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仅对剑棍两种兵器或武术器械作了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由此联 想到还有诸多兵器无人问津,特别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是明显不够的。我 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研究生逐步展开对“十八般兵器”的系列研究,深 究它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时期所起的社会作用和今天的价值,以弥补 “武术史”研究中“兵械史”研究的不足。长期以来,在“武术史”研究 中发现,“兵械”仅限于形制的变化,缺乏对形制后的使用研究;仅限于 “兵械”的多寡变化,缺乏对多寡后的技能研究。对“兵械”的使用研究、 技能研究,可以有效探索武术的起源、战争的形式与规模,以及战争“兵 械”向武术“器械”的演进过程。总体看,“兵械史”的发展经历了旧石器 时代—新石器时代—兵器(武器)时代—武术器械时代,或者可以这样概 括:“兵械史”发展经历了初始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冷热兵器结合时代 —热兵器时代。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
今天的武术器械,无论从样式、图案、造型、重量、材质、工艺、设计、制作、使用等方面,与古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实用性而言,由 古之战争、搏斗、杀敌功能,走向今日健身、表演、装饰功能。从武术竞 技而言,1986年版的《武术竞赛规则》对相应的器械作了规定表。上述规定,经过了 10年的实施又做了相应的调整员身高确定长度和重量,其科学性更高了,这也增强了比赛的公允性,一 些武术器械厂家也在器材的研发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如以浙江“龙泉剑” 厂为龙头的企业,开发出多种适用不同人群需求的器材,并成为国家体育 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比赛指定用品”。随着武术比赛的国际化,器械的 标准化、规范化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比赛棍是否就必须是木制的? 还是研发一种统一的产品,并以专利的形式加以推广使用。这是一笔不小 的产业,值得期待。
侠文化与镖行文化的 传播论“侠”与“镖行”是我国古代跨度较大的两个专门用语。“侠”,即侠 客。它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一种社会特有意识形态,是以武术为载体, 通过行侠仗义的行为而得到社会的关注、认同和赞许的。而镖行(镖局) 是在清康熙初年由山西武术高手“神拳无敌”张黑五所创的一种特殊商业侠,即侠客,在古代有多种称谓,若按象意分有匹夫之侠、布衣之侠、乡曲之 侠、闾巷之侠和卿相之侠等;按直意分有游侠、任侠、私侠、豪侠、隐侠、义侠、盗 侠、儒侠、女侠、剑侠、剑士、剑客、刺客、死士、巨子等;后来又演义出忠侠、壮 侠、烈侠、仙侠、神侠、武侠等。侠,《说文解字》解释为:“侠,俜也旧时指见义 勇为、打抱不平的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讲义气、有勇气、肯舍己助人的气 概和行为。最早提出“侠”这个概念的是战国韩非子,在《五》中有“儒以文乱法, 俠以武犯禁”句,明确指出“侠”的特征是以其武力触犯法律,此时也是我国历史上 “文武分途”的一个重要标志。
镖行是清以来形成的以武术为基本手段进行商业经营的专门机构。它的建立是 围绕着政治、文化、经济、商业为中心展开的,如当时北京就有十多家镖行,著名的有 八家:会友、永兴、志诚、正兴、同兴、义友、光兴、顺源。山西晋商活跃,镖行也 多,主要有志一堂、同兴公、太汾、昌隆、广胜、三合、兴元等。此外,河南、河北、 山东、沈阳、营口等地也有不同规模的镖行,其中孕育出一批身怀绝技的镖师。机构,其镖师(镖客)是以武术为载体,来保护商人、商品、现银、家宅 和经营场所,以及长途押运的安全。二者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历史背 景下,但至少有四点是相近的:一是“侠”与“镖行”的职业或行当的特 殊性;二是绝大多数成员来自于平民阶层;三是都以武术为载体实现目标; 四是有效传播武术的技能和社会声望。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和了解“侠”与“镖行”多来自于评书、武侠小 说或影视作品,其侠客与镖师超凡的武功和侠义精神给人们留下来极其深 刻的印象,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广大青少年,并为之追求和奋斗。文艺作品 和文学作品中的侠客和镖师毕竟高于生活,与当时真正意义上所发生的事 件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对武术的传播都是十分重要的。本讲试图从历史学、 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和印证两种文化对武术的传播问题,以其找到 影响的“正能源”。
侠与锞行的异同点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人柳亚子先生有诗为证:“乱世天教重侠游”,很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侠”的产生与春秋战国时的社会形势大有关系。周王朝在西周以前,其统 治可以说是相当稳固。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之后, 君臣上下等级名分遭到了破坏。王室衰弱,政归诸侯,西周时的“礼乐征 伐自天子出”,到春秋初年,已经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于是大 国争霸,小国图存。在一片混乱中奴隶获得自由,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和 商人,有一些则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隐民”或“私徒”。于是一个获得了 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逐渐形成了。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更加激烈,可 以用“乱”与“变”两个字加以概括:礼坏乐崩,纲常失纪,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才有了韩非子所说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乱法犯禁, 实在是因为“法”可“乱”,而“禁”可“犯'这样看来,乱世之中侠客的产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了。而清代镖行的产生同样出现在一个“乱” 字上,但与春秋时有所不同。在当时商业的无序发展,刺激了强盗而打家 劫舍,使得富商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处于多种不利的因素, 比如“货物贩运和资金运输困难;社会治安混乱对货物贩运和现银运输构 成威胁”等等。也正因为如此,镖行才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是围绕着政治、 文化、经济、商业为中心展开的。“镖局能对晋商提供社会支撑的因素是具 备镖局运营的人文环境,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镖局是一种危险性极高 的行业,镖局必须具有强桿好武的民风作土壤和武艺高强的拳师作支撑。”正是因为镖行的出现,从而消除了商业上为了寻求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不利 因素,为商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亘古未有的渠道。
浏览3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