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桂金玉桂(1926.5.6~ ),也居邢台市东关,以教 师为业。20世纪60年代初,因体弱多病,常休 假在家,医药不济,故思锻炼。其堂伯父金成 晚年与李见性交往甚厚,便介绍其拜在李见性 门下。金玉桂家人曾请李见性看过病,李见性 深知其家底,故而不辞。此时的金玉桂已近中 年。李见性初步教他学习卫生要术、二十二段锦、图2-41金玉桂道家呼吸内功和简单的武术基本功。见其学练
肯卜苦功,体力增长,初有成效,一年 之后,才开始教他武式太极拳架李见性在教拳上对金玉桂要求极为认真,对其每一式认可后才教下一式。如此寒暑 3年之后,李见性又教他八卦掌、八 卦剑、杨式太极拳老架和一些长拳功夫, 以此辅助练功。井向他讲述先师们的练 拳经历和各名师名派的源流及特点,拓展其武学思路,金玉桂在练架子时,常同其师母养女小敏一起练功,李见性不在家时,金玉桂也常得到师母窦氏指点。
金玉桂在习武练功的同时,还得到了 李见性在医、易方面的指点,以医、易之 道,明练功通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李见性又向金玉桂传授太极剑、太极十三枪等。1976年3月,金玉桂随李见性拜访李经梧, 得李经梧所传“抓闭呼吸功法”。
李见性去世后,金玉桂广览武术群书,向各门师傅学习,并开 始授徒传艺。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群众性的“气功热”逐步升 温,金玉桂也受其影响,从1986年开始练习气功,并于当年毕业于 石家庄老年函授医科大学。1987年在邢台市人民公园带班教拳的 同时,也教授气功。当年12月31日,保定“丹阳功科学研究会”聃 其为气功教师。1989年11月,邢台市职工气功辅导总站成立,金 玉桂任培训部部长,在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两期气功学习班。1990 年,金玉桂在《工人文化报》发表了《“九步功法”综述》一文,同年参 加郑州数术易学研究会。并与李桂花、郝耕圃一同担任邢台市郝 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与丹玉魁共同在工人文化宫举办暑期少年 武术班,任总教练。1992年10月,金玉桂结业于武汉“道家内功研 究班”。曾同金存学赴永年拜会姚继祖。
金玉桂自习武以来,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退休前担任邢台市 第四中学教研组长和工会副主席,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工,退休后为 普及太极拳做出了贡献。与师弟苏起荣在达活泉公园开办郝式太极 拳、剑学习班。金玉桂年近八旬,尚能练功不辍,当说因武而得福。
顾增朋
顾增朋(1940年~ ),清河县前坝营镇前 坝营村人。顾增朋1954年师从顾印珂,学练 武式太极拳和器械,成为顾印珂优秀的承传弟 子。1960年,顾增朋曾在沈阳开馆授徒。其间曾多次到阎志高和霍梦魁的武馆切磋技艺。 50多年来,顾增朋除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练功修德外,还与太极名家姚继祖、李光潘、吴 文翰、陈纪津、刘长春等探究拳法拳理,功夫精进,成为地方著名的民间拳师被清河县推举为县武术协会副主席。顾增朋20世纪90年代再次开始 收徒传艺。2001年,清河县太极拳研究会成立,顾增朋当选为第一任会长。
顾增朋对太极拳的主要贡献就 是在自己传拳授艺的同时,经过几 十年的学习研究,在108式武式太 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 54式武式太 极拳。54式武式太极拳架势中正、 紧凑、重点突出,深得武术爱好者 的喜爱。
由于顾增朋的悉心指导,且教学得法,清河县太极拳研究会会员的武德和拳艺修为均在不断提高。 顾增朋膝下30多名弟子,均成了清河县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还有部分弟子走出清河,在上海、沈阳等地授徒传艺, 扩大了武式太极拳在全国的影响。
杨书法
