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现在日本大学生的武道部仍然相当活跃。为日本武道发展作出不 可替代的贡献,大学武道俱乐部是初中、高中武道俱乐部基础上的一个延续。以早稻田大学为例①,大学的课外活动组织有四大类,有大学所属的体育 部、学生会、同乡会、同好会,还有各系所属的各种团体。四类会的组织也有一 些交叉。比如同好会,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团体,类似于中国的兴趣小组。早稻 田大学的同好会有391个,涉及新闻出版、哲学、政治法律、计算机情报、美术、 器乐合奏、声乐、运动等。学校每年为这些学生的活动提供资助。学生的课外 活动还有“志愿者”服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讲座等。在大学校园种种课外活动组织中,体育部的活动特别得活跃和持久。日 本各大学武道俱乐部,基本有一个专用的练习场,称为道场,道场里一面墙上, 设立一个大展示牌,本俱乐部历届毕业生的名字,写在小木牌上,挂在上面。 几十年前毕业的学生,可以按照毕业的届别顺序,很快找到自己的名字。分布 在天南海北的毕业生,途经学校本部,逢俱乐部训练时间会来换上武道服,与 在校的学生一起练习。而在这样的场合,已经毕业的OB(学长)一定会得到 在校的学弟、学妹们的充分尊重。日本的武道是以两人对抗为主要形式,这 时,在武道场与你交手较技过的在校生,所谓的后辈,在练习结束前的一个时 间段中,会恭敬地跪坐在你对面,向你表示感谢后,聆听你对他技术或精神方 面的指点。这时团体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油然而生。日本大学之间有不少体育的团体对抗赛,这是大正时期(1912—1925)从 欧美传入日本的传统,正如英国的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每年的赛艇对抗赛一 样,位于东京的六所日本大学的棒球对抗赛等,也已经延续了 100多年。爷爷 曾经是这个学校代表队的,曾经战胜过对手,如今孙子也是该校代表,比赛时, 爷爷是必定到场助战的。学校的校长也会亲自督战。各运动部里的学长,也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资助在校的学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武道部的活动中也是如此,各武道部自编的资料中,不少对这种校际对抗 赛作了详尽的记录。有些战役作为历史封存在俱乐部。这其中包含着荣耀与 记忆。这也是运动俱乐部牵动学子之心的魅力。早稻田大学空手道部成立 50周年时,由空手道OB(学长)会发动捐资,资助建成了可以供在校空手道部 成员住宿的学生宿舍。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校友,则是单独出资盖训练场供 运动俱乐部的学弟学妹们使用。合宿,是运动俱乐部一种特有组织方式,日本大学中提供学生住宿的“学①根据日本早稻田大学2006年的《学生手册》。

生寮”数量少,大学生基本离开父母单独在外租房住,一边打工,一边上学。日 本社会给在校大学生打短工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一般而言,日本学生上私 立大学的巨额学费,需要家长支持,日常生活费,多数学生是靠自己打工来维 持的。那么合宿,便是集中到学校附近一个风景优美、价格适宜的地方住三四 天,在大宿舍中,同吃、同住、一起训练,强化技术也联络情感。一些经济实力 强的大学,在风景优美的海边或山区建有专门的大学“别馆”,供学生短期住 宿。有时这种武道俱乐部的合宿,还请著名的选手或教练来特别指导一下。 高、低年级的同学一起比赛、一起流汗、一同享受胜利的喜悦、一起忍受挫折的 苦痛。现在随着运动竞技争金牌的趋势,新学期开始前,也有一些大学俱乐部 的教师,分别到一些有武道运动传统的中学去,如星探一样,发现人才,以学校 提供较好的条件为诱饵,让学生报考自己的大学并加入运动俱乐部。在日本, 以俱乐部形式培养优秀选手是一种点缀,更重要的是,俱乐部的活动在普通大 学生教养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学的武道俱乐部,一般由本校一位教授或副教授任部长,不一定是武道 专业,但必须是在自己本专业有一定影响的教授,学生向学校提出的一些活动申请,一般由担任部长的教授签署意见后,学校当局才认可口俱乐部有2〜3 名教练。教练可以是校内的老师,可以是校外聘请的名师,是兼职的,可以领 取一定的报酬。大学的运动俱乐部是学生自治的群体,“主将”是俱乐部学生领袖,由高年 级学生担任,也是与外校比赛时的主力,还有分年级成员。一般一个俱乐部 20〜30人为基本,多时有60〜70人,少时也有10余人组成。开学期间一周 练习3〜4次,根据学校与俱乐部目标有不同,练习时间是课后,可以分为以竞 赛为目的的训练和以辅导新生为目的的练习。每年的夏天合宿,是俱乐部的 规定课目,还有“寒稽古''等活动。

