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 式,还取决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渠道、媒介J①。所以,在这 个传播方式、手段、渠道、媒介多元的时代,如何利用好身边的各 种传播资源进行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国武术的“走出去”的实施路径而言,如何有效地 整合与利用各种传播方式、手段、渠道、媒介,对中国武术在“一 带一路”沿线中真正的“走出去”至关重要。目前来看,中国武术 的海外传播主要是通过个体传播、文化交流、影视传播以及互联 网等方式来进行的,这些方式或途径对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起到 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根据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 动计划(2016—2020年)以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和指导思想来看,中国武术“走 出去”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挖掘出更好、更快、更便捷的传播方 式和途径。

首先,中国武术“走出去”应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 际多边舞台,发挥文化双边合作的优势,借助各种政府行为,为中 国武术构建“走出去”的踏板与平台。积极举力、”沿线文化年” “沿 路艺术节”,“一带一路文化行”等交流活动与平台,充分利用沿 线国家或组织举行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博览会等活动形式,推广 中国武术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宣传中国武术文化、艺术的同时, 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中国武术出访“缅甸、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哈萨 克斯坦、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拉脱维亚、土库曼斯坦、以色列”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各国之间的武术交流。

其次,中国武术“走出去”应在创新传播形式,全力打造国际 知名品牌,推出中国武术国际品牌,做到雅俗共赏、全面传播。一 方面,要积极推行中国武术“赛事品牌,拳种品牌,名人品牌,影 视品牌,大师品牌,演艺品牌”①等。打造知名国际武术节,通过国 际武术赛事推广中国武术的世界普及;推广太极拳品牌,以太极 拳独特的文化特质与健身效果提高太极拳的知名度,在传播太极 拳、太极拳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国武术、中国文化;推选国际武术 形象大使、民间武术大师,打造好莱坞式的影视作品等,使中国武术逐步成为世界认同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要与艺术传播相 结合,投资创编高端武术舞台剧,以高品质、高艺术、高欣赏价值 的武术剧目展现给世界大众,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高层次的视、 听觉享受,使人们在欣赏武术舞台剧的过程中接受中国文化。积 极借鉴《功夫传奇》《风中少林》《功夫诗・九卷》等知名武术 舞台剧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武术走进世界艺术舞台提供基础和 保障。

中国武术“走出去”应拓展传播媒介,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 (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的同时,积极、适度地将中国武术 投放到各类新兴的媒体中(互联网、移动传媒),为中国武术“走出 去”提供传播时间和空间上的技术优势,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为 传播渠道,为世界人民提供“更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更便捷的接 收方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例如国家地理频道播 出的《武术大观:科学看武术》将各国有代表性的武技以高科技 手段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比较,解释并回答各种武技的特点和独 到之处,这对世界范围内的武术、武技传播、推广具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最典型的文化代表和 标识,肩负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今天,在国 家发展、“一带一路”以及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 的“走出去”不仅能够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塑造 中国形象,还能有效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从而为中华民族 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因此, 全面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走出去”问题,既是促进 中国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对提高我国文化软 实力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 是新时代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优秀文化契合“一 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增强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前提。可以 说,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求去理解和把握“一 带一路”倡议的高远立意和重要价值,将“一带一路”倡议和高度 文化自信及中国武术“走出去”深度结合,将有利于探索“一带一 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走出去”的当代价值和实施路径。所以,对 于中国武术的“走出去”而言,只有把握历史机会才能“穿越历史 之门,迈入一带一路潮流,才能激荡时代共鸣”;只有在纲领上、 组织上、内容上、理念上、方式上做到“与时俱进”“切实合理”,才 能在“一带一路”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 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J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武术精神的有效平台

中国武术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有着与其他文化 不一样的价值。通过对中国武术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特殊价 值研究,进一步揭示和探寻中国武术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在文化软实力的平台下更有效地提升中国武术精神,发挥中国武 术精神的应用价值。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为耀眼的 一颗“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具有中 国文化原始的“纯洁性”;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展示着文化精神 与价值的“中华性”;作为一种“中国印象”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 及性”,它们共同构建出中国武术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独特作 用和价值,能够“由点到面”的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命脉,是一个国 家繁荣昌盛的根基。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 “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观,自此之后,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5年的十二届人民代 表大会以及2016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都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解读。 可以说,文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迎来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实现。”因此,在这个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把中国优秀 文化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如何将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且 “走进去”,如何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和发展纳入到实践层面 的视野中,已经成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民族文化发展最为关注 的问题。

