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拳击奥运队员心智特征主要包括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和运动智能三部 分内容。心理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运动动机、人格、心理坚韧性、意志品质、速 度知觉和时空知觉;心理状态的构成要素包括赛前情绪、心境状态和注意特征; 运动智能的构成要素有智力水平、操作思维特征和认知方式。运动员的突出的 心理能力是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心智能力的基础.中等偏上的运动智力是优秀 男子拳击运动员心智能力的基本条件,良好稳定的运动心理状态是优秀男子拳 击运动员心智能力的保障。
对于男子拳击运动项目,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参加比赛的级别、规 模、重要性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品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已 经得到优秀的拳击教练员和运动训练专家的认同,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越来越注 重心理训练问题。
心理能力是运动员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 绩的重要前提。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人格、心理坚韧性、意志品质、速度和 时空知觉这些心理能力成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而后天的训练则很难使其 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拳击运动员心理选材中要特别重视这些心理能力 的评估。另外,这一特征还提示我们*在拳击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 心理特征制定适合运动员的、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使其在原有心理特点的基础 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运动潜能,而不是一味的想办法改变和塑造运动员的个 性.打造千篇一律的技战术风格的运动员。男子拳击奥运队员在专项心理能力 上表现为有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强烈的成就欲望;训练和比赛中具备积极奋斗 的态度•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忍受比赛训练中的伤痛和挫折,对自己和对手 的动作速度判断准确,时间和空间感觉良好。
心理状态主要反映运动员在某一时段内的情绪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稳定 性低、易起伏、变化快。心理状态主要受运动员某一时段内对自身和外部环境 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知结果的担忧的影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 比赛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障。要解决运动员竞赛心理状态的问题,主要靠平 时对心理能力的训练和竞赛心理状态调节的训练。男子拳击奥运队员在专项 心理状态上表现为对比赛和训练保持良好积极情绪,具有高度自信心,能够正 确认识比赛的成败以及他人和社会的评价。意志品质坚强,对待高负荷的训练 有克服困难的心理定向,训练自觉、积极、主动。注意集中能力强、稳定性好,注 意转移灵活,分配合理。
运动智能主要反映为运动员阅读比赛、阅读自己、阅读他人的能力,具体包 括知觉能力和认知能力。运动智能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两个方面因素的 共同影响。不同的运动智力因素在不同的专项运动技能训练活动中所起作用 的大小不同。拳击运动员运动智能的训练首先要确定该项目所需要的运动智 能成分,其次要结合专项训练和比赛进行运动专项智能训练。男子拳击奥运队 员在专项智能上表现为智力中等偏上。性格偏外向,对新异事物接受能力强, 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思维速度快,信息加工能力强。思维独立性强,有 主见,不易受他人影响。
研究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4名男子拳击国家队队员(邹X X、王 X X、孟XX、张XX)为被试,对其进行了相关专项心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 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文献的结果,建立我国男子拳击奥运队员的心智特征 模型。
(1)运动动机
孟XX运动动机中追求成功的动机得分为11. 00,显著高于其他选手,而 其回避失败的动机为。,也显著低于其他选手。表明该选手具有极高的成就动 机.在全力追求成功的同时敢于承担失败的风险;在比赛中对于动作的运用和 战术策略的选择大胆而不保守;另外•高成就动机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倾向于选 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对成功有积极期望;为了顺利实现目标,该选手会表现出 较高的开拓创新精神,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2)心理坚韧性
该选手在积极奋斗、抗压性和心理坚韧性的总体上均显著高于其他选手. 但在忍受生理伤痛方面的能力需要加强。表明该选手在比赛中的抗压能力较 强.在逆境中能够保持专注的心理和正常的行为表现,对待比赛中的困难和意 外能够冷静地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在竞赛高压力下能够保持旺盛斗志而不是被 压力压垮,比赛中作风硬朗。
(3)速度知觉
该选手对于自身的动作速度和比赛过程中对手的动作速度的判断非常准 确,进攻和防守的时机把握较好,动作运用合理准确。该类运动员脚下移动和 启动快,擅长打迎击和防守反击的拳,连续拳和二次进攻能力突出。
(4)时间与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准确,能够及时根据比赛进程调整比赛节奏,掌控比赛节奏、过程 的能力强。空间知觉水平较高,比赛中能够与对手保持合理距离,以提高进攻 和防守的有效性。另夕卜,能够充分利用场地空间,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发挥自 身技术全面、移动灵活的特长。
(5)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总分以及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主动性各维度得分均 显著高于其他选手。表明该选手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训练中能够自觉、主动 地给自己增加压力,严格要求自己;对待训练、比赛中的问题能够果断做出决 策,而不会犹豫不决;具有较高自制能力,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遇到困 难和挫折时能够顶住压力和挫折,并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应对挫折。
