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在散打中的合理运用对训练者身体素质、格斗水平、竞 技能力、思想意志等方面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 实中时常出现有些训练者缺乏对散打的意识培养,主要体现在缺 少对错误动作和方法的反思、忽视创新的重要性、缺乏合理的运 用激励意识等现象,这些意识往往能帮助散打运动员在竞技水平 上更上一层楼。
散打训练时,不能只训练不思考,运动员也不能只听教练的 “教”,自己什么都不想。运动员要善于钻研与领悟,养成思考的 习惯。要善于对散打动作的拳法、腿法、技战术等进行研究,对于 个人动作的特点、技击性原理、力学原理、攻防内涵等都要有着充 分的理解,做到触类旁通。
一、反思意识在散打中的应用
(一)技战术的反思
进行散打的技战术训练时,要善于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这样才能更多地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并及时地进行改 进。部分散打运动员的每次技术动作失误都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有的散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不恰当却从来不反思;有些散打 运动员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于技战术能否再更上一个档次从 未主动思考。重复性地犯同样的错误或是在原地踏步,自然而然 也就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所以,每次训练或比赛中,对于存在 的技战术瑕疵或缺陷等都要进行反思,这对于个人提高十分重 要。如有的训练中的一些坏习惯和小毛病,要把它提前消灭在摇 篮里,如若形成思维定式,将很难再改正。
在每次比赛后,运动员都要对战术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查 找本次运动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而制定出更加高效灵活的攻 守战略。制定战术方案时,首先要考虑战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还要考虑攻守转换的灵活性、可行性以及能否发挥运动员自 身水平等。教练员要知道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相同,不能一味 地让每一名运动员都掌握相同的战术,要结合每个人的特点为其 量身定制出一套符合其长远发展的特长技术。因而只有不断对 技战术进行反思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训练者才能够取得更 大的进步。
(二)训练方法的反思
俗话讲:“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这就说明了训练方法的重要 性。训练方法不当,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造成身体上的损伤、效 率上的低下、比赛失利等,因此要多对训练方法应用的合理性进 行思考。有的运动员流了汗,付出很大的辛苦,却始终没有取得
实效性的突破;有的训练腿法盲目地进行力量训练而忽略速度爆 发力的训练,结果导致身体协调能力下降,影响了整体运用的发 挥;练习力量时,大多是在身体充分放松的前提下进行的。然而 有的运动员使劲加大强度,而忽略身体的恢复性训练,结果身体 肌肉僵化,这对肌肉的弹性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阻 碍;有的散打运动员由于训练方法使用不当,引起额外的损伤等。 由此可见及时对训练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至关重要。训练科学 化在于科学地运用训练方法解决训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进 一步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在训练中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能起到 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训练者竞技能力的发挥, 因而训练者应重视加强对训练方法的科学应用。
(三)借鉴反思
通过借鉴其他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视频,总结其失败的教 训I,能大大弥补个人经验的不足。多看、多想、多思考别人失败或 成功的原因,然后对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做到尽早发 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日常训练的交流中,要留心观察其他优 秀选手在动作技能、练习方法、战术思维等方面的优点,在与自己 相比时要认真看清自己哪方面有差距,力争将不利于训练的因素 降到最低限度。
二、创新意识在散打中的应用研究
(一)技术创新
创新是运动的灵魂,也是运动员获得新价值的必备工具。散 打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创新,可以是对于旧技术再改进,也可以 是新的训练技术的发明。动作速度的快慢决定技术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动作速度的训练应从提高动作爆发力和 大脑的兴奋性等方面入手。比如,进行周期性摔法技术训练中, 要突出动作的速度和力度,可选用不同重量和高度的沙袋,然后 训练者运用各种摔法对不同重量的沙袋进行快速反复性的模拟 训练;可对不同摔法进行数字编号,然后通过报数字的方式让训 练者选择出相应的摔法以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