2.东京大学柔道俱乐部

东京大学是日本历史最长的大学,是培养了众多科技界、政界精英人物的 大学,柔道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就是东京大学文学系的毕业生。东京大学柔 道俱乐部的活动可以反映日本大学武道俱乐部的基本情况。2007年,东京大学柔道俱乐部在招收新人的广告中,在网页上以谈话的 方式,介绍本柔道俱乐部的历史、特点,以及光荣的比赛史,还专门对新生关心 的学习与训练矛盾问题,作了解答,并将部属成员的照片挂在网上,增加亲和 力。柔道的网页上有许多的情况报告,还有比赛的情况分析等信息,比如与日本 防卫大学的对抗赛,谁对谁,胜负结果,采用什么动作,当时情景如何,很详细。































星期 
练习时间18 〜2018 〜2016 〜1816 〜1818 〜2014 〜17
练习地点驹场本乡驹场驹场驹场驹场

8-10东京大学柔道部练习时间表

(单位:时)

 

8 11东京大学柔道俱乐部2006年活动表(摘自俱乐部公开的网页)



































































































活动内容地点
420茶话会驹场同窗会馆
29观摩全日本柔道锦标赛日本武道馆
513红门会集会七德堂(东大体育馆)
14东京都女子柔道锦标赛体重级别讲道馆
28东京学生柔道冠军赛日本武道馆
63,4东京地区国立公立大学运动会柔道比赛学艺大学
17,18全国七大学柔道联赛大阪大学吹田校区
72全国国立大学柔道冠军赛讲道馆
8东京少年柔道锦标赛日本武道馆
93东京学生体重分级锦标赛日本武道馆
1029东京学生柔道二部公开赛讲道馆
113文京区市民(东京大学所在的区)柔道比赛讲道馆
12一桥大学对抗赛东京大学
122防卫大学对抗赛东京大学
224毕业生告别赛七德堂
325七德杯高中柔道邀请赛东京大学

 

注1:七德堂为东京大学一个体育馆的名字,因历史久已成为日本国立文物单位。

注2:驹场,东京大学一个校区所在地,属文京区。

日本许多企业界与政界的精英人物,在大学各类武道俱乐部得到了体魄 与精神的提升,团队协作的精神,集体的士气,斗志与友情,成为他们一生财 富,对他们走向社会产生良好而巨大的影响。松前重义在中学生时(1918年) 曾经代表熊本县柔道队,参加全国中学生比赛取得好成绩,第二年还在九州柔 道大会上获得冠军。考入东北大学工学系后,学校还没有柔道俱乐部,他以学生身份着手组织俱乐部。在东北大学,他还组织过与兄弟学校的对抗赛。他 是“首届关东、东北高等专科学校柔道大会”主要策划人与组织者。他认为在 这个组织过程中,得到了协调等方面能力的锻炼。这些例子,在日本各界成 功人士回忆中都有记载,日本武道馆出版了一本书《日本之心》,社会各界名 人以自己中学或大学武道俱乐部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武道对自己成长的促 进与体会•学校的武道教育,为普及日本武道与提升武道的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研究生教育中的武道研究

日本大学中以成建制的组织开展武道研究的,最早是东京教育大学。根 据《渡边一郎教授退官纪念文集》说明,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日本 的教育界开始重视武道理论的研究,东京教育大学体育系向文部省申请,设置 专门从事武道研究的机构,申请书的要点写道:“武道是我国传统的运动,具有 与外国传来的运动项目不同的研究领域,多年来,武道一直作为一般运动项目 对待,在研究的尝试和技术指导方面均未能达到最理想的水平,应该将武道作 为一个独立学科,确立有特色的研究体系,将武道作为文化财产来研究,同时 培养优秀的武道教育者,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的要求。”1967年,经批准,东京教育大学的体育系,按体育学科、健康教育学科、武 道学科分为三个课程组,成立了武道研究室,开展武道学科研究,设立了“武道 论”、“柔道方法论”、“剑道方法论”、“弓道方法论”四个讲座的课程。“武道论”的主要内容是“武道文化论”、“稽古论”、“武道教育论”。“武道 文化论”主要是武道的概念,体育运动与武道、武道的近代化过程等有关武道 特征的问题。“稽古论”主要通过与欧美的运动训练学相比,研究日本武道传 统的训练方法的问题,“武道教育论”是基于武道的历史发展论述武道教育的 发展方向,其中“柔道方法论”则重点在柔道技术的原理和构造、裁判法等有关 柔道教练员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剑道方法论"则把重点放在剑道的古典文论, 论述剑道的指导,从一流选手的技术分析剑道技术走向,以此培养剑道教练。 “弓道方法论”则是通过弓道技术的体验和弓道文献的阅读来理解“射术论”, 从文化的范围来讨论学习武道整体中弓道的特性。

浏览3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