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年济、 | 日本史及日本武道史 | 中国史中国武术史 |
1871 年 (明治4年) | 7月14日废藩置县 7月18日设置文部省 4月8日允许平民骑马 8月9日允许自由选择剪发和带刀 (脱刀令) | |
1872 年 (明治5年) | 5月29日在东京开设师范学校 8月3日发布学制法令 11月28日发布征兵令 11月23日允许女性自由观看大相扑 的表演 | |
1873 年 (明治6年) | 2月7日发布禁止复仇令 4月26日郴原键吉在浅草左卫门的 河岸上举行了十天的剑术表演 7月15日大藏省发布了从7月31日 开始禁止剑术表演的通告 | |
1874 年 (明治7年) | 3月2日至3日郴原键吉在上野举行 祭祀神佛的剑术比赛 5月26日陆军户山学校进行法式体 操术和剑术(击剑)的教学 | |
1875 年 (明治8年) | 1月19日村田经芳赴欧研究射击术 | 约在此时,蔡玉明在福建晋江创 编“五祖鹤阳拳” |
1876 年 (明治9年) | 3月28日禁止带刀(废刀令),穿大礼 服以及军人、警察、官吏制服的场合 除外 5月26日《朝野新闻》刊登了以《赤裸 的商业性相扑是国家的耻辱》为题的 报道 | 翻子拳与戳脚拳家徐兆熊,在沈 阳长安寺庙内设拳场授艺,程廷 华(1848—1900)拜董海川为师学 习八卦掌 |
1877 年 (明治10年) | 3月20日大警视川路利良率领拔刀 队参加西南战争并立战功 | 形意拳家郭云深在河北易州西陵 开场授徒 |
事 年冰、 | 日本史及日本武道史 | 中国史中国武术史 |
1878 年 (明治U年) | 3月19日海军军事学校开始教习西 洋剑法 10月14日文部省下达了在东京府管 辖下设立体操传习所的公告 11月大警视川路利良公开发表《剑术 再兴论》 | 正蒙书院小学堂在上海创办 郭峪生设教于北京西陵,教授形 意拳,后聘为清宗室戴纯、戴廉等 人的武术教师 |
1879 年 (明治12年) | 2月东京警视厅总署的巡查教习所设 立了剑术指导(剑术的教官) 4月4日废除琉球藩,设冲绳县 10月3日东京警视厅总署内开设击 剑练习场 | |
1880 年 (明治13年) | 4月28日京都府知事植村正直发布 了关于击剑无用的告示 12月22日一23日元老院在审议修 改教育令的公告方案时,体操上增加 “武技”二字的提案也遭否决 12月27日体操传习所由文部省直接 管理 | |
1881 年 (明治14年) | 9月1日学习院在高等课程中加入器 械体操、马术和击剑等课程 | |
1882 年 (明治15年) | 1月4日颁布《军人敕谕》 6月5日嘉纳治五郎在下谷北稻荷町 的永昌寺开设柔道场 11月25日警视厅在向冈弥生社召开 首届击剑大会 | 王祖源重刻少林内功图,改名为 《内功图说》 |
1883 年 (明治16年) | 5月5日文部省委托体操传习所对剑 术柔道等在教育上的利害关系进行 调查 6月16日东京大学举办了田径运动 会 | |
1884 年 (明治17年) | 4月5日一8月2日《东京医事杂志》 上进行了剑术作为学校课目合适与 否的第六次讨论 8月31日陆军户山学校,法国军人德・ 比莱雷和基埃鲁指导剑术与刺枪术 | 8月26日中法战争 |
事 年济、 | 日本史及日本武道史 | 中国史中国武术史 |
1885 年 (明治18年) | 8月28日警视厅制定演武会规约,并 制定了级位制 10月8日讲道馆参加了弥生神社武 术大会,盛名远扬 | 李鸿章奏设天津武备学堂 6月9日中法签订《天津条约》 |
1886 年 (明治19年) | 4月29日废除了体操传习所,在高等 师范学校设立了体操专修科 6月3日警视厅制定了击剑练习规 则,正式规定了 1〜5等的级位制 6月10日在警视厅的武术大会上,横 山作次郎(讲道馆)和中村半助(良移 心头流)在长达一小时的比赛中不分 胜负,最终以平局结束 | |
1887 年 (明治20年) | 6月15日设立陆军幼年学校 10月3日富田常次郎到伊豆菲山中 学任职,开设了讲道馆菲山分场 | 红拳派首领阎书勤、高元祥等与 梅花拳首领赵三多在山东冠县联 合作战,反教会 |
1888 年 (明治21年) | 5月16 B—18日在帝国大学举行了 柔道、剑术场的开场仪式 7月19日一刀正传无刀流开山祖 师 山冈铁舟逝世 9月1日讲道馆江田岛第一分场招收第 一批弟子(开始对海军进行柔道指导) | |
1889 年 (明治22年) | 1月22日颁布了修改后的征兵令,开 始全民皆兵 3月第一高中创办击剑会 5月11日嘉纳治五郎在大日本教育 会上发表了《柔道基本情况以及其在 教育方面的作用》的演讲 | 3月4日清朝光绪帝亲政 |
