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拳秘谱》又说:“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内外合一,坚硬如 铁,自成金刚不坏之体,则超凡入圣上乘可登,若云制敌犹其小焉者 也。”也就是说,锻炼身体,技击制敌这还是小事,而消灾去苦、治病救 人、开发智慧、解放人体潜在的功能,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促进文化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才是梅花桩武功的大作用呢。
自古以来,人们只是把武功锻炼看成是锻炼身体、技击制敌的一 种手段,现在的人们也只是把它看成一项传统的、民族式的体育、竞 技项目。练武功的人们,常常只注意了它的动作和姿势,而忽视了它 练气、练神的作用,其实这才是重要的。而且武功的练气、练神又与气 功的练气、练神完全不同,武功的练气、练神是以武治心,而气功的练 气、练神却是以心治心。因为梅花桩武功本身就有“艮背止念”的作 用,练功时只要姿势、动作正确,就能自然而然地止念,而且这种摒熄 杂念的作用也彻底和持久。气功等的以心治心,是用意念人为地强制 摒熄杂念,但这种以念止念的方法•最后的一念难消。所谓最后的一 念,也就是“要摒熄一切念头”的念头,这个念头若仍用意念去摒熄, 是很困难的。弄不好在消除最后一念的紧要关头,失去心理的平衡, 忽然又杂念丛生了。另一方面,练气、练神主要还是靠聚气。怎样聚 气?这是区分一个功法性质的主要标志,一般以心治心的气功等,都 是以意导引使周天运行和气聚丹田。而梅花桩武功则是在活动到“凝 神忘形”时,使百脉流畅而气归元海。因而它不是意念的导弓I,而是潜 意识活跃时的自然聚气,这种聚气不是人为的结果,却是练功时的自 然过程,一切人工的做为,都不如天然的神妙,自然聚气能使人在形 气合一的基础上,更容易达到神气合一。若能形气合一,而又神气合 一,当然也就是精气神一体,浑元一气了。过去人们对武功锻炼所达 到的浑元一气,大都只看到了它在强身健体、技击制敌方面的作用, 却忽视了它在治病救人、开发智慧等方面的功效。实践证明,武功中 神与气的治病效果,要比气功治病的效果好得多。另外,梅花桩武功 开发智慧的作用,才是它最大的价值。无数的事实证明,开发智慧可 使灵感思维活跃,感知能力增强,甚至能预知各种突发的事件。梅花 桩文武大法说过,梅花桩武功也是“无字真经。有着教育人的作用, 所以它能开发智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过去的人们从来也没有想到 过,武功锻炼也是一种学习,而且这是一种通过锻炼的体验,用全身 心去学习的方式,它比读书、听课学习得更有效和深刻。梅花桩武功 锻炼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体潜能,开发人类 智慧的良好方法,它又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与大自然溶汇在一 起的一条道路。
第二节梅花桩架子的练功方法
在梅花桩架子的练习中应当使用“初而有意,终而无意”的练功 方法。什么叫“初而有意”呢?初而有意就是初学者在练功时,不仅要 准确做好架子的姿势和动作,还要进入练功时的意境。什么叫练功时 的意境呢?确切地说就是练功时要怎样地想,就如一个演员在演戏时 要进入角色,一个诗人在写诗、画家在作画时要酝酿自己的感情一 样,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练功时不能胡思乱想、杂念丛生,也不能什么 都不想、无所事事。读者会问,练梅花桩武功时不是要培养一个无思 无为的心态吗?梅花桩武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浑元一气”,及在 “浑元一气”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真形”等,不都是在无思无为的心 态下实现的吗?是这样的,这是梅花桩文武大法的原理,是练功者必 须要领悟的。但是,怎样才能练到这种程度呢?梅花桩武功用的是 “知而不守是功夫”的方法来实现的。“知而不守是功夫”是梅花桩内 功中直指玄牝一窍,炼元神时所用的方法(请读者参看作者所著《中国梅 花桩内功练法》一书),我们在武功锻炼中也要使用这种方法。