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有仁自京城回家,行至正定府时,闻听府官公子考上武举,正 在府上摆场庆贺,且公子有一手绝活叫“脚踢十八桩”。谷有仁走到 府上,对其说:“脚踢十八桩不算本事,能踢死活人才算本事。”主人很 客气地将他请到府内,让其指点。谷有仁就在大堂上站稳,让其公子 踢。公子使出全身招术猛攻。谷有仁闪转腾挪,来回走了几趟,当走到墙角时,公子看谷有仁无处闪转,一脚踢起,谷有仁俯身操住,将其勒倒,举着一条腿,踩着一条腿,扬言不是看到老爷的面上,非将其撇了不可。

京考之后,谷有仁为谋生计,于1887年在山西长治创办了“扶远镖局”,行走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官道,几十年无一失镖,还常为其他镖 局的失镖而出生人死地夺镖。从此生意日益兴隆,名声渐起,方圆百 里练武之人,无人不知谷有仁。直到晚年才封刀还乡。

光绪二十二年(1896),巨鹿县何寨村从隆尧某村请来一个拳师, 传授洪拳。大韩寨村的一位“半瓶醋”年前到何寨村走亲戚,出于好 奇,前去观赏,因看不惯人家的练法,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同那位拳 师动手时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只好递帖拜师,且说自己是大韩寨村的 谷有仁。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初四,谷有仁的一位好友到何寨 村给岳父拜年时,前去观赏人家练拳,走到拳房门口,看到谷有仁的 拜师帖,粘在门口。此人气得转身直奔大韩寨找谷有仁,走回村时已是当午,见谷有仁正在门口吃饭,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巴掌,说他在 山西保镖如何能耐全是假的,竟败给何寨的拳师。并指责他回来也 不说一声。谷有仁听罢,狠狠的将碗摔在地上,披衣直奔何寨。

谷有仁来到何寨,问那拳师认不认识谷有仁,那拳师理直气壮地 说,谷有仁是他年前新收的徒儿,岂能不识。这时,谷有仁已知道他是隆尧张拳师之徒,便把在山西保镖的路上,张拳师如何失镖,给自 己跪了三个响头,才为其夺回的事说了一番。为了不落在他家欺他的名声,谷有仁与对方相约,四月初一尧山庙会见面。

四月初一那天,召集了上百名高手的大韩寨村的队伍,来到尧山。巨鹿、任县、尧山、隆平四县的县长早已摆了酒席。见到两家的气势,怕闹出大乱,又恐触怒了大韩寨谷景昌后人“皇封”的牌位,四位县长好话说了半天,总算有了和气,大韩寨人才入了座。酒过三 旬,谷有仁离位小解,那位拳师跟了出来。他见谷有仁身瘦如柴,伸 手就抓他的后腰大带,谷有仁一个倒插,顿时就顶住了对方腹部,顺 势将其抛出两丈开外,谷有仁又赶紧上前搀扶,并问对方是不是喝多了。席间的人门还不知怎么回事,那拳师已给谷有仁跪下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谷有仁收了任县边庄王老岭、王老丰和边老召三位徒弟。

1902年,谷有仁在巨鹿县西冯寨村南潘窑处抢劫由山东押往正 定官府的镖车,杀死山东某镖局两名使双刀的高手。因被官府通缉, 携妻儿老小逃到山西省屯留县环水村。只因小儿年少无知,惹恼了 一戏班,谷有仁在环水村戏台上力站群武生,大获全胜。从此,屯留 县无人敢惹,谷有仁便在此地安家,直到享年。

任汝普

任汝普(1919.3.15~),巨鹿县大韩寨村人,大韩寨南派戚家拳的任氏传人。任汝普1927年开始 随该村戚家拳班学拳。15岁拜本族任正起(字老题)为师,被任正起纳为入室弟子。学习拳术、兵器。由于其天资聪明、刻苦练习,进步很快,几年间 学就了任正起的真功,练就了一身绝妙武艺。 密:1940年,任汝普参加八路军,在129师老四旅。

任汝普689团当兵,参军不久就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破袭石太铁路的战役。当时驻军山西。在一次练习跳木马时,团首 长发现其身轻如燕,猜测他有武术功底,当时任汝普不敢承认。首长 硬是把他从队列中拉了出来,让他表演,任汝普就是不动。首长一气 之下对他动了手脚。任汝普无奈之下接招换势,闪转腾挪,不伤对 方,圾后走到墙角,任汝普飞身跳起,到了首长身后,一拳将首长打倒 在地。1942年,任汝普调任陈再道部队,担任某团参谋长警卫员,后 又任命为某团敢死队武术教官,多次执行侦察任务。