杨书法(1953.10.13 ~ ),邢台县羊范乡东 侯兰村人。李逊之的外孙。1969年拜梁宝根 学.习吴式太极拳及推手,是梁宝根的人室弟 子。并由梁宝根介绍,跟随刘玉祥学习形意、 八卦和郝式太极拳两年。1978年,经母亲介 绍,与秦文礼、梁宝根同往永年东街,拜其外祖 父李逊之的门徒姚继祖为师,学习武式太极拳 及推手,得到姚继祖太极拳窍要。一并受舅父 李池荫口传身授,深得其家传。 1984年与梁宝根同赴北戴河,向李经梧学习陈式、吴式太极拳及推手,并得到同 门师叔、秦皇岛体委王大勇的精心栽培。20世纪90年代初,因工作之便,在北京期间向王培生、李秉慈、翁福琪学习吴式太极拳及 推手,同时得到高壮飞的亲自指导。杨书法秉承师训I,苦练不辍, 汲取陈、武、吴三家太极拳之长处,深得其精愤,对太极拳系统理论 颇有造诣。
1991年,杨书法与内丘县体委主任孙辉搭手,孙辉以捋式,杨 书法顺随,孙辉以左手扒右肩翻力,杨书法以整劲走野马分鬃式, 将孙掷起贴于墙上。二次搭手时,孙辉正面发力,杨书法在接触点 匕打挤,使孙辉跌出丈外。二人由此结为好友,孙辉后将其所著 《太极拳导行与图说》赠于杨书法。
杨书太
杨书太(I96 0. 1.27 ~ ),邢台县羊范乡东 侯兰村人,杨书法的胞弟。杨书太六、七岁时 常住姥姥家,在舅舅李池荫和其外祖父门徒姚 继祖有步骤的教导训练中进行武术启蒙。其舅 父在杨书太幼年时就说他有武术天赋,是棵雉 得的好苗子。杨书太15岁回邢台老家,跟随杨 书法学习形意拳、八卦掌及武式太极拳。此间 经常与杨书法到永年,请李池荫和姚继祖纠正 指导武式太极拳老架、小架和内功推手等要领。兄弟二人深得武式 太极拳真传。
15岁时,经杨再法介绍,杨书太拜梁宝根为师,先后学习摔跤、八 极拳、散手,成为梁氏门下的得意弟子。16岁时,经梁宝根介绍,跟董 张群学习散打、擒拿,跟李宝森学习摔跤,后又拜秦文礼学习周拳、太 极拳及推手,成为秦氏门下的佼佼者。后在其母亲的安排下,正式拜 姚继祖为师,被姚继祖纳为入室弟子,一并受到舅父李池荫的口传身 授,深得家传。
杨书太为集各家太 极拳精华,经梁宝根介 绍,1985年到北戴河向 李经梧和王大勇学习陈 式太极拳及推手,受益 匪浅。1990年与杨书 法同往北京,向王培生、 高壮飞学习吴式太极拳 及推手,并得王培生太 极拳精要秘诀。
杨书太嗜拳如命,他三十年如一日, 寒暑不避,风雨无阻,坚持锻练身法,具 有脱胎换骨的毅力。经多年苦练,吸收各 家之长,心得甚丰,在太极拳理论和技击 方面造诣颇深。1989年,杨书太凭借着 一身好功夫和认真敬业的精神,在邢台县 化工三厂担任了保卫科长。1994年10月, 在邢台市翟村与八卦掌名家李某搭手。李 先搭住手,然后走八卦步,抬脚就被杨书 太敷住,使其不得动弹。李对杨书太深表 佩服;1995年,杨书太到邢台县冶金矿山公 司所属的金秋大酒店工作。当年就在金秋 大酒店与王永宽动手比试。王永宽是张家图2-48杨书太拳照 口人,是一名体育教师,练四应拳,身高1.80米,体重100公斤,双手 能抱250公斤之重,号称大力士。王永宽双手抓住杨书太的双手,说 只要杨书太能动就算赢。杨书太走缠丝抖弹劲,王永宽瞬间飞出,砸 在了床上,将床帮砸断。
1997年12月,杨书太在邢台三丰酒店与南和裴立新动手。装立 新身高1.70米左右,体重93公斤。裴立新双手扳住杨书太两指,杨 书太整身提顶之时,将对方扔出丈外。对方不服,再次扳住杨书太两 指,杨书太顺随使空,使对方趴在地上。
1999年至2000年,杨书太应邀在邢台德旺功夫院任总教练。当 年与香港老板郝某动手,沾住之后使对方有力用不二,想走又不能, 化也化不开。郝某申出大拇指评价杨书太为东南亚高手。
杨书太不仅拳练得好,同时在田径、篮球方面也颇具长处杨月太先后担任永年武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邢台市武术协 会教练委员会委员、邢台市桥西区武术协会副主席、邢台市吴式太极 拳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赵世英
赵世英(1953 ~ ),邢台县晏家屯镇庞马村 人。自幼喜爱武术。1965年师从本村尚小宝学 习长拳。1969年拜胡文明为师,学习太极拳。 1970年拜王立生为师,学习八卦、太极拳。赵世 英人品好,又肯吃苦,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 1974年,赵世英又拜石志城为师,进一步深造太 极拳。此后,赵世英功夫不断长进,石志城外出 访友时,经常带赵世英一同前往。有客来访时也 多由赵世英接待,还时常代师傅与来访者动手切 磋。赵世英与石志城关系相当密切,二人无话不谈。石志城晚年将 自己苦练终生的太极拳小架及其拳理奥妙尽传赵世英。
赵世英是石志城医术和武术继承最全面的弟子。赵世英所传弟 子中较有影响的有张庆林、李振生、何新江、王民权、苏振山、刘海立、 尚志英、王焕平、尚贵海、胡贵祥、李来对等。
浏览2,5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