上述“知 而不守是功夫”中的“知”,就是对功法原理、练功的目标必须要知道, 要悟透,但是练功时却不直接去这样做。所谓“不守”,是说在练功时 并不去想玄牝一窍,而去注意别的地方,使其“不守”而能“自守”。上 述所说,梅花桩武功练功时的“初而有意”,就是要进入练功时的意 境,练功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逐渐达凝神忘形的地步。锻炼中 只要呼吸顺畅、动作不受拘束就能形气合一,内气周天运行而自然汇 聚丹田;练功中再注意神态自然,全神贯注,当然也就神气合一,两个 合一达到,也就是精气神一体。所以,只要认真做到“初而有意”,那么 “终而无意”那种无思无为的心态,就是自然而得的,整个梅花桩武功 神奇的四大功能,也都是自然而得的。练功者必须参透这个玄妙之 理,才能进入梅花桩武功的玄妙之门,至此再循径而上,久练则必有 所得。这正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真正的梅花桩武功,是在“有意无意”间得到的。这就像佛教的禅宗, 有人问“正法眼藏”(一种只能以心传心的高级佛法)传于何人?惠能 说「有道者得,无心者通。”有道者才能无心,无心即无念,刻意追求 是不能行的。梅花桩武功也是这样,“无思无为”、“浑元一气”、“真 形”等都不是有意能追求到的,也是无心而通。怎样才能做到无心而 通呢?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梅花桩武功,因为梅花桩武功有练 气、练神的作用和治心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 是内外兼练的武功没有止念的作用是不行的。第二练功时还要“初而 有意”,这样自然就能达到“终而无意”的妙境。作者在另一本著作《中 国梅花桩文武大法》中说过,在梅花拳祖师两旁的对联是:
灵通济世本其天经地义,
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
上述对联的上联,说出了梅花桩的文、武功法可以开发智慧,练出灵 通。梅花拳弟子练就了灵通为人民做好事,济世救人等是天经地义的 本份.在这里就和那些打着“以功养功”的幌子,高价索售的行为大相 径庭了。上述对联的下联则说的是,梅花桩文、武功法都是“玄妙”之 法,它们就是梅花桩的文功和武功。武功的基本练法就是本书的内 容,至于文功请读者参看作者所著的《中国梅花桩内功练法》一书。为 什么称它们为“玄妙”之法呢?所谓“玄妙”,就是道理深奥,立论脱凡 超俗,非常人所能理解者。对练功来讲,一般人习以为常的是,要达到 什么目的.就练什么。例如,练习技击散打,就练习实用中技击散打的 各种招法,为了练习力量和准头,就打沙袋,打模拟靶,两人对练摔打 等。但是,梅花桩武功的技击练习就不是这样训练。梅花桩的成拳是 训练技击的主要方法,成拳中虽然也有抓拿摔打的方法,但练习的重 点却不是这些,而是通过喂拳训练感知的能力,再就是领悟孙子兵法 的战略战术,这在一般人就难以理解了。这就好似治病一样,西医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针灸却常常是头痛医腿,脚痛医头的呢。本书 以下所讲的锻炼方法就是这样,除具体动作和姿势的练法要求外,还 有许多对练功者心态和意境的要求。这都是练气、练神所必需的,也 需要学者认真学习,并在练功体验中领悟。
第三节梅花桩架子的拳路
梅花桩架子的具体练法,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五势头
图3— 1 图3 —2
起势:拳场如图3 — L练功者上场的位置在“▲”处。开始练功 时,两腿自然并立,上身正直,松肩松胯,两臂自然下垂,下腭微收,神 态自然,两目前视,如正面图3 — 2。
注意要点:呼吸自然,心情平稳怡然,努力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 集中地看着前面。
意境:顶天立地,巍然伫立于天地之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似 乎周围的一切都已消失,但又用整个身心在感知着身外的一切。
浏览5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