尔也站桩,但可能是没坚持的原因,对站桩的妙处还没好的体会。在一个QQ群里,有位师兄说,站桩到一定程度,叫你停也停不 下来。站桩不是站得不静就是站得太死。听李仲轩的回忆也觉得很受用。他讲:“唐师所传的桩功,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传说 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 动,身体要有问题。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很 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另外,其实比武发 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我想这也能用在太极拳的站桩上,如果有因此受益的拳友也请传 一传一代形意拳大师唐维禄老师的名字。

QQ聊太极拳

网上偶遇师父,问起练拳情况,对话结束时发现其中很多东西值①抖是料擞,目的是激发丹田劲。切忌用猛力、大力去抖。 得备忘,特简单编辑于此(满江红为师父的QQ名,太极笑笑生是本 人)。满江红:最近练拳感觉怎样?满江红:一定别为练拳而练拳。太极笑笑生:是那样,在感受命门的开合。满江红:恩,注意把身体各部分练厚实,然后再落于“虚空”!太极笑笑生:就是不知松与空的区别。满江红:松是有为,空是自然。满江红:以有限去做无限之事!太极笑笑生:呵呵,这种说法我还第一次听说。满江红:是吗?呵呵,被问及后凭感知说的!太极笑笑生:呵呵。满江红:松肯定是有为的啦,而且是有限的。空一定要自然,而 且是无限的。太极笑笑生:呵呵,最近练拳的感觉还好,但觉得很难说清楚进 步在哪里。满江红:内息要深、潜、细!太极笑笑生:好。满江红:最终自然。满江红:告诉你一个可行但较难行的方法:你试着做做,看能否 感觉到一点内息(比如膝盖部位)变大、变粗、变圆转?然后再落于 自然,它可以自动“呼吸”,而不影响到你其他任何事情(如思维、 行动、呼吸、姿势、语言、力量等)!太极笑笑生:应该可以,我现在就是在做微观的事。满江红:我知道你现在可以做到这步!但其他师兄弟暂别模仿。太极笑笑生在重庆铁山坪森林中练太极拳呵呵,功到自然成。另外,内在养息锻炼要跟肌肉有形地结合,高速 运动中你是否还能保持做到?太极笑笑生:不能。满江红:所以刻意为之与自然之境尚差很大距离。这是你目前需 要练习的重点!