1890 年 (明治23年) | 10月第一高中校友会成立,设立柔道 部,将击剑会改名为击剑部 10月30日颁布《教育诏书》 | |
1891 年 (明治24年) | 7月4日新设立皇宫警察署击剑场 8月13日嘉纳治五郎就任熊本市国 立第五高中校长 | |
1892 年 (明治25年) | 5月14日学习院举办辅仁会柔道比 赛 |
\^己事 年济、 | 日本史及日本武道史 | 中国史中国武术史 |
1893 年 (明治26年) | 3月3日开设日本体育会体操练习所 8月嘉纳治五郎柔道杂志——《国士》 创刊 9月20日嘉纳治五郎任高等师范学 校校长 12月19日关重郎治向文部省提交了 将剑术编入必修课教材的申请书 | |
1894 年 (明治27年) | 5月20日讲道馆大道场落成仪式 9月11日击剑表演的创始者,直心影 流郴原键吉去世 12月2日学习院举办击剑比赛(众多 学生、警察参加) | 8月1日甲午战争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大枪刘德宽与八卦掌家程廷华, 形意拳家李存义在北京结盟,倡 议八卦、形意、太极为友好门户, 相互交流拳技,互授弟子 |
1895 年 (明治28年) | 4月17日大日本武德会成立,选举渡 边千秋为会长 5月28日亲王小松宫彰仁就任大日 本武德会总裁 10月25日举行首届武德祭 | 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 河北沧县武术家王子斌在北京香 厂开设“文武义学” |
1896 年 (明治29年) | 4月17日横山作次郎担任东京高等 师范学校柔道教师 6月17日文部省委托学校卫生顾问 委员会对“击剑柔道的利弊”进行调 查 | “京师大学堂”创立 4月,义和团首领赵三多在冠县 梨园屯召集大会,举行亮拳,各路 拳民3000余人参加大会 |
1897 年 (明治30年) | 3月8日关重郎治在第十次帝国会议 上向众议院提交了《将剑法体操编入 儿童教育》的申请书,议院通过并送 交政府 | |
1898 年 (明治31年) | 1月1日大日本武德会开始施行支部 设置规则 4月25日大日本武德会将马术、射击 作为重点项目开始讲习 5月31日文部省发布禁止师范学校 和中学将击剑和柔术增加为必修课 的通知 6月22日文部省重新发布了允许课 外练习击剑柔术的通知 | 戊戌变法 |
\^己事 年济、 | 日本史及日本武道史 | 中国史中国武术史 |
1899 年 (明治32年) | 1月8日讲道馆的“开镜仪式”上,横 上作次郎和永冈秀一的“乱取”表演 赛格外引人注目 10月1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设立柔 道科 | 3月山东义和团起义爆发 |
1900 年 (明治33年) | 2月16日柴田克己提交《将击剑列入 各类学校必修课》的申请书,通过并 送交政府 2月26日大日本武德会选举青木周 藏为第四任会长 | 清廷下诏:废除武举制度,令各省 设武备学堂 形意拳家耿继善在北京创立“四 民武术社" 八卦,形意拳家孙福全在河北完 县创立“蒲阳拳社气武术家王正 谊被德军杀死,程廷华战死 马良在山西陆县学堂充任教官, 以其所编“拳脚科”、“摔角科”授 课 |
1901 年 (明治34年) | 5月14日小泽一郎和高野佐三郎代 表剑术家向文部省大臣提交《设立击 剑科的建议书》 | 9月7日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
1902 年 (明治35年) | 1月15日大日本武德会讨论将相扑 作为一种实业(否决) 5月3日东京帝国大学召开运动会和 箭术部成立大会 5月7日大日本武德会制定《武术家 优待条例》,还设立了“范士、教士”的 称号 | 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 马良在河北办陆军速成学堂,教 “拳脚科”和“摔角科” |
1903 年 (明治36年) | 3月10日讲道馆为中国留学生设立 了讲道馆牛以分馆 5月8日大日本武德会授予11名会 员“教士”称号,当日又授予“范士”的 称号 | 清政府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史 称“癸卯学制" |
浏览4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