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镖局技能
作为一个可以将武术技能转化为商业技能的行业,镖局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吸引众多习武者的注目,将武术技能作为商品,服务于需要它的商人,从而彻底改变习武兴趣和生存之间的矛盾,使习武者不再是武术上的强者,生活上的弱者,镖局为习武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堂堂正正习武的理由和凭借武术安身立命的体面工作。 但并不是每一个习武者或武林高手都可以开设镖局或成为一个镖局的镖师,镖师需要具备多项技能。
—、武市技能
武术技能是镖局之镖师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中国武术门派众多,特点各异,有的实战性强,有的表演性好,有的健身价值高;清代中国武术因其目的不同而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如武馆(太极拳等)、镖局(形意拳等)、民间秘密社会(洪拳等)。而选择镖局作为其武术技术的发展载体的,必定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要实现镖局运送现银等职能,最基本的技能就是高超的武术。带有巨大财物的镖局车队、囤有巨资的商业场所、富有的家宅住所,必然会有一些肖小之徒窥探,不免会出现偷、盗、抢、赖、仇人纵火等各种防不胜防的隐患。镖局中的拳师若无真正的武术技能,又怎能实现镖局之职能?作为镖局中的镖师,必然要承接这些危险隐患的洗礼。否则截镖的一来,丢镖就跑,还会有商人让你保镖吗?李尧臣在其作《保镖生活》中对镖局之镖师的武术技能作了精彩描写:“进镖局的首先得拜师傅。我的师傅名叫宋彩臣,师傅的师傅名叫宋迈伦,是清朝中叶有名的拳师。
我在家学过太祖拳,乃是外功。镖局子的人全凭一身功夫吃饭。我的功夫还不到家,拜师以后,首先是跟着师傅学武艺。先练拳术,叫做三皇炮捶。三皇也叫做三才,就是天、地、人。后练六合刀。随后又练大枪,三十六点二十四式。一十八般武艺,差不离都练到了。以后又练水上的功夫。水里得使短家伙,分水揽、雁月刺、峨嵋刺、梅花状元笔之类,学了不少。水陆功夫学会了,就学使暗器。一般都知道,有些镖行的人能使飞镖,因此有人以为镖局的得名,就是因为使用飞镖的缘故,这实在是一种误会。所谓保镖是指保送的财货、银两,所以装着财货、银两的 车辆就叫作镖车;财货银两被贼截去,就叫丢了镖。镖局的镖旗、镖号,都是因此命名。至于飞镖,不过是一种武器罢了。镖行的人未见得人人能使飞镖。飞镖也叫斤镖,因为一个镖的重量足有一斤重。小说上说什么金镖,那是念别了,哪有用金子打镖的呢?斤镖比较笨重,身上不能多带。常用的暗器,还有紧背花装弩、飞蝗石子。学会了软硬功夫,还得练飞檐走壁,蹿房越脊。所谓蹿房,是谋着房椽子头,往上一翻,一丈多高,一蹿就上去。落到房檐上,要轻轻落下,不能有动静。越脊,是说越过房梁,在房梁上走,不能在屋瓦上行走。踩在瓦上,嘎喘一声,把 瓦踩碎,别人就发觉了。因此就叫做蹿房越脊、飞檐走壁。上了墙,照例要在墙上往下面隙望。看看院子里或花园子里有没有沟、井、翻板,有没有狗;听听有没大人说话孩子哭。有时还要用问路石试探一下,要没有动静,才能翻身跳下;跳下 去也要轻轻落下,不能有响声。学会了飞行本领,还要练马上的功夫。古代作战,有车战、水战、步战、马战,保镖也得准备这四样和敌人打仗的技术。因为镖客在镖车上,拿着长枪,就和古时车战仿佛。在船上水里和敌人交手就是水战了。步战、马战,更是常有的事。和我同时,有名的镖客,有同兴镖局的武老飞,永兴镖 局的葛老光。会友镖局里,我的师父宋彩臣,也是赫赫有名的镖师,师叔鲁玉璞久 走南路镖,武艺也十分出色。还有王芝亭、王福泉、胡学斌,都是会友镖局中有名的大辈。”
对李尧臣所学武术技能作一统计发现:作为镖局之镖师,需要掌握的武术技能 实在是太多了。由此可见,武术技能是镖局最重要的技能。
表2-1李尧臣所学武术技能统计表
拳术 器械 暗器 其它
太祖拳 六合刀、大枪 飞镖、紧背花装弩 飞檐走壁,蹿房越脊
三皇炮捶 分水揽、雁月刺 飞蝗石子 车战、水战、
峨嵋刺、梅花状元笔 步战、马战
二、江湖隐语