太极的迷糊状态

早晨起来打拳,一段时间竟然觉得有些迷糊。昨天上歌乐山打拳,在练那12套功法时,师父说:“练功法,有时人在迷糊状态。”李仲轩曾说,打拳要先入魔境。这些当然不是鼓励人走火入魔。我的理解是,意识太重,在某些阶段是必要的,但到达一定阶 段,太重了,就是太清醒。迷糊就更接近自然。迷糊显然不是目的,但得经过迷糊这个阶段进入自然之境。练拳的环境和人是互相感染的喜欢上太极拳,一直坚持每天练。因为会到处跑,练拳的地方也 随时变化,当然打得最多的是自家小区。打拳的地方有森林公园、乡村的小河草滩上、西湖旁边的长堤、 喧闹的公园、人潮汹涌的广场、千年古树下的空地、宾馆的狭小房 间。今天早晨还在动物园的熊猫馆门口打拳了 觉得打拳效果最好的还是在小区,这里其实并不算幽静,因为小 区的其他业主也会来锻炼,有的还弄出些音乐声和噪声。即使这样, 在这里我也更容易入静和放松。师父说,当你打拳的时候,环境和人是互相感染的,长期在这里 就有感情了,拳在这里变得更宁静、和谐,能够兼顾上下内外,与外 界有交流。也许功夫高的人,到哪里都能够一样地进入自然之境。大隐隐于市!我g•-石缙云山清修一曰10月4日下午,师父和两个!J币弟与我一行4人前往北暗缙云山苍 翠森林中的绍龙观清修一日,1。月5日中午下山。流水账记之。山缙云山现为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北暗区境内,山 高林密,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秀绝一方,素有“小峨眉”之称。山上植被丰茂,在1900余种亚热带植物中,属国家一、二、三 级保护的珍稀植物就达24种,水杉、红杉、伯乐树等更为世上罕见。缙云山名之由来有多种传说。其中一说是,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 居此炼丹,丹成之时,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云霞色赤如火,娃 紫嫣红,五彩缤纷,赤多白少为缙,故称缙云山。晚上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半山腰的一座道观旁边的养生宾馆。道 观下面有湖泊,名曰鉴湖。有山有水,有道观的晨钟暮鼓。我们没选 择其他地方,就径自住下来。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始建于明代成化乙巳年,历史上几经兴衰, 1998年由李一道长率众弟子重修,现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正一派 道观.此次上山,未遇李一道长,和另一位负责人聊了一会。绍龙观目 前最引以为傲的是养生。绍龙观的上上下下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这个传说,4700年前,华 夏始祖轩辕黄帝就在此山修道炼丹。这是他们特色养生的最早的鲜活 例子。现在绍龙观自称已构建了缙云山特色的道教医学体系。许多人从欧美和东南亚来到缙云山养生求医、闭关修行,甚至服 气辟谷、学习丹道。我们看到的是,在浮华社会中,人们对健康越来 越重视,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抵达健康的彼岸。李一道长还想把养生的事业做得更大。在绍龙观往上5公里,还 有白云观,也有专门的养生院,还有即将开放的地宫,听说可容纳几百人闭关修道。我们选择在道观旁边清修,但我们4人都不能称是道教的信奉者。虽然我们反复在道观各大殿穿行,也怀着平淡之心,但却未留自 己的心在神仙。也许我们更乐意的是这里的山风、湖泊和暮鼓晨钟。我们看见许多青年人在财神爷面前下跪、焚香,一脸虔诚。跪拜者中,女孩居多。只要他们这样做能够让心灵得到安宁,这是他们的道,人生快乐的道。观内有仙气十足的老者带领数十位游客打养生太极。我们驻足观摩。据说这些游客来自世界各地。我们上山之前就有一批东南亚的游客满意而归,不知是否已经寻找到了自己的道。拳清修一日并非要悟出什么大道,其实就是找个很清静的地方打拳休息。这里令我们满意。下午我们也打一套拳。在道观外往鉴湖的路上,有数百年历史的 银杏树一棵。银杏树下,凉风习习,我们不自觉地就打起太极拳。既然是清修,是不能偷,赖的。5日早晨6点,我们起床。道观的 门还是锁着的,外面的路朦朦胧胧的。走在路上看见一弯月亮还挂着,周围有一圈光晕。我们绕道来到鉴湖旁边空地,开始练拳。站桩、拳架、推手都是 在很安静的环境下进行的,即使有三两人,也像是屏住了呼吸,静悄 悄地在一旁观看。眼前就是湖泊,一尺来长的鱼悠闲游过,有风吹来,波光一层层 地推过来,练拳时有短暂的恍惚,觉得空地就像船在迎风破浪。



独立守神,肌肉如一,是王乡斋对站桩的要求。4日晚9点30后,我们就在太极阁夕卜面的阳台开始站桩,我站了 整整60分钟,这应该是我站桩最长的一次。既然是清修,就得挑战极限,当我站到30分钟的时候,足底麻 得好像站不住了,我微微地调整才坚持下来。从这次站桩也检验出, 虚灵不够、沉重有余。推手也有些感悟,师弟欲发未发力那一刻被我察觉,能后发先 至。师父说,这是听劲的感觉小有进步。

三层功夫论

孙禄堂的《拳意述真》里有郝为真论太极拳一则,提出了练太 极拳的三层功夫论。原文如下:练太极拳有三层之意思。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 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 手足动作如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 间,皆自如也。第三层练习,身体愈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 行,到此时之景况,心中战成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微一散知,即恐身体沉下 也。私下认为,三层功夫论,讲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如果把这当成过程,那么初学者就会加上很多意识,冥想身体如 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如此,手脚可能 会变得僵硬。

浏览29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