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臂拳相传为战国时白猿公所创。在历代相传中,由于套路内 容和风格的不同,逐渐形成了白猿通臂、五行通臂、六合通裤、劈挂通 臂等众多流派。《中华武术辞典》云:“此拳由清末浙江人祁信所传, 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其实,至少在清康熙年间,通臂拳就已 经传入了南宫县。南宫县所传的通臂拳为少林散手通臂拳,其师祖 当推张怀武张怀武(1663 ~ 1746),名国咨,字获武,受皇封后名怀武。祖籍安 徽凤阳黄泥岗,其祖上跟随明成祖燕王朱棣扫北时屡立战功,大军到南宫七公镇(今开河村)后,因病不能随军北上,为养病落户于七公 镇。 琮' Bi寺:不i浊.a.然里,击 —张怀武自幼习练家传武功,10岁时便练就了一身过硬功夫,闻名 乡里。康熙二十年(1681年),18岁的张怀武到河南少林寺做了俗家 弟子。3年后艺成下山,经过一处“谢家店”,与店主比武时遇到明清 老隐士赵华阳,张怀武与店主共同拜赵华阳为师,学得“散手通臂 拳”,如此一学又是3年。据南宫《开河拳谱》记载:“初从少林出,赵 师谢家传”,故后世称张怀武所传为“少林散手通臂拳”。张怀武在谢 家店学武期间才知道,此店是一个反清复明的联络点,以赵华阳为 首,结交天下武林志士,张怀武也加入了南方反清复明组织。

康熙二十六年(1685年),张怀武接赵华阳书信北上,在北京开办 了小小镖局。两年后,张怀武在白塔寺擂台劈死梁九公亲王的看马 猿,一时间名胜大噪,小小镖局被封为“永盛镖局”,赐张怀武黄马褂 一件、金头玉棍一条和金顶狼牙镖旗一面。永盛镖局从此兴盛,各地 武林志士纷纷前来加入或以武会友。四品带刀侍卫金元公就是其中 一位。金元公,山东人,外号金大力,自幼练就一身硬功夫,与张怀武 比武不分胜负,两人结为兄弟。从此,永盛镖局的镖旗上多了两条飘 带,一是山东金元公,一是河北张怀武。《开河拳谱》上留有金大力所 传“大武功八大式”和“小调手二十八式“,都是硬气功。《开河拳谱》 与永盛镖局的狼牙镶旗在民国初年的战乱中散失。永盛镖局的名声鹊起,带动了南宫的民众习武,南宫开河一带的 人们,祖上大都是以扯线(走镖)、坐池子(护院)、赶考场为业。清代 开河设有四大明场,各家都有暗场,还有武学堂一座。男孩到20岁 由主管送往各镖局走镖、财主家护院或赶考场。据道光庚寅重新本 《南宫县志•人物》记载:“张芝字鳞洲,乾隆元年丙辰武举,弓弹百步, 剑敌万夫,而性慈惠,好为德乡,乡人称其体似金刚心似佛,寿百岁。 子凤翥,字振西,乾隆十五年壬申武举,亦好施与,因父年高小仕,寿 九十。孙建勋,嘉庆六年武举,曾孙清瑜,道光二年武衙员,南邑于武 科著者,首推开河张氏。”张家瓦房门楼上一直挂有“三世名科武衙员”的金字黑匾,到“文化大革命”时被当作乒乓球案。永盛镖局在清 朝逐步发展到了从北京到南京“50里一小站,90里一大站,吃自己的 饭,住自己的店”的兴盛规模。

