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腊者何,腊之言鬣也,前承剑 身而后接于茎,丰中而渐杀焉,以横趋于两旁如发鬣鬣然,故谓 之腊。
剑把者,茎也。茎必缠以堪,故知中其茎而设之者在是也。 首者何,戴于茎者也。首也者,剑鼻也。剑鼻谓之镶,镖谓之珥, 又谓之镇,一谓之剑口。有孔曰口,视其旁如耳然,曰珥,面之曰 鼻,对末言之曰首。
剑之名物见于庄周书凡五事,曰:锋、铐、脊、镶、夹。据其所 次者言之,则锋者其崭也,铐者其刃也,脊者身中隆者也,镖者其 首也,夹次镣后,继夹遂言包裹,则夹者其室也。
以上是对剑不同部位的训诂,是对《周礼•考工记》的进一步阐 释。在实证上,程瑶田借助于其所见的古铜剑,对古剑的制式进行实 证。其所见的十二种古铜剑制式,一一予以说明,并制图揭示。可以 说,程瑶田对古铜剑的研究实现了训物与实证的结合,体现了清代学 术中皖派经学家的考据与实证思想。当然也表明了其在古剑研究中 的重要地位。另外程瑶田在还对矢、殳等古兵器进行了考证
第六章武术与明清徽州社会(下)
明清徽州武术在徽州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于 为徽州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保驾护航。其次为徽州戏剧文化的发 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再次与新安医学也有着互动影响的关联。 此外为徽州旅游,以及治理虎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一节武术与徽商
明清徽州武术与徽州商品经济的关系,王振忠在《少林武术与徽 商及明清以还的徽州社会》一文中,论述了少林武术与明清徽州商业 经济发展史的关系。该文指出了明清少林武术在徽州商业经济发展 史上的作用这是研究明清徽州武术与徽州经济关系的发轲之作, 对进一步研究该论题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清代徽州人程煦在《桃源俗语劝世词》中说:“到不如,听我劝, 从此收心不要变,托个相好来提携,或是转变或另荐,又不痴,又不 呆,放出功夫擂柜台。店官果然武艺好,老板自然看出来。看出来, 将你招,超升管事掌钱财。吾纵无心求富贵,富贵自然逼人来。”这 是针对当时徽州游手好闲之徒,提出的劝诫我们从中可以解析到
I转引自汗.建国、胡卫星等著《走进徽商》.安徽人民出版社20()5年版,第 204—205 页
徽州商人在选用伙计时,以有好武艺为衡量标准之一。明清徽州商 人,不管是坐贾还是行商,都需要有一定武艺本领的人作为助手,来 保护其经商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晚清婺源人詹鸣铎所著的自传体 小说《我之小史》①中就记述徽州宗族仆人以武帮助徽商除恶除险:
湘伯的老太爷,早年走山东,发逆时代,见人相食,他幸逃 脱,得免于难。有一次路遇绿林豪客,手执钢刀,问:“我这利器 如何?”他的仆人有机警,倒提洋伞,以柄向之,道:“你的刀,不如 我伞柄利。”其人怒斩其柄,斜削之口去变新颖。仆人趁势,将伞 柄尖对那人刺去,直中要害
正如王振忠所指出的,明清徽州少林武术在徽商经营中,主要有 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地方社会,练习武术是自保身家的一个重要 手段;是除了防范盗贼外,增强在地方纠纷中的实力:
探讨武术与明清徽州经济的关系,毫无疑问,离不开徽商。徽商 在进行商业经济的经营与管理时,遇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商品运 输中的盗贼、受经商中的地棍无赖侵扰、徽人山林经济遇到盗贼等 等。解决这些问题,徽人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诉诸武力斗 争,也就是凭借武艺高强者来解决种种社会问题。
徽商进行商品运输过程中,遇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盗贼。为明 晰明清徽商运输中的盗贼问题这一普遍现象,兹辑录明代徽州休宁 人黄汴所撰的《一统路程图记》。其在序文中指出:
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卷八《江南陆路》。 貌,欲罗致之。乃伪为富商,说与同贾绍兴某地。维仲素未识其 处,因与偕往。乃至,乃万山中也.缚茅为庐舍,星罗棋布,列营 垒,心颇疑之。此夜盛治肴醴款洽,主人殷勤劝侑同伙以次而 进,中饮谈贸易居积事。维仲谩言应之,既辞酒力不胜。诸主人 乃前致辞曰:凌君远行至此,跋涉良辛苦,请先就寝,来夜更当畅 饮也。既闻维仲麴声起,乃窃窃私语,后音渐高,有问所与偕行 者。此人长大,虽有膂力,不知技艺若何。明夕可便同往某处勾 当否。答曰:未可知也。吾以同贾诳之来尔。维仲尽得其谋,大 骇而黝声如故。盗之不防也。夜阑,群盗尽醉卧,维仲乃起察舍 中灯火尽熄,视东方月已升,于是启门闩而出,不敢由故道归,遂 迷入山径间,足践荆棘,手格虎多,阅两昼夜行四百余里,陟高冈 遥望市城而投足焉,则衢郡府治也。先是其族人开明贾于是,访 而造焉,为之酿,而受其食。越十余年自为盐贾,列肆于衢市,老 归于歙。子和贵,字礼容,至今世其业焉。陈子曰:余阅人多矣, 自余来治西安,始得一凌子礼容,尝为余言其父维仲,始商如此, 且详其所以至此之由,事亦奇矣。维仲始而被诳,几陷缘林,所 谓可欺,以其方也。既知其诈,乃能自拔,迹于尘溷之中,不亦明 决而有守乎?虽然向使不遇盗,维仲未必来衢,而予又安得交礼 容也。人生作合,岂偶然哉!
