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镖,走镖千里,漫漫长途,镖局之镖师要千分小心、万分辛苦,镖路上 处处艰难险阻,时时危机四伏。这种走镖的日子久了,镖局就形成了一套自已的行 业习惯,这个习惯和“江湖”接轨,只要镖旗、镖号所到,路上各路盗匪就都知 道是那家镖局的镖,有交情的盗匪就放一马让镖局过去(当然路过该地盘时镖局 定会备份礼物毕恭毕敬地送去),没有交情的盗匪则称一称镖局方的实力,想一想 自己有没有和镖局开战的实力和合不合算。当然镖旗、镖号只是用来知会朋友、吓 唬敌人的,自己走镖路上仍需日夜小心,一些常年走镖形成的对保镖有利和习惯慢 慢地变成了每一个走镖镖师的习惯,行成了行业的规矩,是从事镖局行业者赖以生 存、谋生的基本操作准则与方法。
(一)镖旗和镖号
尤如其他商业用幌子招揽客人一样,镖局在经营中也是利用镖旗和镖号来进行 宣传和吆喝,当镖局接镖后,首先要在所保的镖的车队上插上镖旗。“走镖时镖车 上插有镖局名号的旗帜,名日‘镖旗‘镖旗’的式样,各镖局都有各自的特色, 让人一目了然。”①镖旗就是镖局的招牌,是镖局的镖头、镖师用生命、武艺和社 会地位换来的。千里走镖,镖车上的镖旗再配上镖兵口中的镖号,是向沿途可能潜 伏、遭遇的匪盗通报自己是某某镖局走镖的,希望“江湖朋友”给予关照,不要 出来劫掠。当然也具有为本镖局扬名的作用。镖号的基本发音,有的写作“哈武” (《江湖走镖隐语行话谱》),有的写作“喝唔”(《镖局》),也有写作“合吾”的 (《江湖丛谈》、《保镖生活》),写法用字分歧不一,但其音大体相似,主要存在差 别不很大的音变。镖号的语义是什么呢,有人推测,可能是“赫武扬威”四字之 中“赫武”的谐音。但据《江湖丛谈》解释说:“这合吾两个字,是自己升点儿, 叫天下江湖人听。‘合吾‘,是‘老合’,凡是天下的江湖人,都称为‘老合喊 这两个字儿,是告诉路上所遇的江湖人哪,吾们是‘老合’!喊这两个字喊到 ‘吾’字,必须拉着长声。”此说比较贴切,言之合理。
关于镖旗、镖号的记录较多,佚名的《江湖走镖隐语行话谱》、李尧臣的《保 镖生活》、齐如山的《镖局》、云游客的《江湖丛谈》都进行了较多描述,曲彦斌 在其作《中国镖行》中作了较详细的整理、分析:镖号的喊法、变化,因具体环境和情况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据李尧臣介绍, 北京会友镖局喊镖号是这样的:“按着镖行的规矩,走镖沿途要喊镖号,也叫喊趟 子。因此,走镖也叫做走趟子。镖行的镖号,就是‘合吾‘二字。喊法又有种种 不同。如在住店或过桥时,喊‘合吾’二字抑扬迂回拖得很长,这叫作‘凤凰三 点头平时所喊‘合吾‘二字,就比较短促,有时就是简单两个拍子‘合、吾 保镖的喊‘合吾',做贼的也喊‘合吾路上遇见贼,双方谈妥,他准你过去以 后,他就高声喊一个‘合吾这时埋伏在附近的贼听见以后,也要回答一个‘合 吾有几个贼,就要喊几声‘合吾有时贼人趴在地上,远远地看不见;但为 首的这个贼喊了一声‘合吾‘以后,就听见远远的‘合吾‘‘合吾',一声接着一 声;贼人要多,‘合吾’声就接连不断,喊上好大的功夫。”贼平时是不会喊镖号 的,否则就成了 “贼喊捉贼” 了。然而,镖行与贼在遭遇后,贼予关照放行,这 时也喊起镖号来,显然是向镖师表达江湖情义的一种方式。这一现象,也印证了镖 号乃“老合”之说是对的。相互喊“合吾”,即为承认彼此的江湖朋友关系,是以 江湖情义为重的表示。
镖号往往因镖局不同而略有区别,成为一种特定的镖局字号识别符号。镖号的 目的在于向有交往的、被赎通了的匪盗团伙打招呼,提醒他们彼此的默契关系,以 免误会冲突。此即齐如山先生《镖局》中所谈到的:“软镖者,由开镖局之人,每 年送各地土匪头目银钱若干。沿途镖局所经之路土匪头目皆须送之,各该地土匪头 目再向匪众分配。故镖车之沿途安全,皆由该地土匪头目负责。镖局运镖车上,皆 插有镖局字号之旗帜。其规矩是,镖师每遇桥、庙、树林、城镇,皆须预先大声呼 喊,名曰’喊镖‘,亦日’喊大趟子’。如遇车前有人,亦须招呼,名曰’喊小 号大趟子、小号之喊法,各镖局皆有其特别之规定,预先通知沿路土匪。届时 土匪一听,便知为某局之镖,绝对不会行劫。倘遇有其他未曾得钱之小股土匪截 抢,则该地之受钱土匪,亦须帮助镖局,银物不至有失。