镖局千里走镖,实际上吃的是“江湖”饭,“江湖”自有“江湖”的规则、“江湖”的行事。在“江湖”中,你可以没有技术,但决不能不懂江湖隐语行话。所谓江湖隐语行话,即民间秘密语,是某些集团或团体为维护内部利益、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而创建、使用的一种用于内部言语交际的,以遁辞隐义、谓譬指事为特征的封闭或半封闭性符号体系。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太公兵法》为了教战将兵器冠以神名;王建军中隐语则是别有用心。他在少年时,原为乡里的无赖,乡里人称之为贼王八。但他对社会下层的情况了如指掌,为求生存多行谋诈,及欲建大业,故又能善待士。王在任永平军节度使时,就潜有篡逆的预谋,故在军中多用隐语,以掩人耳目,而达到自已扩军备战的目的。即帝位后,则隐语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但应该是“江湖”隐语的始源。至清代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已的行规和切语,用以标明归属。隐语的内容很广泛,从人体部位名称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等应有尽有,几乎成为第 二种专业语言系统。现存世的镖局资料中就的当时抄传的《江湖走镖隐语行话 谱》。
镖师走镖,吃的是“江湖”饭,武术技术只是其走镖的基本手段,只有掌握了行业用语(隐语行话),才能够表明你是这一行业中的老资格了,才可以和有头有脸的盗匪论交情、谈朋友;才能够既有尊严、又不得罪盗匪;才会化干戈为玉帛,止戈休战。所以江湖隐语行话是镖师走镖时的必备知识。
镖师坐镖,看家护院,一旦发现前来行窃的盗匪,一般只采用行话隐语,将其惊走即可,并不会去冲上前去,将其抓获,一来镖师并无义务抓贼;二来双方一旦动手,无论胜负都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隐语行话也是镖师护院的必备知识。
(一)隐语行话的作用
镖局行业中的隐语行话主要是用来隐晦他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镖局走镖,多处于闹市街面,自已人间说话、交流不免被人听去,人多口杂,如不隐不蔽,则可能将重要的信息告诉别人,为盗匪留下众多的攻击线索,使用隐语行话,至少可以使普通人对自己的话摸不着头脑,避免失语;至于盗匪,毕竟是少数人,镖师通过江湖经验辨别来避开有危险可能的人。对盗匪、镖局和相关行业来说,隐语行话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语言体系,只有掌握了这个语言体系的人才有资格进行这个行业,而在行业内部,隐语行话又可以协调对立双方(镖师、盗匪)之间的人际关系。“镖行的行话,不仅是在同行之间应用,主要是和江湖上的贼人见面,必须用行话交谈。这种行话,我们叫做‘春点’,一般人就称之为‘江湖黑话镖行和贼打 交道,首先得会‘春点彼此拉交情,镖行必须和气,光凭武艺高强,想制服他们,那还是不行。”
(二)部分隐语行话释义
镖局使用的隐语行话众多,从人体部位名称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等,应有尽有,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语词形态,二是套语②。
1.语词形态的隐语行话
(1)人体器官名称有:头为瓢耙(把)子,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口为海子或江子或樱桃子(女),腿为金杆子,肚为南子,脚为踢杞,心为蚕子或定盘子等。
(2)职业有:保镖的称挑竿、响卦,江湖卖艺为生的为搭竿或模杆、变卦。教场子的称戳竿、枝竿、外卦,为人护院的称蹲竿、内卦,打弹子者曰弹弓图,用铁捶自打者为边汉,画符而用火烧铁条者为三光鞭,卖武场为圈子,卖武艺为扁利子,卖拳人为边爪子,庄稼拳为地崩子,商人为成破子,风水先生为土彦子,相面者为坐点,明条子为唱戏的,轿夫为扛把子,赶车的为轮拖子等。
(3)人称有:父为日宫,母为月宫,兄为上牌,弟为才子头;师为本,徒弟为利,兵为令生,兵勇为柳叶生,武秀才为西魁生。对别人尊称为老元良或老夫子;表示谦逊为无有元良等。
(4)生活有:衣服类的长衫、棉袍为大蓬子,帽为功子,鞋为铁头子;食物类的饭为汉,煮饭为熏汉,吃为闵汉,挂面为千条散;住宿类的屋为窑子,住为杜,归屋为蓑衣窑子;行动类的出门为出客,走为攻,路为线子;飞墙为越马;扯活为因风贤紧而逃走等。
(5)武器有:洋枪为叫炉、喷筒,长枪为长挑,炮为大喷子、轰天,大刀为片子,小刀为青子,棍棒为蟠龙,剑为桥板,火药为狗粪。
另外还有建筑类、用品类、动物类、数目类、姓名类、天文地理类等等众多的 隐语行话,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再一一列举。
浏览2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