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和1996年,刘天勇又先后两次在北京参加全国太极拳教 练员培训班,学习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武当剑、五十六式太极剑等套路。回邢台后在工人文化宫、达活泉公园推广。

1991年10月,应永年国际太极拳 联谊会组织者、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 人乔松茂邀请,刘天勇参加首届“永年 国际太极拳联谊会7 1993年当选该 会理事。

1995年3月,刘天勇应邢台市工人文 化宫体育科李渊臣邀请,在工人文化 宫举办太极拳培训班,教授传统武式 太极拳、剑,国家规定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太极拳、剑。当年,在第三届永年 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师母郭素贞将“刘玉拳社”公章交与刘天勇。

1998年9月,刘天勇应邀到邢台市老年大学任太极拳教练和太 极拳研究社社长。同年12月,在中国首次武术段位制评审中,刘天勇获中国武术六段。从1998年到2000年,刘天勇连续三年参与了邢 台市政府外事办和邢台市武术协会组织的董式国际太极拳联谊活 动,每次都组织了百条人的太极拳表演。

2000年8月25日,由邢台市体育总会武晓东带队,刘天勇、常 军、苏起荣、尹忐忠和刘天勇的弟子杨国杰、王岩、马爱英等代表邢台 市参加“河北省第十届运动会”社会组武术比赛,获团体第六名,刘天勇获成年男子组拳术、器械(太极拳类)第三名。从2000年至2001 年,刘天勇两次带领刘玉拳社社员参加河北省老年人太极拳比赛,分 别获集体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优秀奖。并于 2000年被河北省体育总会评为先进体育工作者。2001年3月,刘天 勇率刘玉拳社26人,代表邢台市老年大学参加由国家体育总会和中 国武术协会在海南三亚举办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获二十四 式太极拳比赛特等奖,名列个人传统武式太极拳甲组分数第一,个人 太极剑获短器械甲组二等奖。

刘天勇师承传递表

刘天勇从1974年跟随刘玉祥教太极拳,到1985年重新开展 活动的三十多年间,每天坚持晨练,广为传播、教授太极拳,从 未间断° 1994年以来,吸收正式会员129人,其中多人参加省、 市和国家武术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随其学拳的既有普通 百姓,也有当时的副市长孙芳,原市委常委、邢台军分区司令员 李志义这样的领导。为邢台市的太极拳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8年9月,刘天勇应邀到邢台市老年大学任太极拳教练和太极拳研究社社长。同年12月,在中国首次武术段位制评审中,刘天 勇获中国武术六段。从1998年到2000年,刘天勇连续三年参与了邢 台市政府外事办和邢台市武术协会组织的董式国际太极拳联谊活 动,每次都组织了百条人的太极拳表演。

杨永生(1948.5 ~ ),邢台市羊范乡东侯兰村 人,自幼酷爱武术,1965年拜赵寿琪为师,学习杨 式太极拳。但时间不长,“四清”运动开始后,赵寿 琪因家庭出身问题受到管制,不得不将弟子分送 到邢台其他拳师门下。杨永生的学拳行为也遭到 误解。赵寿琪咽杨永生不要再来学拳,但他仍不 断找赵寿琪讨教。赵寿琪为其精神所感动,在不 图2乙8杨康生断对其传授讲解的情况下,将其推荐到陈固安处 学习武式太极拳。杨永生以其勤学苦练的精神和良好的悟性得到陈 固安的赏识。陈固安常将其留宿家中,心有所得,必披衣而起,与之推手验证。1976年秋,杨永生又拜郑宝庆弟子贾耕雨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贾耕雨择徒极严,曾表示“没有知己,宁将拳带走也不轻传”。年近七十还无一传人。贾耕雨自打一开始就 不欢迎杨永生,不断找各种理由撵他出门。 无论师他怎样推脱,杨永上总是以颗赤子 篙之心求学。他通过为师傅打水、洗衣、干家 图2-59贾耕雨务等接近老师,学问太极拳的技艺。经过5年的考验,贾耕雨 才正式收杨永生为 徒。一收为弟子, 贾耕雨便倾其所有, 将杨式小架太极拳 尽授于杨永生。