故平常四五辆镖车,只用 一位镖客随往,路间遇事,有人答话便妥。若与官场运帑,或与大商家走专镖,每 次或达数十车,则每车必有一人。遇喊镖时,第一车之人喊完,第二车接声,以次 到末一车为止,往往喊半小时之久,声颇雄壮动听。”镖旗在走镖活动中也兼具镖 号的这种功能,一为视觉符号,一为声音符号,互为补充,各有其利,而作用则是 相近的。清末北京的永兴、正兴、自成、天兴四家镖局,日常营业相互照应,镖号 则一样,小号都是“喝唔”,大趟子为“喝喝唔”三字音。福源、东源、北源三家 镖局,大趟子均为“哑喝喝唔”四字音。源顺镖局的大趟子,是“唔喝喝唔”四 字音。会友镖局的大趟子,亦为四字音,但是“呦喝喝唔”。一般说,小号都一 样,即“喝唔”,有所区别的是大趟子。所谓小号,是镖号的基本发音,大趟子系 以此为基础的种种变化形式。
镖队喊镖号,通常由在前开路的镖师大伙计领号,他根据对视野所见各种情况 作出相应判断喊以相应的镖号,为传达某种信息的需要,尚掺杂一些当行隐语行 话。这样喊镖号,既是向匪盗团伙发出消息,也在于向内部提示有关情况。此即 《江湖丛谈》所记述的那样:“镖车上的大伙计走在路上虽然是耀武扬威,两个 ‘招路‘得会’把簧‘招路‘是眼睛,‘把簧’是用眼瞧事儿。镖行人常说当大 伙计不容易。骑着马拿着枪,走遍天下是家乡。春点术语也得讲。跨着风子(即 是骑马)得把簧。镖车走在路上瞧见了孤树,大伙计得喊‘把合着,合吾如若 遇见了桥,得喊‘悬梁子,麻撒着,合吾如若遇见路旁有个死人躺着,得喊 嚷:'梁子土了点的里腥嗾把合着合吾。’如见对面来人众多,得喊‘滑梁子人氏 海丁,把合着合吾如若瞧见有山,得喊‘光子,把合着合吾如若过河登船 时,得喊‘两边坡儿,当中漂儿,龙宫把合着,合吾如若遇村镇有集场,得喊 '顶凑子掘梁子,把合着,合吾如若遇见庙会有香火场儿,人太多了,得喊 ‘神凑子掘梁子,把合着,合吾喊镖号几乎是行程走镖沿途的一项主要活动,但每逢全省会城市或镖局所在, 却是不得喊镖号的,而且镖客均需下马下车步行,过去之后方能重新上车上马继续 上路。同时,离镖局启程时,也需步行,见熟人都要打招乎而过。这种行程保镖礼 仪,也属一种规矩。
镖局插镖旗、喊镖号是其经营活动中重要手段,是其实现货物、金银长途贩职 能的方法之一,通过镖旗、镖号,镖局和盗匪间形成了一种共识,可以相对安全地 将财、货运到目的地。
(二)行业规矩
“江湖”自有“江湖”的行为准则,镖局行走“江湖”,自然需懂得“江湖” 的规矩,按规矩办事,就不会得罪“江湖朋友”。“江湖”上无论知与不知,在待 人接物上,都是以礼为先。礼的目的,一是表示个人心胸坦荡,谦虚谨慎;二是侦 察和发出联络讯号。如走镖途中,山、水、林、桥、坟、庙、人家、集市等,均可 能有贼潜伏。镖师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 况,以防不测。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路上是否设障或异常迹象。发现异常情况或前 方有需注意防范之处,镖头都要随时提醒诸镖师。进街时,刀把朝前;进店后,则 朝后。出店时刀把朝前,出街则朝后。有朋友要看刀时,则用大拇指将刀挑起,刀 刃朝外,这是警惕非常,具有防御性的礼节,使对方拨刀后不能做势,与古代呈献 刀、剑之礼有别。以武会友,在交手前,为了首先摸清是否一家,先站开成马步, 随即将左拳横置右掌虎口中,掌心向外与胸齐高,先退后三步,再进半步,而后道 声“请”字。若对方以同样礼节相还,就是一家人,不必再交手了。其他拳派礼 节,则为左掌,拱手齐眉。镖师则以两手作虎爪式,以手背相靠,平与胸齐眉。镖 师则以两手作虎爪式,以手背相靠,平与胸齐,用示反背胡族,心在中国。以上诸 种名为礼节,实则藉举手之机,先封住自已门户。一旦遭意外袭击,就可立刻变势 应敌,这是习武者必备的戒心。镖师在押镖途中,如见到路面被破坏,或撒有差藜 及其他障碍物时,就会意识到有敌人伏击,立刻即会告诉其他人将镖车圈在一起, 亮出刀枪,守住镖车四周,带头的镖师与敌交流,如是朋友则顺利通行,如不是 则双方搏命。
浏览3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