南宫开河的散手通臂拳内容非常丰富,拳术、器械、内外功法、软 硬功法俱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几百年来,开始只在开河张姓 家族中秘传,后来又分明场、暗场和武学堂。明场教外来弟子,暗场 教自家弟子,武学堂是考官场的功夫。虽各有不同,但初学时都从三 种站桩开始。明场的拳术有通臂头趟拳、二趟拳、十二对打串;单练 器械有伍员刀、叉刀、双刀、双昆山刀、春秋大刀、四路花枪、六路花 枪,八面战身枪、二十四式花枪、八母起手枪和眉齐棍;对练器械有对 扎花枪、单刀进枪、双刀进枪、三节棍进枪、大梢子进枪、双手梢子进 枪、虎头钩进枪°暗场的拳术有内二趟、十二炮锤、达摩十二掌等;器 械有昆山剑、昆山刀、六合大枪、六合眉镰、春秋大刀一百零八式、赵 家六合长枪等;功法有铁砂掌、朱砂掌、拔步腾空点穴功、大武功、小 调手、六把松鹰爪功、唇典等。第三节一达摩拳二达摩(? ~528年或536年),全名菩提达摩,亦称达磨。南天竺 香至王第三子,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对于他来到中国的时间说 法不一,一说是梁普通元年,即公元520年,另一说是梁大通元年,即 公元527年。据1979年版《辞海》1356页载,他是南朝宋末航海到广 州,又往北魏洛阳。旧说达摩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 去。后人魏嵩山少林寺,曾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慧可(487 ~ 593),授 以《楞伽经》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历代武 术界总以为某些拳种和导引术是其所创,如“十八罗汉手”、“易筋经” 等。后又出现了一些以达摩命名的武术套路和专著。但据有关人士 考证,怀疑这些均系他人所创.近代武术史学家唐豪在《少林武当考》 中就曾指出达摩创拳之说纯属讹传。

不管达摩创拳是否讹传,以达摩的名字命名的拳种确实普遍存 在。象太极拳依托于道教理论一样,即使是后人托达摩之名,达摩拳 也必然会与达摩或与佛教禅宗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当然,这不是我 们要讨论的重点。我们所要说的是在邢台的南宫、清河有一支达摩 拳的传承。清河的达摩拳源于王化庄的庄希哲,而庄希哲的达摩拳 从学于南宫王义寨。至于南宫王义寨的达摩拳始于何时,尚不清楚, 有待考证占二庄希哲(1896~ 1982),清河县王化庄村人。庄希哲自幼好武, 1912年,到南宫王义寨学习达摩拳,但不知师承何人。庄希哲的后世 弟子中流传着他的师傅在自家抢水时与人发生口角,打伤3人后,用 碌磷将井口封住和到清河葛仙庄赶集时突降大雨,清凉江江水暴涨, 其师用随身携带的竹竿平放江水中,利用自身功夫踩着竹竿过江的 神奇故事。庄希哲在南宫学习数年,回到清河后,将达摩拳传播开来。庄希哲32岁去谢炉赶集卖棉花,买方是谢炉村和刘保庄村人, 他们用小秤大秤蛇买棉花,由于买卖不公发生口角。对方仗凭人多 势众,与庄希哲动手开打。庄希哲开始只是躲闪,不愿动手。对方却 欺人太甚。不得已,庄希哲用所学达摩拳东拼西打,从中午打至天 黑,打伤谢炉、刘保庄两村约30多人,直到再无人上前才罢手,庄希 哲则毫发无伤。决庄希哲务农的同时,在清河广泛传授达摩拳,其弟子中既有本家 后人,也有乡邻,还有外地慕名来拜其门下者。庄希哲深谙佛教禅宗 法理,对达摩拳不仅练得精熟,还精通其拳术理论。在对弟子传拳授 艺的过程中,向弟子讲述拳理和法理,教育后学者既要练武强身,更 应注重实战,但不可恃强凌弱心继庄希哲之后,其弟子们也在清河及周边县、市广泛传播达摩 拳。有许多弟子还在习练传播达摩拳的同时,兼收并蓄,学习其他武 术拳种,并与达摩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使达摩拳这一稀有拳种得以完整保存和传承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武术内涵。弟子们还积 极参与各级各类武术比赛,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武术界的各种 活动中,以其良好的功底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武术 界同仁的广泛好评。

浏览3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