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高中时期的武术训练
高中时期的人群是青春的象征,他们象征着早晨的太阳。武术训练不同于少年时代的 玩武术,要多学武术文化,研究人的生理知识,多知、多懂武术道理,想一想每个武术动作的 所以然。多练单个姿势,认真训练智能、体能、技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个人潜能。
高中时期思想和身体都进入成年阶段,合理练武有利于身体和思想的健康,可把许多文 化知识运用到武术上来,使自己学有所用,提高对自然科学文化学习的兴趣,实现自己向文、 理、艺大学方向发展的目标。
第一节:燕子取水式的训练
高中时期武术训练燕形拳势:燕子是一种翅膀很长的鸟,尾巴像张开的剪刀,喜欢在水 面上飞行捕捉昆虫,属人们喜爱的候鸟,是候鸟中与人类最亲近的鸟。本式取燕子在江河湖 泊水面取水抓虫的灵巧于拳式中。燕子取水式的训练,分为一步原地训练和开步训练。
一步原地训练方法如下:左式。身体侧身站立,右脚在前,右手贴于左胁,左臂上伸左手 下钩。如图(41)。
接上式,右脚向右插一大步、左脚下蹲,右手前伸,左手护于右肘左侧,右手沿着左胁向 右下穿出。如图(42)。
接上式,右脚上步和左脚同时蹬直,身体由下蹲起来成为直立,左手推动右肘上升。如 图(43)。
接上式,身体侧身起立,左手贴于右胁,右臂上伸右手下钩。如图(44)。
接上式,左右手沿着左胁向左下穿出,左脚向左插步。由此左右式反复训练,次数因人 而异。燕子取水式的左右纵横,闪展翻转是仿生于燕子的生灵本能,有动有静,有起有落。
图(41) 图(42)
武术文化:初步认识武术哲学中的矛盾关系,矛盾是阴阳的一种体现。古战争中有矛就图(43) 图(44)有盾,矛盾的对抗是拳术的方法,是中国传统武术实战理论的科学成分。训练矛盾方法比训 练打沙袋等笨方法好,因为中国功夫的实战,只要以身体能量的百分之几十,足以击倒一般 的对手。练好了矛盾的拳法,武术实战中思想有了内容,动作就可比别人快了半步,容易掌 握武术实战中的主动和变化,武术拳理的阴阳变化可一通百通。
第二节:怀抱卧石的训练方法
怀抱卧石的训练方法。
侵扑站:侧身站立,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前虚后实,左足尖微翘离地,足跟着 地,全身重心在右腿上。同时,两臂从容下垂,手指向下,两肘微弯护肋,两臂内扣,舌顶上 氮胸门含劲,心守气沉,肛门上提,浑身自然,两目向前方平视。如图(45)。
承侵扑站,左脚向前面进半步,右脚跟在左脚后方脚跟离地,身体下蹲,两肘屈靠肋际, 双肘弯曲贴肋,双手平伸向前插,掌心向上。如图(46)。
承上式,身体向右起来,右脚向右前方上一大步,左脚蹬直。双手并力由左胯向上托起, 手臂略成弧形向右前方推动。如图(47)。
承上式,左脚稍微提起图(48)。图(49)。右脚下踩的同时身体下蹲,两肘屈靠肋际,双 肘弯曲贴肋,双手平伸向前插,掌心向上。
承上式,身体向左起来,左脚向左前方上一大步,右脚蹬直。双手并力由右胯向上托起, 手臂略成弧形向右前方推动,左右反复交叉训练。
图(48) 图(49)
15岁时,人已近成年,根据所学的武术学科文化,所训练的武术动作,自编一个武术套 路,使武术训练内容更丰富,小孩自编自练六式太极拳,五式形意拳(五形),八卦八小掌的 演练,教练可帮助学生,改变一些练习自编练习的细节,让15岁的青少年明白,中国传统武 术的每个动作都可以互相连接,种种连接方式,如七音七色的变化,无穷无尽。以下例出3 个动作的连接方法,提供给学习者参考:双把接蛇形串拳,再接虎摆尾。
武术文化:武术文化范围包括武术哲学、中医学、儒家思想、物理学等知识,组成多学科 的武术拳理文化。根据武术文化的特点结合人体生命历程,科学训练。多知多懂武术文化, 在武术实践上“行生于理、理随于行、其理愈明、其行愈高”,理论水平和训练内容都将按照 科学,求真务实。15岁后的武术训练,文武知识都要加强、加深,使学习武术者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三能。
讲述文明礼仪、武术手语,认识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易经》在文字上有今义解古书的 回味,古埃及的象形字早已淹没了,而中国的象形文字沿用至今,说明中文初创合哲理。
例如:武术“含三为一”的“智、体、技”三能的三个字:
浏览2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