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发展对其经营中的安全保障的需求,为镖局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动因,而清 代武术的兴盛又为镖局实现商业这一需求提供技术保障。镖局的产生应该是顺天命 而合世情。那镖局最先产生在什么地方呢?必须是一个对商业经营中的安全问题非 常需要,而且其所处地域又能提供武术高手的地方。纵观清代商业发展史和武术发 展史,会发现最有可能的地域就是山西。清代山西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山西具有镖局最先产生的生机背景
历经明代200多年锤炼的晋商无论是经营经验,还是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已经成熟起来。至康熙时期,晋商已进入了发展高潮,称雄国内市场。与其他商帮比 较,晋商的资本是最雄厚的、经营项目是最多的、活动区域是最广的、活跃时间是 最长的。人清以来,山西商人和商业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活跃,有了迅速发展。其经营 上主要的特点是进行长途贩运和转售贸易。“致富皆在千里或万里之外”。活动区 域遍及国内各地,并把足迹延伸到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而其经营方式是用“货币”的活动方式,以交换为手段,将其触角所及 的人和物,统统装到商品经济的车子上来,推动他们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不断前进。晋商长途贩运和转售贸易经营特点和“货币——商品——货币”经营方式使其 经营中非常依赖现银的转运,清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对晋商影响很大,货物和现银在道 路运输中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 的方法就是组织武装押运。因此晋商的经营决定山西具有镖局产生的生机背景。就性质和功能而言,镖局为商业的发展提供社会支持。因此镖局是一种危险性 ,极高的行业,能否为商业提供支持主要看镖师武艺的高低,因而从事镖局经营必须 具有强悍好武的民风作土壤和武艺高强的拳师作为支撑。山西是否具有这样的人文 环境?是能否将生机背景转化成镖局的关键。
山西恰恰具有这样的特性,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朝正是由太原起兵进而逐鹿中原,建立政权。太原和大 同也都是不同时期成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和陪都。地理位置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再加 之其邻近塞外,使山西历来战事不断,也逐渐培养了山西人淳朴而豪放、文雅而好 斗的性格特质。《汉书•赵充国传》云:“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在山 西这块古老而充满硝烟的土地上,军事家、著名将领数以百计。如廉颇、纪信、卫 青、霍去病、关羽、张辽、徐晃、刘渊、石勒、斛律光、尉迟恭、狄青、以薛仁贵 为代表的薛家将、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以呼延赞为代表的呼家将等名垂青 史。在近现代,也有徐向前、傅作义、续范亭、阎锡山等著名军事人物。历史上 的山西战事频繁,导致了人们尚武精神的强化,而尚武精神则又反向强化了人们 “勇武强悍”、“坚韧刚烈”的性格特质。史料记载,《诗•唐风》传:山西“土瘠 民贫,勤俭朴实,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杜佑《通典》:“山西土瘠,其人勤 俭。而河东魏晋以降,文学盛兴,闾井之间,习於程法。并州近狄俗,尚武艺。” 《隋志》:“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其於三圣遗风尚未尽新灭。”
查阅各种古籍县志,整理有关山西人性格词目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可以看出 ,朴直厚道和礼让文雅占到了山西人性格特质的38. 5%;而刚强豪放、 机智勇敢和喜争好斗占到了 24. 7%。山西人民风淳朴而豪放、文雅而好斗的性格 特质使深涵民族文化精髓的武术在山西具有传统。
据考证,清代山西武术发展极好,形意拳的创使人姬际可(1602 ~ 1683)即 是康熙年间的人,其侄姬运亨习得形意拳,于1645年应“顺治乙酉科”成武举。 曹继武习得形意拳,于1693年应“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陕西靖远总镇大 都督”。不仅如此,清商人中也有精于武术者,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山陕盐 商为抗击日本海盗入侵,曾选善射骁勇者500名商兵防守扬州。隆庆元年 (1567),江苏松江倭寇压境,山陕诸商骁勇者曾“协力御之”。清初,在苏州的山 陕客商有善射者二三十人。明代泽州人工珂,“服贾远出,一日抵大江,夜,邻被 劫,珂奋身往救,盗惊散"。肥沃的民风土壤,培育了众多的武林高手,具备了产生和发展镖局的必备条 件,故而黄鉴晖在其《明清山西商人研究》中说张黑五得以率先创立镖局,是因 为山西是“形意拳故乡”,培养有众多武艺高手,使拳弄枪(矛),可以与盗贼搏 斗,为客商提供旅途安全服务。
