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相搭置于丹田成交羽状(图35)。
提气。继将双手沿任脉上提,同时提右足跟,左腿弯曲脚尖点地,重心移到右腿上(图36)。
现爪外展。当双手上提至膻中时,两腿同时伸直成升膻提气状 (图37),复将两手五指轮放外展(图38.39)o
开屏:接上式,两手推出,伸开两臂至极限,双腿伸直,意在劳 宫涌泉四穴,成四极开仪开屏状(图40)。
缩羽。接上式,两臂放松屈肘60度,两手内收的同时右腿弯 曲,动作协调,上下连贯(图41)。
开屏。复而推开双掌,将腿伸直(图42)。
缩羽、开屏。往返三次。略。

交注。肢体放松,双臂自然下落,向体前屈臂合抱,掌心遥遥相 对,右腿协调弯曲(图43),两掌心的气机相互交注。
吸丹。随着两手合抱身体渐向右转45度,转至原位时,双手合 收为托球状,内气吸入丹田,小腹内收,成吸丹状,为真元内敛(图 44) o
升膻。继上式掌心向上,中指相对,上抬,随内气上行至膻中上 (图 45).
平气继上式从中指至肘为轴线转掌心向下,平气调息以待气 机平合(图46)。
降气。随呼气将双手下沉为降气状原式(图47)
沉按、敛羽。同前(图48,49)o
五、碧霭穿云(展翅前奔)
由入境、敛羽、内转、交羽、分洪、逐波、展翅、前奔、纳部、注华、 撞云、开屏、平气、降气、沉按、敛羽等动作组成。
入境、敛羽。同前。略(图50、51)。
转。由敛羽始,身体重心右移,将左足跟抬起,同时转体 45度,肘略抬,弯曲;转腕时手背相对(图52),气沉丹田,由丹田内转。
交羽。由左腿重心前移,手指相搭(图53)。
分洪。身体略前倾,双手上提至膻中位置,同时屈膝,将左足抬起(图54)。上式不停,双手由内向外侧分开划弧至肩头(图55),为分洪敛羽式。
逐波。同时继续提膝并屈身前俯呈逐波式,神光外注,两掌外展,五指轮放,指尖向上(图56)。
展翅、前奔。双手向外侧展推(图57)双臂伸开,左腿伸直,足心向后,呈展翅前奔状(图58)c
纳部。双手由两侧渐呈平肘,收小臂,十指微曲,放松如插拿状,两掌欲扣合移至胸前,同时左腿屈膝渐收,将内气从四肢末梢收回膻中,呈纳部状(图59、60)。
撞云。接上式,复将双掌结合内气向前平按推出,发撞掌势,速 度可快可慢随内气发动而行(图62)。
开屏。接上式,两手向两内侧横抻发力推出(图63)稍有停顿°
平气。接上式,两手臂侧平举转腕,掌心向下,以肘为轴,掌心 向下,中指相对,食、中、无名四指伸平,拇指向下微向内扣(图 64)。
降气、沉按、敛羽(图65、66、67)。
降气、沉按、敛羽(图65、66、67)。
六、 丹凤朝阳(此式为站桩)
入静后重心移于右腿,左腿提膝,足尖自然下垂微内扣,右手 上抬腕与头齐,掌心向前,左手在左腿(屈膝)大腿处下按(图
68、
69)。此式分为左右交替,次数不限,时间逐渐加长。此式一定取向 阳位置,午后不练,最好在每日寅卯二时习练。
七、 白鹤寻食
由入境、错足交羽、错足提气、分洪伏波、伏身开屏、错足缩羽、 错足提气等动作组成。
入境。见(图
70)o错足交羽。入境后将左足向右侧迈一步,右足不动,左足跟与右足尖并列在一条线上呈交步。两腿站直,不得弯曲。同时双手背 相搭并上提至丹田处.目视前方(图
71)。提气分洪。继双手卷腕上抬,使两腕、肘与肩平行,头略低,目 微下视。呈提气分洪状(图
72)。

错足缩羽。继上式,身体略随手的动作起伏,身体慢慢直起时, 双手顺势屈肘取缩羽式,手背相对(图
75)o提气分滨。接上式,身站直,两手相搭呈交羽状°周而复始行持 三次(图
76)。
八、 高光注体(此式为站桩)
接错足分洪掌提气始,将双手作交羽上提至膻中,将手臂向前伸直与肩平,掌心向下,两手大拇指第二节相对,目平视前方(图
77)。换式,左右式相同,双脚提起足跟,以脚底涌泉为轴向右转
360 度(图
78) o九、 白虹横渡(行功)
由伏波、开屏、伏封、伏波等动作组成。
伏波。继离光注体式起,双臂向下滑行作顺伏波(图
79),顺势 将后腿抬起(图
80)。


