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之情乃人间自然之情,而且 通过骨肉之情血缘的纽带,从父母同胞连接到亲戚和有缘之人,进而扩展到全 世界,这才是大爱。”①有人称,“具备从自己的体验中抽象出法则的能力,提炼 出'道理、原理',没有拜师学习,从格斗实践中悟出哲学道理,并构建体系的兵 法家,只有宫本武藏”②。他的《五轮书》被日本人作为哲学书来学习,不仅是 在剑道中而且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宫本武藏不仅仅武艺高强,书法、绘画、雕刻方面也很有天赋。他的水墨 画《枯木鸣图》、《布袋(和尚)见斗鸡图》、《宫本武藏自画像》、《鹭》等,已经成 为日本美术之国宝。③这也体现了他一通百通的哲学素养。

(三)“最后的剑客”一山冈铁舟

山冈铁舟一生以“剑、书、禅”为伴,他的人格,在江户末期和明治之初的各 界名流中产生巨大影响,普通民众也非常敬重他。由于他人格的影响,即使在 传统剑术被彻底抛弃的明治初期,他办的春风馆剑道也红极一时。他患胃癌 而死,临终时,他是冷静盘腿打坐而终的。他有极强的感召力,弟子数千,出殡 时,有5000余人相送,还有不少追随者欲寻死陪葬。当他的灵柩通过皇宫前 面时,按天皇要求,停留10分钟,天皇不能给臣民送葬,但是天皇要以注目礼, 相送这位他心中敬佩的最后的武士。到现在,日本还有山冈铁舟研究会,还有 一批山冈铁舟迷。山冈铁舟为什么被称为最后的剑客,他让日本人折服的是什么?以西乡 隆盛为总参谋长的勤王大军向江户进军,逼第15代江户幕府将军交出政权, 而支持江户幕府的军队也向江户逼近。眼看战火燃起之时,为了减少生灵涂 炭,免江户失于战火,他单枪匹马冲入敌营,作为先行官,与西乡隆盛进行谈


  • ta口谨一:《宫本武藏与现代》,参见《宫本武藏之八》(吉川英治文库),东京:讲谈 社2002年版,第390页。

  • 同上,第376页。

  • 此节可参照第二章“江户时期的日本武道”。


判。作为一个身份较低的武士,山冈铁舟以他的勇敢和镇定,为了主君德川家 能够保存名誉,并有一定的生存保障,与对手展开激烈的谈判,并取得了成功。 同时他也赢得了谈判对手西乡隆盛的尊重,并成为他的挚友。1872年,他接受西乡隆盛的推荐,受命作为青年明治天皇的贴身侍从。 次年5月5日,皇宫深夜火灾,是山冈铁舟随身保护天皇夫妇转移。1878 年,近卫连队兵士暴动,他深夜得到报告,顾不上更衣,穿着睡衣,带着剑最 早赶到天皇身边,深得天皇的信赖。明治天皇曾经说,有山冈铁舟在,托付 一切事情,都能安然。山冈铁舟实践了当初的承诺,当了 10年天皇待从后, 退隐江湖,开设“春风馆”,自创“无刀流剑法",培养了 一批活跃在明治时期 政坛的弟子。明治维新10年后,明治政府进行“论功行赏”前的调查,但是山冈铁舟淡 泊功利,多次推辞,不接受调查,最终被政府调查局催得无奈,他将和平谈判的 功绩归给胜海舟,而他自己认为,作为幕臣,只做了自己应做之事。诚如西乡隆盛所赞,“不要命、不要名、不要财,是真正的无我、无私、忠义 之人。非如此人等,不足与共谋天下大事也”。有人认为这是西乡隆盛认识山 冈铁舟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山冈铁舟一生的总结,