清代山西武术技击实力是镖局运营的技术保障
武术门派众多,实力各异。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多有不同,要成为千里走镖的 镖局技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拳种具备极强的实战能力,二是拳种发展的黄金 期在镖局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时期。而判断是否是拳种发展的黄金期又有两个条 件,超一流高手的技击实力和武艺高强的拳师数量。
山西武术在清代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姬 际可创立的形意拳经戴隆邦、戴文雄、车毅斋等名家发展成为我国的名拳之一。其 拳理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 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其动作严谨朴实、拳法灵活多变,技击 性强是它的特点。形意拳在清康雍乾时进入发展高峰,至道光、咸丰、同治时达 到拳种的高潮。涌现出了众多的武术名家,如李政、戴隆邦、戴文雄、李洛能、车 毅斋、郭云深、戴奎、李存义、李述贞等,其中大多数人有在镖局任职的经历。而 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中国无敌手,清华翎五品军功车永宏在天津力挫日本武 士,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中华武术会,戴奎除霸护商贾等故事充分说明了形意拳具有 极强的技击实力。与此同时,讲究“腰背发力,放长击远,通肩达背”的通背拳, 在清代时也盛极一时,据考证和陈氏太极拳有渊源关系的通臂拳其技击实力也不容 小视,其拳种流派中也有人从事镖局的经历,第三代传人贺敏英镖师的名声在华 北、西北大振。还有据传创立镖局的傅山也是武术高手,其创立的“子午太极 拳”虽已失传,但光绪六年(1880年)的《傅拳图》手抄本惊现世人却从侧面反 映了山西拳种在清代的兴盛。
综上所述,形意拳、通臂拳和傅山拳只是山西众多拳种的几种,这些拳种共同 的特点是在拳种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是商业经营中需求镖局这一服务业的时期;而 对该拳种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拳师也恰好处于同一时代。这种地域、时间的重合, 为这些拳种进入镖局成为经营手段提供了机会,而这些拳种中名师辈出又为其借助 镖局走向全国、广为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镶局产生年代的推断
山西具有镖局产生的生机背景和人文土壤,且具备千里走镖的武术实力。这并 不能说镖局一定就是由山西产生的,对镖局产生的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才 能得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历史文献资料中关于镖局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关于镖局起源的争论的几个观点
清初山西人张黑五在北京开设。1928年,武术界一代宗师万籁声箸《武 术汇宗》是被公认为研究武术史的权威箸作之一,“考创设镖局之鼻祖,乃系清乾 隆时,……山西神拳无敌张黑五者请于达摩王,转奏乾隆,领圣旨,开设兴隆镖局 于北京顺天府前门大街,嗣由其子怀玉,继以走镖,是为镖局之槁矢。”在书中 认为镖局最早是由一个神拳张黑五的山西人在清乾隆年间创办,其目的就是保障晋 商来往的银两安全。
傅衣凌在《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中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明清 两代江南的标布多北鬻秦晋,我疑清代的标客,即源来镖布客商,而标局则为护送 布商而得名。” “标”意指“标布”,而明代记载的“标客”也都和镖布和商人有 关:如《村江府志》载明代万历年间朱家角镇是远近闻名的标布贸易中心,该镇 “多标行”有数百家布号“京省标客往来不绝”。
相、朝官,哪个不与他心腹往来。家里开着两个绫缎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进的 利钱也委是无数。”话说西门庆那日陪吴大舅,应伯爵等饮酒中间,因 问韩道国:“客伙中标船几时起身?咱好收拾打包。”这文嫂方说道: “县门前西门大老爷,如今见在提刑院作掌刑千户,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 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 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东京蔡太师是他干爷,朱太尉是他旧主,翟管家 是他亲家,巡府、巡案多与他相交,知府、知县是不消说。家中田连阡陌,米烂成 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从上述片断, 根据对该书出版年代的考证,可推测镖局产生于明末。
浏览3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