这则记文讲述了徽商凌维仲经商中遇到盗贼,凭借机智脱逃,又 凭借着自身
的武艺,排除虎旁侵袭,反映了徽商在经商过程中遇盗、 遇患的事实这是徽商借助武艺扫除祸患、抵御盗贼的实例。
明代徽州文学大家潘之恒《亘史•外篇•女侠•韦十一娘传》是 辑录胡汝嘉所作的传记,该文是徽商经商中遇盗的典型事例,故将全 文征引如下:
建业胡汝嘉曰:程德瑜者字元玉,徽贾人也,然性简默端重, 有长者风。尝行货川陕间,即得利将归,过文阶道中,饮于逆旅, 时有一妇人跨驴而至,年可三十许,颇有色而貌甚武,亦投店饭, 店中人无不瞩目,程独端坐不瞬。饭既毕,将行,妇忽举其袖,忧 然曰:"适无所携,而已饕主人饭,奈何?''众皆讪侮之,而店主坚 求其值。程遽起以钱酬之,曰:"此娘子,岂乏此数文,而君必困 之耶。”语毕,欲行,妇前再拜曰:“公诚长者,请公姓名?当倍酬 公耳。”程答曰:“钱不足酬,姓名亦不足问也。"妇曰:“少间,有 小惊恐,妾将有以报公,故问公,公幸勿隐,如欲知妾姓氏,而韦 十一娘者是也。''程极讶其言不伦,漫道姓名而去。妇曰:“余于 城西探一亲,少顷,亦当东耳。”策驴而去,其行如飞。
程且行且疑,第以妇人语不足凭,又彼一饭之资尚不能措, 即有惊恐,又安能相报也。与其仆驱而前,甫过三四里,道遇一 人,荷签负笈,衣体尘暗,似远行者,与程并道,或前或后,程试问 之,曰:“此前当何所抵?其人曰:“去此六十里为杨松镇,镇有 旅铺可栖泊,近则不可得也。''程曰:“日暮可得达乎?”其人视日 影曰:“我可耳,君不达也。"程曰:“我骑,尔步,何反不相及? ”其 人笑曰:“此南有支径可二十余里直达河水湾,又二十余里即镇 耳。公官道迂回,故不相及。”程曰:''果有支径,即相指示,抵镇 当以酒食奉劳,可乎?"其人欣然而前,程驱而从之,果得一径,初 入稍平坦,里许渐磔确,有山陡绝,绕冈而行,密林如幄,仰不见 天,程惶惧,咎其人,答曰:“前此即平路矣。”又度一丘,则转崎 岖。程悔,欲回马,忽其人呼啸数声,即有红巾数辈涌出。程知 不可脱,遽前揖曰:"宝锚,恣君取之,惟鞍马衣装留为归途之费 耳。”盗果取其银而去,助勒中仆马俱失所在,程怅怅莫知所适 从,登高望之,杳无踪迹。
遽前致词曰:儿韦十一娘弟子青霞也。 知公惊恐,特此奉慰,复约会前冈之侧。"程顿悟曩语,稍安,随女 子行半里许,则韦在焉。迎语程曰:“公大惊恐,不早相接,妾之 罪也,然宝锚已取,却仆与马当即至也。”程唯唯,韦曰:“公不可 前,小庵不远,能过一饭否?失此处,亦无可寄宿也。”程从之,过 二冈,即见一山陡绝,四无连属,高峰入云。韦以手指之,曰:''此 是也。”引程攀萝附木而登,每陡绝处,韦与青霞扶掖而上,数步 一休,喘呵不已,而韦与女子则无异平地。每上望,若将入云霭 中,比中回视,则云霭又在下矣。如此行数里许,方得石磴,磴百 余级乃有平土,则茅堂在焉,堂甚雅洁。揖程坐升榻上,更命一 女曰:“缥云,具茶果、松醪、山簌饮程。”皆甘芳可爱。酒罢,命 饭,意甚勤渠。
程乃请曰:“曩不自戒,狼狈在途,非借夫人威力,不能出诸 泥途,然不知夫人以何术能制诸鼠辈也?”韦曰:“吾剑侠也。适 于市肆见公修雅,故相敬。然视公,面气滞,知有忧虞,故为乏 钱,以相试耳。”程颇通文读史鉴,因问之曰:“剑术始于唐,至宋 而绝,故自元迄国朝竟无闻者,夫人自何而学之? ”韦曰:“剑不始 于唐,亦不绝于宋。自黄帝受符于玄女,而此术遂兴,风后习之, 因破蚩尤,帝以术神奇,恐人妄用,又上帝之戒甚严,以是不敢宣 言,而口授一二诚笃者,故其传未尝绝,而亦未尝广也。其后张 良募之以击秦皇,梁王遣之以刺袁盎,公孙述之杀来、岑,李师道 之伤武元衡皆此术也。此术既绝,唐之藩镇有相仿效延致奇异, 而一时罔利之人,皆为之用,故独见称耳,而不知实犯大戒,诸人 旋亦就祸,无怪也。尔时仙师复申前戒,大抵不得妄传人、妄杀 人;不得为不义使而戕善人;不得杀人而居其名,此最戒之大者 也。故元昊所遣不敢贼韩魏公,苗刘所遣不敢刺张德远,盖犹有 畏心顾前戒耳。”程曰:“史称黄帝与蚩尤战,不言术;张良遣力 士,亦不言有术;梁主、公孙述、李师道所遣盗耳,亦何述之有?” 韦曰:“公误矣。此正所谓不敢居其名者也。蚩尤生象异形,且 有奇术,岂战陈可得?始皇拥万乘。仆从之盛可知,且秦法甚 严,固无敢击之,亦未有击之而得脱者。至如袁盎官近侍
浏览3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