伏封。落左足,两手由两侧平行向下向体前滑行,重心前移,同时抬右腿(图
83)。
伏波两手拇指相搭(图
84),意欲向前上方滑行作双穿掌,谓 之逆伏波(图
85)0左右足交替习之。此式为行功。
十、龙虎真形(行功)(虎鹤)
由通背分身、展翅、伏波、展翅、伏波、交注、伏波等动作组成。
通背分身。继上式(图
85),双手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图
86), 重心前移,两腿行功均为虎步。
展翅凌空。两臂吊腕高起,提起右脚(图
87)。


伏波腾翔。继上式将两臂下落(切腕而下),同时右脚落地(图
90) ,左腿曲而右腿直为虎步,重心在后。
交注。手掌继续下行,复提左足进步(图
91),两掌气机注出。
伏波。双手由两侧向体前平移至大拇指相对,手扶虚空,落左足,右腿曲而左腿直为虎步(图
92)oH 、龙鹤真形
由入境凝神、上腾展翅、下伏抖翅、龙行击翅、凌空振翅、龙形击翅(化机式)、龙形下伏抖翅、凌空展翅、平气、降气等动作组成。
入境凝神定气(见图
93)。
上腾展翅。双手上抬,捆劲而起,同时抬左腿提膝,身体略向右 倾斜呈上腾展翅式(图
94)。
下伏抖翅。右足随双展翅的手臂下翔而落步为下伏式(图


龙行击翅。接上式,劲路不停,将左足跟向右转动,重心移于直立的左腿上,右腿略弯曲,足跟提起,身体左转,双手臂内合势,左手上抬于头顶,掌心向上,左臂横肘于胸前,右手在左腋下,掌心向内(图
96),呈盘龙阴阳击翅状。
凌空振翅。右手翻掌滚切划下,左手横甩向前击出,双臂向上翔展翅而起同时复起,右腿提膝吊足上翔展翅式(图
97)。
龙形击翅。接上式,伏身抖翅,落右腿成内桩截脚,左手向右击去,置于右肋腋下,右手立肘滚转上抬于头,作降时呈龙形击翅(图
98)。武技变化可以将右脚横出为蹬脚,为斜身挂印式,左手切掌, 右手护头随扣而化(图
99),此称化机式,可因敌而变。
龙形下伏抖翅。由龙形阴阳击翅落右脚,双腿弯曲,双手下翔 而化为下伏抖翅式(图
100),藏交注式,发搠挤力合于武技。
凌空展翅。继上式,双展二臂,左足提起(图
101)o平气。双手向胸前移动,掌心向下,手指相对,左脚轻落呈平气状(图
102、
103)。降气。从略(图
104)。

十二、单锋展翅(此式为行功走桩)
由入境、凝神、上翔、灵台执印、前奔展翅、上翔、平气等动作组成。
入境。略(图
105)。
凝神。眼光凝敛,扫视前方,与整体身形平衡协调(图10
6)上翔。身体左移,左手前伸招起,右手呈切掌后划,足跟离地呈单臂上翔式(图
107)。
灵台执印。左手切掌坐腕于胸前中宫(胃口)呈执印状,左腿站立,右腿向后提起,右手切掌向后切击,同时身向前俯(图
108)。
前奔展翅。接上式,左手随身下俯,向前穿掌击出,同时右手由后向上击,右腿向后踹蹬,以助身躯前越呈奔状(图
109)。
上翔、执印、前奔数次,左右相同(图
110).
十三、白鹤亮翅
由平气、亮翅、提足、化机、平气、降气、沉按等动作组成。
平气。按上式所示。
亮翅。右手由胸前向上刁腕,抬至头上右侧,大拇指与额角齐, 五指向前,掌心向下,左手顺势下划取切掌置于身前左侧,掌心向 下。同时重心坐于右腿,左足尖点地呈亮翅状(图
112)。
提足。接上式,复将左脚落地,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提膝抬脚, 略俯身含胸前彳顷,同时左手吊腕抬起,右手穿掌击出,复而向左后侧反撩,为亮翅提足状(图
113)。
化机。继之将右腿落下,抬右手向前作含机穿掌状(图
114),两肘抬平,两腋下虚灵,可由此式化出多种变化。
平气、降气、沉按。略(图
115、
116、
117)。
浏览4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