专项心理状态
(6)赛前情绪状态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该队员具有高度的自信心.但与其他选手之间没有显 著差异;在赛前能够合理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使身体处于适宜的兴奋水平,也 能够正确看待外界环境以及身边重要他人的期待,但该队员却表现出了过于担 心失败的情况。头脑中出现害怕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负面结果的想法都会严 重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择与发挥,比赛中容易出现焦虑、急躁情绪. 比赛中攻防时机把握不准,导致不能把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展现出来。另 外,该选手比赛前在生理上体验到了更多的紧张反应,常见的表现为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肌肉僵硬等。
心境状态
对待训练表现出良好的心态和对待训练的积极态度,较低水平的紧张、愤 怒、慌乱体验;较高水平的精力和自尊感;但该队员抗疲劳能力和消除压抑感的
能力需要提高.尤其是赛前过多的压抑感和疲劳感会损害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 赛的斗志,这是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
表1 -21拳击奥运队员心理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张XX | 孟XX | 王X X | ||||||||
样本 | score | t | P | score | t | P | score | 1 | P | |
自觉性 | 27. 44+4. 94 | 34.00 | -7. 689 | .000 | 20. 00 | 7. 623 | .000 | 23. 00 | 4.384 | .000 |
果断性 | 31. 09+ 4.85 | 40. 00 | -11.097 | .000 | 23. 00 | 9. 570 | .000 | 33. 00 | -2. 392 | .023 |
自制性 | 19. 06+3.71 | 24.00 | -7. 927 | .000 | 14.00 | 8. 030 | .000 | 21. 00 | -2. 946 | .006 |
坚韧性 | 41.72+5. 75 | 48. 00 | — 6.714 | .00() | 34. 00 | 7. 465 | .000 | 40. 00 | 1.505 | .142 |
主动性 | 15.19+5. 70 | 17. 00 | -1.882 | .069 | 12. 00 | 3. 339 | .002 | 12. 00 | 3. 339 | .002 |
意志品质总分 | 134. 50 ± 17. 51 | 163. 00 | 一 9. 530 | .000 | 103. 00 | 10.167 | .000 | 132. 00 | .647 | .522 |
追求成功 | 9. 88+2. 27 | 12. 00 | -5. 698 | .000 | 11. 00 | -3. 009 | .005 | 10. 00 | -.463 | .647 |
回避失败 | 3. 13+2. 94 | 4. 00 | -1.379 | .177 | 0. 00 | 24. 997 | .00() | 2.00 | 19. 905 | |
自信心 | 18. 664-3. 48 | 24.00 | 一 8. 680 | .000 | 19. 00 | -.610 | .546 | 15. 00 | 6.097 | .000 |
躯体焦虑 | 10.81 + 4. 70 | 5. 00 | 7. 112 | .000 | 9. 00 | 2.258 | ,031 | 4.00 | 8. 166 | .000 |
个体失败焦虑 | 12. 50+5. 26 | 1. 00 | 9. 105 | .000 | 13. 00 | —.504 | ,618 | 13. 00 | -.504 | .618 |
社会期待焦虑 | 12.19+5.21 | 4.00 | 8. 855 | .000 | 9. 00 | 3. 594 | .001 | 9. 00 | 3. 594 | .001 |
紧张 | 11.22+3. 83 | 6. 00 | 7. 889 | .000 | 15. 00 | 一 5. 418 | .000 | 7.00 | 6. 502 | .000 |
愤怒 | 10. 754-3. 96 | 7. 00 | 5. 413 | .000 | 19. 00 | -10. 641 | .000 | 7. 00 | 5. 112 | .000 |
疲劳 | 11.59 + 6, 88 | 7. 00 | 4.060 | .000 | 11.00 | .682 | .500 | 10. 00 | 1.516 | ,139 |
抑郁 | 9. 474:3.47 | 6. 00 | 5. 684 | .000 | 11.00 | -1.878 | .069 | 6. 00 | 5. 681 | .000 |
精力 | 19. 53 + 4.54 | 26. 00 | -8. 568 | .000 | 15. 00 | 5. 630 | .000 | 21.00 | —2. 005 | .053 |
慌乱 | 9. 09 ±2. 90 | 6. 00 | 6. 134 | .000 | 15. 00 | 一 10. 566 | .000 | 6.00 | 6.126 | .000 |
自算情绪 | 14. 93± 3. 57 | 18. 00 | -1. 887 | .000 | 18. 00 | -4. 887 | .000 | 17. 00 | -3.258 | .003 |
情绪稳定性 | 11.63 + 2. 78 | 10. 00 | 3. 742 | .001 | 9. 00 | 5.578 | .000 | 13. 00 | -2. 789 | .009 |
内外向 | 15. 84 + 2.81 | 20. 00 | -9. 033 | .000 | 13. 00 | 5. 99-1 | .000 | 19. 00 | —6. 369 | .000 |
开放性 | 12. 84 ±3. 09 | 16. 00 | —6. 354 | .000 | 8. 00 | 9. 192 | .000 | 10. 00 | 5. 424 | .000 |
随和性 | 19. 28+2. 74 | 23.00 | -8. 410 | .000 | 24.00 | —9. 960 | .000 | 19. 0() | .311 | ,758 |
尽责性 | 19. 16 + 2. 36 | 24.00 | -12. 293 | .000 | 19. 00 | .072 | .943 | 19.00 | .072 | .943 |
积极奋斗・ | 55. 22± 1.43 | 54.00 | .606 | ,548 | 37. 00 | 7.490 | .000 | 41. 00 | 4. 630 | .000 |
抗压性 | 40.97±5. 86 | 44.00 | -3. 172 | .003 | 37. 00 | 4.006 | .000 | 41. 00 | -2. 952 | .006 |
忍受伤痛 | 22. 84+8. 79 | 21.00 | 1. 101 | .279 | 24. 00 | 一.82-1 | .416 | 18. 00 | 3.151 | .003 |
心理坚韧性总分 | 119. 03+17.33 | 119.00 | -.031 | ,976 | 98. 00 | 7. 111 | .000 | 106. 00 | 4.417 | .000 |
浏览4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