科技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随着散打规则的改变,散打 技术也越来越创新和进步。新的规则让比赛更有看点、更有观赏 性,但同时也对散打训练者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散打 运动员要充分利用好比赛规则,及时改进自己的技术,以便于适 应新的规则。如在进行散打组合动作训练时,为了整体的连贯 性,可采用分解练习法来加强各单项技术的完善,然后再进行整 体动作技能的提高性训练;新规则鼓励比赛者积极进攻,因而在 平常训练时应该加强对各种快攻与防守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进 攻和防守中灵活切换。
(二)战术创新
散打战术,是指运动员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为战胜对手而 采取的计策和方法。运动员通过散打训练把所获得的体能、技术 能力、心智能力等综合地运用到比赛中,用最佳的战术方案规划 比赛,夺取胜利。
在比赛时要善于运用敏锐的观察力,灵活调整战术方案。每 名运动员都有缺点,善于发现其弱点,果断地采取相对应的攻略, 就能在比赛中占据上风。可通过观察对手的性格特征选择相应 的打法,若对手脾气较暴躁,就可以通过麻雀战术袭扰对方,引发 其情绪上的波动,分散其注意力,寻找最佳时机予以反击;对付心 理素质差、技术相当的选手可采用穷追猛打的战术,以强大的攻 势来强突对手的弱点以获取比赛的主动权;对付个子高的选手以 近身搏击为主,可使用佯攻战术来迷惑对手迫使其防守,进而找 准时机迅速进攻。同时还可采用体力战术、突袭战术、空间战术 等进行实战模拟练习。
此外,在比赛前可尝试一些佯装的战术,如表情或眼神的训 练以达到上看下打、声东击西的战术特效;也可巧用动作的灵敏 性诱导对方失误或犯规,进而获取得分。只有不断地对战术进行 改进与创新,才能彰显出自己独特的战术风格,才能在比赛中占 据更多的优势与主动权。
(三)训练方法创新
散打训练中,训练方法的创新对运动员训练效率的提高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的训练方法能让运动员改变对以往传统训 练枯燥乏味的态度,产生更积极的态度。
比如,腿法中高鞭腿和后鞭腿的训练可采用橡皮筋加以辅助 练习,根据橡皮筋的数量加以调整,改变力量的大小,以此来提高 腿部的力量和爆发力;在摆拳动作的训练上,可借助哑铃、拉簧等 来提高出拳的速度和力量。
有的运动员经常出现紧张、胆怯、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等不良 心理反应,这很容易导致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有失败的倾向。 在赛前能否进行恰当的心理训练安排,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 中的发挥及胜负。因而在比赛前使用一些高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进行练习必不可少。有的运动员害怕在众多观众面前比赛,因此 可以提前安排适应练习,以促进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 的提高;教练员可安排其与不同级别、不同打法特点的高水平运 动员进行切磋,以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及应对能力。
同时,运用意念训练法、心理暗示法、情绪调整法、阶段训练 法等一些新型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训练也能起到 很好的作用。此外,器材创新也可带动训练方法的创新,可有针 对性地改进或研制新的训练器材,通过器材创新来实现训练效率 的提高。
三、激励意识在散打中的应用研究
(一)正面激励
在训练或比赛中合理运用鼓励和奖励,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 正能量,激发其拼搏的动力,使其在失败边缘能够逆转乾坤,在意 志消沉时能够精神焕发。如在鞭腿动作爆发力的训练中,有时要 进行几组甚至几十组大负荷量的负重练习。连续摆动大腿大量 消耗运动员的体力,此时运动员身心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没 有坚定的意志,则很容易就会掉队,被别人反超,咬紧牙关激励自 己要加油,信心就会更坚定,坚强就会战胜懒惰。比赛场上,面对 比自己强的对手,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激励自己要有斗志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重复使用相同的正激励方法,如一直喊加 油来给自己鼓劲,可能会带来听觉或心理上的疲劳,反而实现不 了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造成消极的后果。因而在正激励的应用上 要注意激励的方式应随着时间、地点、天气、比赛规模的大小、对 手实力的强弱等因素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做到灵活运用。此 外,教练员可采用语言激励法、物质奖励法、人文关怀、表扬等方 法对不同水平的选手采取及时有效的奖励和鼓舞,从而使运动员 获得更多的训练动力和信心。
(二)反面激励
在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批评的方式或手段来影响自己也算是 一种激励的方法。比如在自己获得了比赛胜利和诸多称赞时,不 能居功自傲,要激励自己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是获得 了一小步的胜利,不该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告诫自己要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继续奋斗。也可通过惩罚的方式,激励自己在训练中不 要出现迟到、偷懒、不求上进等现象,从而达到自我反省的结果。
教练员也可适当地采用激将法、警告法、纪律处分等方法来 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气氛,进而促进运动员主动的刻 苦训练。通过适当的反面激励,对增进训练者的训练意识及精神 动力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浏览3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