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万太极拳星本技Hl

一、手型与手法

(一)手型拳

四指并拢卷曲,指尖贴于掌心,拇指卷曲压于食指、中指第二 指节上。拳面要平,握拳的力量要适中,不可过紧或过松(图37)。



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撑圆。手指不要太过用力而僵直, 也不可无力而松软弯曲(图3-2)。



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放松。不能用力形成死弯,影响 气血循环(图3-3)。

图片1

3-13-23-3

 

(二)手法

ffl

前臂由下向前上方搠架,成弧形横于体前,高不过肩,肘关节 稍低于手,掌心朝内,力达前臂外侧(图3-4)。

捋两手斜相对,随转腰由前向侧后方同时划弧捋带,两手要走弧 形曲线,不可直抽强拉(图3-5)。

图片2

 

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扶于屈臂手的腕部或前臂内侧,两臂同 时前挤,臂撑圆,高不过肩(图3-6)。

图片3图片4



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而前推为前按,路线要走弧形,先向 下引再向前上方用力,不可直推。力点在两掌,高不过肩,掌心向前, 沉腕坐掌,指尖向上(图3-7)。

5,冲拳

拳由腰间旋转向前打出,由拳心向上转为拳眼向上。高不过肩, 低不过胸,力达拳面(图3-8,图3-9)。

图片6

搜拳

两拳自斜下方向前上方弧形贯出,两臂内旋呈弧形,力达拳面, 拳眼斜向下,要求沉肩坠肘(图3-10,图3-11)。

搬拳

屈臂握拳,拳心向下,自异侧而上,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翻转至 体前或体侧,两臂呈弧形,拳心向上(图3—12,图3-13)。

图片7

抱掌

两掌上下相对或左右交叉合抱于体前或体侧。两臂半屈成弧, 如抱球状(图3-14,图3-15)。

图片8

3-103-113-12

 

图片9

 

3-133-143-15

分掌

两手由合抱向前后或左右分开(图3-16)。

挑掌

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掌指向上,指尖高不过眉,腋下须留

 

生畲嗓本成耳册

空隙(图3—17)。

插掌

侧掌屈臂,沿指尖方向伸出,力点在四指指尖(图3-18)。

图片11

3-163-173—18

搂掌

掌自异侧经体前弧形下搂至膝外侧,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图 3-19).

推掌

持掌屈臂,掌由肩上或腰间、胸前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力达掌心(图3-20)。

图片12图片13

3-193-20

云手

两掌在体前上下交替随转腰而呈立圆运转,上手高不过眉,下 手低不过裆,两手边运边翻转(图3-21,图3-22)。

第三章 太极摹与太极创

图片13

3-213-22

 

二、步型与步法

(―)步型

弓步

前腿全脚掌着地,屈膝前弓,膝关节不得超过脚尖,脚尖直向 前方;后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斜前方45° ~60° ;两脚横向距离 为一脚掌。如搂膝拗步步型(图3-23)。

马步

两脚平行开立,略比肩宽,脚尖向正前方,两腿屈膝半蹲,重 心落于两腿之间;立身中正,松腰屈胯敛臀。如起势步型(图3-24)。

仆步

一腿屈膝全蹲,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向体侧伸直,脚尖内扣, 两脚全脚掌着地。如下势步型(图3-25)。

图片14

3-233-243-25


氏畲嗓养女手册

虚步

后腿屈膝半蹲,全脚掌着地,脚尖斜向前方;前腿微屈,正对前方, 脚尖或脚后跟着地。如白鹤亮翅或手挥琵琶步型(图3-26,图3-27)。

丁步

一腿屈膝半蹲,全脚掌着地,重心落在屈膝腿上;另一腿微屈, 以前脚尖点地,落于支撑脚内侧。如右下势独立的落脚勾手步型(图 3-28)。

图片15图片17

 

3-263-273-28

并步

两脚平行向前,相距约10〜20厘米,全脚掌着地,重心落于 两脚之间或偏向一侧。如云手步型(图3-29)。

独立步

一腿自然伸直,独立支撑;另一腿屈膝前提,大腿高于水平, 膝关节和脚尖自然下垂。如独立势步型(图3-30)。

图片18

 

第三章太极拳与太极剑x

(二)步法

太极拳的步法要求轻灵沉稳,虚实分明,迈步如猫行。太极拳 中的常用步法有:

上步

一腿支撑,另一腿经支撑腿内侧向前上步,脚跟先着地,随重 心前移,逐渐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如左右野马分鬃步法。

退步

一腿支撑,另一腿经支撑腿内侧向后退一步,脚前掌先着地, 随重心后移,逐渐过渡到全脚拿着地。如倒卷肱步法。

跟步

后脚向前跟进半步,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和高探马步法。

侧行步

两脚横向依次向一侧移动,脚尖平行向前,如云手步法。

蹬脚

支撑腿微屈,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上翘,以脚跟为力点蹬出, 脚自然伸直,脚不得低于腰。如左右蹬脚步法。

三、身型与身法

太极拳身型要求中正安舒,松活平稳,自然大方。

悬顶正容

悬顶是指头、颈自然伸直,微有向上悬顶的意念,又称“虚领 顶劲”,这样有利于姿势稳定,精神振作,意气运用。头部要保持正 直,颈部肌肉要保持松弛状态。下颗要微向内收,牙齿和口唇要微合, 舌尖抵住上颗。耳听身后,兼顾左右。正容指面部表情要自然端正, 平稳安静,不可故意表情作态。

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太极拳的共同要求,也叫“松肩沉肘”“沉肩垂肘”, 就是两肩关节要向下向外松开,两肘关节要向下沉坠,切不可耸肩抬 肘。

