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勃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我国停顿了 10年的古典跤、自由跤运 动于1977年底得到恢复并组建国家集训队,准备参加第8届亚运会。由于10年的浩 劫,对古典跤、自由跤新的技术特点、训练方法以及规则不了解,许多问题都要重新学 习。1978底,首次聘请了当时亚摔联主席、伊朗专家哈米提来京讲学,同时还聘请伊朗 教练员都思特来帮助我集训队训练。1978年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全国摔跤锦标赛,有10 个省、市、自治区的14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同年11月在泰国举行的第8届亚运会 上,经过短短一年的训练,我国选手高京获自由跤90公斤级第3名,为中国夺得了第1 枚亚运会自由跤奖牌。由于国家体委直接领导和各省、市、自治区体委的重视,古典跤、自由跤很快在全 国各地开展起来。为了使我国古典跤、自由跤不断地提高,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家体委和各地体委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先后邀请朝鲜、苏联、保加利 亚、蒙古、日本、韩国、法国、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教练员来华讲学或训练我国运动员。同时,我国还派出教练员、运动员到国外去学习、训练,这对提高我国古典跤、自由跤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适应国际比赛,国家体委多次派我国裁判员出国参加晋升国际级裁判员的考 试,目前,我国国际级裁判员达30名之多,并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我 国国际特级裁判员沈志刚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金哨奖。为了提高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相继出版了《摔跤与柔道》(山西)、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张连强编著)、《古典式、自由式摔跤》(黄斌编著)、《现代摔跤训练〉(张连强、马忠义编著)、《摔跤〉(张霞、黄斌编著)、《奥运信息——摔 跤》(国家体委信息所、中国摔协)等杂志和图书,同时还多次举办了各种级别的教练员岗培班,这对提高我国教练员的理论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 女子摔跤的开展


我国于1988年,在部分省市和体育学院试行开展女子摔跤。同年10月在成都举办了首届女子摔跤邀请赛,有14个单位派队参加。此后,女子摔跤在我国发展较快。 1989年,在南京举行的第1届女子摔跤锦标赛,全国有16个单位的117名“娘子军” 参加了 9个级别的角逐。1991年,我国首次派出4名女运动员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一举夺得3金、1铜的好成绩。1992年,我国又派出5名运动员参加第4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获4金、1铜,金牌和总分均列榜首。由于女子摔跤不是奥运会项目而被取消,并且停止了比赛,停顿了几年后,于1998 年开始恢复,并有部分省、市和体院保留了女子摔跤。

(三)主要成绩

  1. “文革"以前的主要成绩


古典式、自由式



























姓名时间地点赛会名称成绩备注
彩运启1966 年柬埔寨亚洲新兴力量中量级冠军
林冬明1966 年柬埔寨运动会轻量级第3名

 

2."文革"以后的主要成绩

古典式


































姓名时间地点赛会名称级别成绩
呼H仆1984 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52公斤第4名
1988 仲世界青年 锦标赛48公斤第1名
邓学文1988 年57公斤第1名

(续表)


















































杨长岭1988 年汉城第24届奥运会第4名
宝玉.1990 年北京第11届 亚运会100公斤第1名
呼LI嘎1990 年北京130公斤第1名
盛泽田1992 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52公斤第3名
盛泽田1996 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第3名
盛泽田2000 年悉尼第27届奥运会58公斤第3名

 

自由式



























































姓名时间地点赛会名称级别成绩
岛京1978 年曼谷第8届亚运会90公斤第3名
威文和1981 年南斯拉夫世界自由式锦标赛48公斤笫6名
西尚君1983 年美国世界青年锦标赛81公斤第2名
高文和1984 年美国第23届奥运会48公斤第4名
曲忠东1990 年北京笫11届亚证会第2名
伟光1992 年西班牙第25届奥运会130公斤笫7名

注:因资料不全,统计到1992年。

 

小结:

古典跤、自由跤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 个民族的喜爱。练习摔跤能够发展人的力最、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 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提高人的自卫能力和进行军事 训练的重要手段。古典跤、自由跤是一项古老的竞技体育运动。虽然传入我国较晚,但是,由于国家体委直接领导和各地体委的重视以及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古典跤、自由跤的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并在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银牌。

思考题:

简述古典跤、自由跤传入我国及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 张连强:《现代摔跤与训练》,第1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3. 郑斌:《摔跤信息》,北京,国家体委信息所、中国摔协,1992。


(沈志刚、黄轶)

第二讲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生长
发育的特点和卫生常识

教学目的:

  1. r解儿童少年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生化特点;

  2. 了解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营养与卫生常识。


教学安排:

总时数30学时。其中讲授16学时,讨论10学时,作业2学时,操作2学时。

一、兀专夕弟各器官亲彼的解朝、变雄及化特麦

  • 儿童少年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


运动器官,即骨、关节和肌肉,是使人的肢体产生运动和整个人体发生位置移动的 器竹。在人体内,肌肉附着于骨骼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发生收缩,牵引骨骼,围绕关节轴进行活动。

1 .儿童少年骨与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

在性成熟期,骨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儿少时期,在长骨的两端还是软骨,称为甑 软骨,这些软骨出现骨化点,使器软骨不断增长,又不断骨化,与骨干愈合,使骨的长 度不断增加,最后,甑软骨完全骨化,与骨干愈合,变成完整的硬骨,骨的长度也就不再增加了。由软骨变成硬骨的过程叫骨化。儿童少年各骨完成骨化的时间不一致。大体来说, 活动频繁、支持负重较大的骨,完成骨化的时间较早,如腕骨、髅骨、附骨等,而椎骨 完成骨化的时间最迟。女子比男子完成骨化要早1 ~2年。儿童少年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所以,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但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因此,在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儿点。

  • 注意训练的负荷旱:。适宜的负荷有助于促进骨的生长,然而负荷强度和负荷呐 过大,则会使骨化提前,影响身高。特别在生长高峰期,应多采用轻负荷、高频率的练习。

  • 应充分利用儿少时期关节活动范围大的特点发展柔韧性,但也应重视发展关节的坚固性,以防止关节损伤。


2.儿童少年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

儿童少年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少,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15-18岁时显著减 少。因此,肌肉重量不断增加(表1-2-1),肌力也相应增强。

表1-2-1儿童少年肌肉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表























年龄(岁)肌肉直屋占体直的百分比
827.2
1532.6
1740.0
成年人44.2

 

儿少身体各部位肌肉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是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 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8~9岁以后,肌肉发育的速度加快, 力量逐渐增加。15步以后,小肌肉群也迅速发育。15-18岁是躯干力量增长最快的时 期。全身整个肌肉力量男子在25岁左右、女子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值。肌力可保持到 30 -35岁才开始减退。另外,当身高增长加速时即处于生长加速期时,肌肉主要向纵向发展,长度增加较快,但仍落后于骨骼的增长,所以,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都较差。生长加速期结束后,身高的增长缓慢,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这时肌纤维明显增粗, 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同时体重增加也明显。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

  • 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肉的力量和伸肌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平均发展。

  • 在肌肉生长加速期,以增加长度为主,宜采取伸长肢体的弹跳和支撑自身体重的力崖练习等。重负荷的力量练习应少采用。


浏览1,1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