1981年,杨永 生到永年拜姚继祖 学习武式太极拳。

经常是清晨4点出发,下午6点返回,往返60多公里,有时车坏 在半路上,他就只好步行。杨永生在学拳的道路上,博采众家之 长,他先后还向苏起荣、杨其声等名家学习。杨永生在学拳的过 程中,肯于吃苦,反复演练。同时他还注重太极拳理论和史料的 整理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编纂整理了张正学杨式太极拳老架, 以供世人演练,

陈树道车疏导

陈树道(1951~),邢台市人,回族,出身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亲陈固安习查拳,后 随父习武式太极拳,还曾随孙宝泰习八卦掌。

陈树道少年时曾参加河南省许昌市举办 的武术比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参加邢台市 举办的武术表演。其父陈固安逝世后,陈树 道组织举办了两省四市武式太极拳研讨会。 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的太极拳访问

 

图2-62陈树道(前排右五)参加杭州中美太极拳总罕州中每天集权

会成立与外国同好合影一太极拳及器械。 国内也有许多武术爱好者向其学习°所传弟子翟继革、翟继军 在浙江省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太极棍、太极枪两枚金牌,太极拳 银牌。陈述到拳照

邢台市和外地的许多武术团体也经 常邀请陈树道参加他们举办的各种活动。 在永年广府城举办的太极拳年会上,陈 树道应邀在开幕式上表演,在比赛中荣 获太极剑、枪、推手三枚金牌。曾担任 中国“德艺双馨”邢台赛区武术评委, 被“德艺双馨”河北组委会评为优秀指 导教师。承 陈树道长期担任邢台市武式太极拳研 究会会长、中美太极拳总会武式分会会长、 陈固安太极拳研究社顾问,永年郝为真太 极拳研究会顾问等职,经常组织相关成员 参加邢台及外地举办的武术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梁森林

梁森林(1955 ~),出生于邢台市西门里。与 刘玉祥家住隔壁邻居,房屋相连。梁森林并非自幼喜爱武术。他的习武应从其祖父梁会银和刘玉 祥回邢台说起。

1961年,刘玉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梁会 银给予了刘玉祥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两人经常 在一起交流畅谈。两个人特有的情谊决定了两家 特殊的亲情关系,这种家庭背景下的亲情,在当时 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难得的。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刘玉祥开始教梁森林学拳,当时,梁森林才六岁,从朦胧中开始了自己的 习武生涯。

在祖父和刘玉祥的严格要求下,梁森林从软功开始,也持不懈, 上小学前已经有了很好的软功功夫,上小学后,继续坚持每天早、晚练,从不间 断。有时晚上练得太晚,早上起不来 床,刘玉祥就早早地到他家窗户跟前, 敲着窗户叫他起床练功。随着功夫的 加强和年龄的增长,刘玉祥逐渐给他讲 述一些特殊功法的习练技巧,并让他 不断地学习新功夫和器械内容。形意 拳是刘玉祥教给他的第一套拳术,刘玉 祥有时也到梁森林家教他。不管在哪 里教拳,不是梁会银在旁观看,就是两 位长者在一起聊天,让梁森林在旁边练 拳。两位老人非同一般的关系,使得梁 森林在学拳上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图2-65刘玉祥指导梁森林练功。

1963年5月,经人介绍,刘玉祥在邢台市园林处的人民公园正式上了班。这时,与梁森林一起练拳的孩子已经有六、七个了,但梁森林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每天都聚集到刘玉祥家练,人多时也到梁 家练。这时的刘玉祥主要是教基本功、软 功、形意拳、形意拳对练和三才剑等。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没人再到刘玉祥家练拳。在刘玉祥和梁会银的严格要求 下,惟独梁森林继续坚持练武。这一时 期,刘玉祥要求他早晨等业余时间自己 练,晚上去家找自己学拳理和拳论。刘玉 祥让梁森林背拳论和一些秘诀,在背诵过 程中,要求他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要记住。

等他背过后又结合实际讲用法和打法,讲完了再背,背完了再讲,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学习。就是从这时开始, 梁森林向刘玉祥学习了太极拳、八卦、形意拳、擒拿和一些高深的武术内容,为后来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浏览6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