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踢、打、摔、拿四大 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具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等技术特点。此 外,散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 比赛过程中,双方按照竞赛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 徒手搏击、对抗。因此,散打具有体育性、对抗性、民族性等特点, 是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本节我们主要探究散打的学科理论 基础。
一、散打的生理学基础
散打的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运动过程中的 物质代谢系统,一个是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系统,具体如下。
(一)散打与物质代谢系统
在散打运动中,人是活动的主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 体内的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是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相互联 系的过程。下面将具体阐述散打运动中的糖代谢、脂肪代谢、蛋 白质代谢和水盐代谢。
.糖代谢
糖是运动所需能量的主要能源,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70%左右是由体内的糖来 提供。一般来说,长时间进行散打运动,运动者就会出现运动能 力下降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散打运动前半小时或两小时 补充糖是效果最好的。这样能够让糖直接随血液运送到肌肉组 织或者参与糖原的合成转化过程。在散打运动开始后,肌、肝糖 原被动员进入血糖供给需要,能够使血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脂肪代谢
脂肪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脂肪 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肪只有在有氧运动中才能提供 能量。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的供能比例会随之增加。有氧 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供能能力,长期运动能够使血 脂升高,使血浆中LDL含量有所降低,血浆中HDL的含量增加, 长期运动可以减少体脂的积累,使身体的成分得到有效改善。散 打运动是一项剧烈的体育运动,当运动员体内的肌糖原和肝糖原 消耗完以后,就会动用体内的脂肪来进行供能。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为机体的运动提供能量。
从食物中补充蛋白质,在消化液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分解为氨 基酸,被小肠吸收。氨基酸被吸收后,几乎全部通过毛细血管进
人血液,可在各种不同的组织中重新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经脱氨 基作用等代谢过程,最终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在分解 代谢过程中释放能量。
.水盐代谢
水也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60%〜 70%。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它可 以将氧气和各种营养素直接或间接地带给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并 将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有害有毒的物质通过大小便、出汗、呼吸等 途径即时排出体外,还具有维持体温的作用。水的比热高,温度 不易改变,所以当机体进行散打运动时,体内会产生很大的热量, 水通过蒸发出汗消耗大量的热,保证体温没有大幅度的变化。
人体组织中,除碳、氢、氧、氮等主要元素以有机化合物的形 式出现以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为无机盐(也称矿物质)。无机盐 在人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散打运动时,由于新陈代 谢加快,人体需要的无机盐增加,因此,应该适当补充无机盐,从 而保障身体的代谢需求。
(二)散打与能量代谢系统
能量代谢是人体和外界环境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能量转 移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系统。
.磷酸原供能系统
由人体内的ATP、CP分解产生能量的反应过程,称作磷酸原 供能系统。在散打运动中,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中,ATP是将 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直接来源。磷酸肌酸(简称CP)是贮存在 肌细胞中与ATP紧密相关的另一种高能磷化物,分解时能释放 出能量。当肌肉收缩且强度很大时,随着ATP的迅速分解,CP 随之迅速分解供能。磷酸原供能系统中,ATP、CP均以水解分子 内高能磷酸基团的方式供能,因此,在散打运动的开始阶段,机体 会最早起用、最快利用磷酸原供能系统,且不需要氧气参与。
.糖酵解供能系统
糖原或葡萄糖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并合成ATP的过程为糖 的无氧代谢,又称为糖酵解。糖酵解供能是机体进行大强度剧烈 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系统。糖酵解的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 要氧的参与。因为散打运动是一项剧烈,且需要强大爆发力的运 动,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一部分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糖酵解供能 系统。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就是指机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糖、脂 肪、蛋白质会被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在散打运动中,虽然运动剧烈,但主要还是以有氧氧化系统 来供能6有氧氧化提供的能量,能够提供机体很大的能量,从而 能维持肌肉在较长时间进行工作。由葡萄糖有氧氧化所产生的 ATP为无氧糖酵解供能的19倍。ATP和CP的最终再合成以 及糖酵解产物乳酸的消除都要通过有氧氧化来实现。
二、散打的心理学基础
散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在场上的较量,运动员在比赛过程 中,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并通过观察对手的眼睛和身 体姿态来判断对手的心理变化,从而做出下一步动作。特别是一 场势均力敌的散打比赛,谁的心理更强大,心理调整能力更强,谁 就更容易取得比赛的胜利。具体表现如下。
(一)情绪对散打运动的影响
情绪对散打运动员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情绪能帮助散打 运动员在场上应对自如,控制好自己的动作,发挥出自己的正常 水平。不良的情绪或运动员的情绪不稳定,导致运动员在场上发 挥不佳,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的后果。
(二)意志对散打运动的影响
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散打的训练 和比赛都是非常艰苦的,运动员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 磨,只有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在比赛中不放弃,拼搏到底。 如果意志力不够,很容易中途放弃或者对比赛失去信心,意志力 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三、散打的运动学基础
在散打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是比赛的基础。运动技能 主要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就 是指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里,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具 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技能的生理基础
.运动条件反射与运动技能
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是通过很多简单的非条件反射综合而 成的。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是随着大脑和各个器官的发育,在这 些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本体感觉与条件 刺激物多次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人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就是形 成连锁的、复杂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运动技能的信息传递与处理
人对外界环境刺激到发生反应的过程,就是所谓的信息处 理。在这个过程中人就是信息处理器,人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到发 生反应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对运动技能也会 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发展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 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
泛化阶段
由于人体对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 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的强烈兴奋,另夕卜,因为皮质内抑制 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 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在这个阶段表现在肌肉 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 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 扩散的结果。对此过程,教师或教练应以正确的动作示范帮助学 生正确掌握动作,并且根据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运动者掌握动 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意不要对动作细节 有过多强调。
分化阶段
通过对动作技术的初步掌握后,初学者对该运动技能的内在 规律也有了初步的理解,逐渐消除了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 这时候,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 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 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 正,能比较顺利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这是初步建立了动力 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如果有新异刺激产生,多余动作和错误 动作可能重新出现。在这个阶段,教练要特别注意纠正错误动 作,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动作。
浏览3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