1942年,部队转战河南某地。当地武术盛行,任汝普晚上常去拳 房观赏。一日看完后,刚想出门,就听身后大喊一声“别走”,身后有 人打来。任汝普一个侧身走步,闪在一旁,一掌打到那人背上,把他 打到一丈多远的院中。任汝普随即飞身上房,回到宿营地。原来,那 人正是高座太师椅的教头。第二天,那位教师爷,请来四位高手,找到部队,想同任汝普比武,经部队首长同意,任汝普四战四胜,使得军中将士大开眼界办。

1943年,任汝普参加攻打威县、广宗战役,同年回家探亲时被日 军俘获,因地下党解救而获释。后参加巨鹿县任秋堂领导的八路军巨鹿县大队第一支队。

1944年,在巨鹿凌石屯阻击日军时,任汝普一杆三八枪,东奔西杀,力战群敌,在街巷中展开了白刃战。将要出村时,八名日军冲了上来,又将其围住。任汝普绕着一个矮墙,同敌人展开了战斗。不到 一顿饭功夫,将八名日军全部挑于刺刀之下,这时才发现右手食指被 削掉。后因同任秋堂失去联系,无人能证明其身份,只好回家务农。

任汝普回乡后,无怨无悔,在务农之余课徒授拳,培养了大量的 戚家拳英才。1953年收任庆华,1958年收任申堂、任东堂、任志中为徒。1961年收任县边庄齐庆武、郭占波、边孟云为徒。

任汝普的拳法继承并发扬了大韩寨村戚家拳南派任氏的特点, 特别是他在战场的实战经验与戚家拳的结合很值得研究,而在生死 搏斗的血刃中练就的“神气”,唯其独据。他发扬了任氏贴身短打的 特长,把戚家拳法的十二种劲运用到刀法和枪法中,是其独创之作,

而运用十二种劲来继承戚家拳的大擒拿和小擒拿,最为得意。任汝普所传的戚家拳,由于传统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更具实战魅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峰云

李峰云(1896 ~ 1989),巨鹿县大韩寨村人,戚架拳第十八代传人。早年曾同阎玉杰同事李桂山 为师,后来又共同随阎德衡练拳。李峰云在习武 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以戚家拳法理论 为基础,继承、完善并发展了戚家拳的练法体系。 他为人谦虚平和,一生以教拳育人为乐,培养了大 量的戚家拳弟子,对大韩寨戚家拳的传承发展做

李峰云 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弟子中,有许多在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中为祖国立下了卓越功勋。其弟子以李坤堂、李彦堂、孟廷仁最为得意。

刘境波

刘境波(1898 ~ 1973),巨鹿县大韩寨村人。 刘境波家境富裕,自幼刻苦习武,早年拜戚家拳第十七代传人任翔龙为师,深得重视。他一生中所 学甚多,戚家三十二式拳练得炉火纯青,在所学器 械中,尤以枪术最为精湛。其弟子以外甥李锦堂 等人最为出色。刘境波义气深重,为人诚恳,仗义疏财,为了练拳和养育戚家拳的贫困弟子,他曾卖

李锦堂

李锦堂(1914.3.8~ 1997.9.3),巨鹿县大韩寨 村人。一生务农,擅长木工。李锦堂早年随其舅 父刘境波习戚继光三十二式拳,后参加任正起组 织的大韩寨戚家拳南派武术班,学习戚家拳的各 种兵器。李锦堂拳架工整,对练手法细腻,招法严 密而独特,花枪功底深厚。特别是在其姥姥家居 住期间,得刘境波悉心指教,每日夜里在牲口棚中 苦练,历经十几年,尽得戚氏枪法真传,尤以回马 枪式和锁口枪式最佳。行拳走架浑厚潇洒,灵巧而舒展,对拳式的用 意有独到见解。李锦堂为人谦和诚恳,同辈对练常与其为伍,且能渐 长,各种兵器无不应手。20世纪50年代中期,李锦堂在何寨村表演 大梢子对棍时,一个翻身下砸,将梢子环砸断.前节煞时飞起,他纵身 跳起接住,博得满堂喝彩。此后不久,在和一同门对练时,以回马枪 将对方左眼扎伤,从此再不习练兵器。到20世纪80年代那人病死时,还对其枪术赞不绝口。

李坤堂

李坤堂,巨鹿县大韩寨村人。自幼习武,早年 就深得李峰云精心指教,是李峰云的得意弟子。 后由于生活所迫从军解放后回村,一边继续向 李峰二学拳,一边办助李峰公教拳3向此,师徒相 得益彰,李坤堂拳艺猛进.不久便自己收徒,传拳投名不坤堂件怙温和.仃举、庖敌小求沉也学卜.

李坤堂拳架无不手眼身随,一套杂花枪最为得意,其动作和姿势常常被他人列为样板,而对拳法和枪技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闪、转、腾、挪最为见长,由被动转为主动是其拿手好戏。李坤堂是 戚家拳第十九代弟子中的杰出人物之一。

浏览60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