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视角来说,武术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 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为,2004年的总理之间: “温总理,您会武术吗? ①。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毛里求斯的重 要演讲:“学习武术,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三可以 增进中毛两国人民友谊。②以及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 查报告2013》的明确指出“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 依次是:中国武术、饮食和中医”③都充分地说明和肯定了武术在 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价值。可以说,中国武术对外传播和 发展的几十年里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凭借其巨大的文化价 值和文化魅力,是数以百计的外国友人魂牵梦绕并在潜移默化中 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行使着独具一格的文化力量,传达 着“和谐与共” “大同大美”的文化精神,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 构建和发展传播有着重要的特殊贡献。

一、“由点到面”——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为耀 眼的一颗“星”

全球化的到来,使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文化的“软 实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文化内涵、意识、思维和倾向的 沉淀、升华来维系和引导着人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使其在意试空间中和某种文化母体相联结,并且对这种文化母体产生一种精 神层面的亲切和好感,为其发展和竞争提供持久和深远的作用 力。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刻、最久 远、最具生命力的东西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①当这种 文化变成一种世界认同的“流行文化”时,该文化就具有了代表 上位文化属性的特质。如代表着美国文化的“牛仔”、日本文化的 “和服”、西班牙文化的“斗牛”、法国文化的“绅士”……人们在 接触这些文化时,不仅仅是在享受这种文化带来的精神慰藉,还 在消费和领悟着这一文化背后的文化内涵,体会着美国、日本、西 班牙、法国等异族文化的精神和气息。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身体文化的密切交流与碰撞,已经成为突破民族与国家障碍的一 种新的国际语言,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策略中较 为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固有的身体文化,其内涵一定是本民族 特有的,不以身处异域而转变。也就是说,在国际化中的身体文 化,其文化内核是很难被国际化的,任何一种知名身体文化的成 功都带有自身民族文化的特征。如印度的瑜伽、美国的橄榄球、 巴西的柔术、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相扑……等等这些身体文化 的背后都隐含着自身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核。可以说,在不同民族、 国家、地域的身体文化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核和文化基 因,当它们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时,其根植于该民族文 化的内涵和特征将会在这一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及,而这些 民族身体文化所携带的“隐性力量”——文化力,便成为影响参 与人群趋向这些身体文化的“迷魂剂”,使得这些群体在习练和传 播这种身体文化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传播着该身体运动背后 的文化或者是对该文化的追求或留恋。从中国文化层面而言,我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文化 载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沉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如戏曲、书法、中医、瓷器、绘画等各自都有着 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但是从“软实力”的视角来看,在我们诸 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一种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最能成为 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文化载体,最能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 代表,最能将中国文化“走出去”并在异国他乡“走进去”呢?这 成为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一种文化若想成为中国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则必须应该站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之 上,以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民族精神、弘扬和谐价值观等方式来 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并以此来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软 实力J因此,若一种文化想要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那么这种文化必须拥有三个特质,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草根 性”、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华性”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性”。

从“草根性”“中华性”以及“普及性”这三种特性的内涵与 联系来看,它们应该有着自身独特的范畴和价值,同时它们又相 互依从、密切关联共同勾勒出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构架。 其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草根性”,是指这种文化具有传统草 根文化的根基,主要代表着一种中国文化原汁原味的“纯洁性”; 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华性”是指这种文化的核心内涵必须能够深 刻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必须是具有继承中国传统 价值观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中 庸”等中国文化的思想要义;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性”是指这种 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要有鲜明的符号意义和影响价值,人们对其具 有趋向性,能够有效地将其背后隐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 和传扬出去。面对中华文化丛群中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和内容, 就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和世界影响力而言,作为中华民族、中 国文化中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武术,无疑最具成为中 国文化软实力身体文化代表的潜质和要求。因为“中国武术不论 其文化内涵的“中华性”,还是其国际化的“普及度”,以及实施过 程的“可操作性”,都应该具有其他文化形态难以比拟的优势。在 众多中华文化形态中,相较于书法、中医、戏曲等传统文化而言, 中国武术的世界认知度、影响力和感召力可谓独步天下。①所以 说,中国武术作为国际友人认识和接受中国文化的一个“点”,已 然成为中国文化获得世界传播和国际认同最为耀眼的那颗“星。

浏览40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