(四)明治的弄潮儿——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在他身上也充满着矛盾。他忠诚于自己的理想。2003年美国 电影《最后的武士》,就被认为主人翁的原型就是西乡隆盛。虽然他是一个失 败者,他是明治维新的功臣,是明治三杰之一,与明治政府的缔造者大久保通 利、木户孝允齐名,明治初期任陆军大将、参议。但是,他又是明治政府的叛逆 者。他与主政者政见不同后,挂印返乡。他似乎更忠诚于自己的情感,明知不 可为而为,被迫带领学生军与明治政府的军队大战,一时几乎动摇了成立不久的明治政府。有日本人评论,如果当时他振臂高呼,一定会有不少响应者,而且作为倒幕大将军时,他充满智慧,但是与明治政府军的战斗中,他什么计策 也没有施,只是战斗在第一线,最终他死在与明治政府军战斗的战场上。但是 他赢得了民众和政府的尊重。他的塑像被明治政府安放在东京的上野公园, 成为日本民众瞻仰的英雄。他不像明治维新时期的其他领导人接受过欧美的教育,或积极接受欧 美政治文化思想’他从小接受中国的教育,特别是他反对江户幕府提倡的 朱子学说,力推王阳明的心性说,凡事必亲身实践。他曾权重一时,作为倒 幕军总参谋长,是否武力攻击江户,他是决策者,但他还是以怜悯之心,为免 除无辜民众陷于战火之中,力排众议,给予江户幕府的臣属优厚经济待遇, 使江户在和平中完成“大政奉返”。“废藩置县”等三大政策,他是最后的决 策者。他实践勤俭持家的传统古训,穿着从乡下带来的粗布衣裳,拖着木屐,吃 饭只是吃摆在自己面前的菜。作为明治政府的高官,他一生提倡俭朴,对明治 宠儿的置良田、娶美妾坚决反对。他的月薪有几百元,但是每月只用15元,他非常关心部下,部属谁有困难,都可以用他的工资,他还把大部分钱捐给家乡的学校。在政府中与主政者政见不和,他毫无留恋地放弃高官,退隐家乡。他 很少在别人面前言说大话,只是扎实于实践。他年轻时与一个和尚志同道合,由于和尚得罪了幕府,遭受灭顶之灾,西乡隆盛相助无效,就与他共同撑船于海上,促膝畅谈后同沉于海,以生命与志友同在。后来他被人救起。有人评论,西乡隆盛大智若愚,又如“悬钟”,小撞则小鸣,大撞则大鸣。他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他经常访问他人,但是他从来不敲门喊人,而是静静站 着,等待什么人突然出来发现自己。①他有坚定的信念,“敬天爱人”是他一生的信条。“他主张:'不以人为对象,以天为对象。'因此,他能够不管面对的是藩主、将军抑或是天皇名义下的明治政府,完全基于自己的判断而自由地决定支持还是反对。岛津久 光②曾指责他说:'西乡智勇胜过世人,气量宏大且意志坚忍,乃当代豪杰 也。虽然,于君臣之大义却甚为失节,对久光忘却君臣情谊,无礼之举不计其数。……既不思数代蒙恩之旧主,其心不顺时则引弓以对朝廷,亦未足怪。'”③西乡隆盛在近代日本历史中的功过还没有定论,但是他的为人还是被充 分肯定的。忠诚、无畏、廉洁、勤劳,还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强,表现 在指挥千军万马决胜于沙场。他的诚,表现在忠于信念,在死不辞。他的义, 表现在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同沉于海。他的廉,表现在安于淡泊、乐善好施。他 的威,表现在尊重他人,少言实干。明治维新的三大臣中,他在民众中威信最内村鉴山著,铃木范久译:《代表的日本人》,东京:岩波书店1996年版,第39页。岛津久光是西乡隆盛所出身之藩藩主,西乡曾经是他的随从。唐利国:《武士道与日本的近代化转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250页。高。被称为现代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夫①一生将西乡隆盛作为自己的榜 样,将“敬天爱人”横幅作为自己公司的“社训”,高高挂在自己的办公室的显著 位置以自励。稻盛和夫解释说“敬天”就是“尊重天道”,正义;“爱人”就是“利 他”,为他人着想。

四、武士的品格

不论是历史学者的战国时期的武士道,还是明治时期基督教教徒的武士 道,通过明治之后百余年的日本传统的讲谈、歌舞伎等多种艺术的传播,武士已经深入到日本民众的心灵深处,他们对武士的理想人格有着几趋一致的想 象。对于武士阶层已经不存在的现代日本社会,武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格? 中林信二,是筑波大学体育学武道学科早期的教师,他的武士的理想像,用“闲 静中的强悍”和“表里如—”②两个词来表述。综合日本近现代武道发展和现 在各武道联盟领军人物的表述,可以将武士的品格归纳如下:

(一)独立而自尊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武士最根本的特征。

浏览3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