*畲余恭欢手册 Y

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是指胸背自然松沉。人体在自然放松状态下,胸部是 微微内凹的,此谓含胸;此时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圆弧状, 这就是拔背。含胸和拔背是一相对概念,含胸则自然拔背,其关键在

于自然舒展。

松腰正脊

在练习太极拳时,腰脊的作用十分重要,常言“腰为主宰”。 松腰是指腰间肌肉自然松沉,不可僵硬亦不可过分松懈而塌软。正脊 是指腰脊中正拔伸,腰正则气血通畅,运转灵活。

收胯敛臀

在练习太极拳时,由于下肢力量的不足,常常会出现挺胯和撅 臀的现象。收胯敛臀的做法是:胯内收,臀部微内合,就好像坐在一 个小凳子上一样。膝扣足

活膝指膝关节灵活自然,其做法是膝关节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曲 度,不可过分伸直,即使是在蹬地直立的时候也要保持一定的活动 余地。扣足指两足踏实,十趾抓地,切不可足跟提起而出现“拔根” 之弊病。

第三节二十四直简化太极拳

一、动作图解与说明

【预备式】

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头顶上悬,虚领顶劲,舌抵上腭, 下颌微含;沉肩坠肘,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含胸拔背,松腰竖脊。两 眼平视前方,呼吸自然,神情泰然。摒弃一切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 准备开始练拳(图3-31)。

(一)起势

两脚开立

重心右移,右腿膝关节微屈;左腿屈膝提起,向左侧横开半步, 两脚踏实,与肩同宽(图3-32)。

图片17

 

3-313-32

两臂前举

两臂内旋,经体侧缓缓向前抬至水平,与肩同宽(图3-33)。

屈膝按掌

两腿沉胯屈膝缓缓下蹲,同时两臂松肩沉肘下按至腹前,身体 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图3-34)。

图片18

【要领提示】

左脚向左开步之时,脚尖、前脚掌、全脚掌依次着地;两肩松沉, 两肘微垂,手指自然舒张;两臂跟随重心下落而下按,身体保持中正,

大铲热步q»春皮手册

呼吸自然。

(二)左右野马分票

左野马分鬃

(D收脚抱球

身体重心右移,右腿完全支撑身体重心;右手向右、向上、向 左划弧,右臂屈于胸前,掌心向下,左手外旋,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腹前, 掌心向上与右手斜相对,两臂呈抱球状(图3-35)。

(2)转体上步

左脚尖点地,身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左脚跟着地, 重心在右腿上(图3-36)。

(3)弓步分手

右脚蹬地并以前脚掌为轴,脚后跟向右碾转,重心前移成左弓 步;上体继续左转,左臂向左上方架起,掌指朝前,掌心斜向上; 同时,右手经左腕上向右下方弧形下按,掌指朝前,掌心向下(图 3-37)。

【要领提示】

收脚抱球时,右臂与肩平齐,左手离腹前一拳距离,上下斜相对; 转体上步时,以大腿带动小腿提膝屈腿,然后慢慢伸直左腿向前上步, 以左脚跟轻轻点地;弓步分手时,右脚跟不要翘起,右腿微屈,不要 伸直。上体中正自然,头顶上悬,目视左手,呼吸自然。

右野马分鬃

(1)后坐勾脚

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勾起脚后跟着地,身体后坐在右腿上; 两臂不动,上体微左转,左脚尖自然外撇(图3-38)。

(2)收脚抱球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脚蹬地,继续向前移重心, 收右脚落于左脚掌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内旋掌心向下屈臂于 胸前,右手外旋前伸,两手斜相对,两臂成抱球状(图3-39)。

 

图片19

(3)转体上步

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右脚跟着地,重心落于 左腿上(图3-40)。

(4)弓步分手

左脚蹬地并以前脚掌为轴,脚后跟向左碾转,重心前移成右弓 步;上体继续右转,右臂向右上方架起,掌指朝前,掌心斜向上; 同时,左手经右腕上向左下方弧形下按,掌指朝前,掌心向下(图 3-41)。

【要领提示】

动作要求与左野马分鬃相同,只是左右方向相反。

图片23

 

(3)转体上步

动作同第一左野马分鬃(图3-44)。

(4)弓步分手

动作同第一左野马分鬃(图3-45)。

【要领提示】

野马分鬃共重复三次,分左、右、左三次完成,其中的动作是 相同的,只有方向上的差别。在做动作时,要始终保持上体中正,不 可前俯后仰,重心保持水平,不可忽高忽低。

图片22图片21

3-443-45

(三)白鹤亮翅

跟步抱球

上体微左转;右脚蹬地向前跟进半步,前脚掌轻轻点地落于左 脚右后方,与左脚相距一脚掌距离;同时,两手翻转向前伸,左手掌 心向下在上,右手掌心向上在下,两手斜相对,在胸前成抱球状(图 3-46) o

后坐转体

右脚跟落地,全脚掌缓缓踏实,重心后移落在右腿上,右膝微 屈下蹲;上体微向右转,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微相合随身体右转, 带动两臂向右上方划弧举于右肩前上方,眼看右手方向(图3-47)。

虚步分手

身体重心完全落于右腿之上,上体左转,左脚活步向前点出, 成左高虚步;同时,左手经右手腕向左下方划弧,落于左胯侧,掌心 向下,掌指朝前,右手沉肘立臂,右手与太阳穴平齐,掌心向斜后方, 眼平视前方(图3-48)。

【要领提示】

动作定势时,上体要舒松正直,不可挺胸撅臀。两臂应随身体 的左旋右转,协调运动。眼随手动,跟步抱球时看左手,后坐转体和

浏览3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