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琳达
李小龙是一个“简单”的人。说他是个简单的人,因为他不过是非 常“简单”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便直接而诚挚地实现目标而 已。他不绕弯路,从未妥协,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他从不朝三暮四、 游戏人生;名、利、安定生活之保障,一切诱人的交易皆无法诱惑他:他 只是“简单”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并付出全部的精力去实现目标。 这是因为李小龙深深地了解自己,而这却正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它 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而需经过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曾持续于他生 命中的每一天。这就是我永远不能说自己完全了解他的原因,他每一 天都在不断地成长、发现、改变、扩展其视野。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 程,而他也正是一位令人振奋的伴侣。
我第一次遇到李小龙时,我们还都是大学生。我们有许多开心的 故事,无忧无虑,很少考虑到未来。他为一小群热心的武术爱好者传 授功夫,这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是非常新奇和有趣的。当我们的关系 有所进展,对未来的考虑也逐步凸显时,我们决定结婚了。那时我还 没有意识到这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幸运和重要的事情。那时我也没有
意识到我将有此殊荣与他分享巨大的生命财富。
而对于李小龙来说,娶妻生子给他带来了新的责任,他的生活立 刻变得复杂了。最首要的是找份工作,维持生计,供养家用。即便如 此,他仍然不满足于现状——他还有梦想!尽管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 这一点,但是他的梦想已经开始渐渐浮现,他与生俱来的远见卓识已 经开始影响他的未来。在他并不富有但却非常幸福的那些岁月里,他 广博地学习、狂热地练武,他坚持他的梦想,而他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了。他复杂的生活开始变得“简单”了。
在《青蜂侠》播出后的日子里,随着经济收入变得颇为可观,并成 为著名的杰出武术家,要想趁热打铁在全国开设一系列武馆似乎是非 常容易的。对李小龙来说,在美国教授东方武术是一项易于赚钱发 财、过上奢侈生活的“大事业”。但是那个时候,李小龙已经知道他想 要做什么了,他的梦想已经开始变为明确的目标了,而开设全国性的 武馆并不是他的计划。他的亲友们曾劝说他这样做,以“把握时机”, 但李小龙从来就不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人,他总是自己创造机会。他多 年的训练增进了他对武术的狂热,他不愿意在他无法保证质量的事务 中牺牲自己的艺术。“质量”一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李小龙这个 人——无论他做什么,无论细微小事还是重大决定,都必须保证质量。
接下来的6年是困难时期,常常沮丧气馁,偶尔能吃顿饱饭,但在 更多的时候却忍饥挨饿。虽然在任何时候,他利用自己的武术家名气 来赚钱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目标既然已经确定,便绝不再走回头路。 他不但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更有非凡的勇气去实现梦想。即使在他 的努力看来似乎得不到任何回报的那段岁月里,他依然驱使自己去奋 斗、去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他不会满足于肤浅地描述自己的雄心壮 志,他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懈地耕耘、深入地钻研——每天坚持训练,研 究健身方法和每一种搏击术:西方的,东方的,传统的,现代的;钻研各 类不同信仰的哲学:东方的和西方的;考察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的丰 富经验;所有这一切,他都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那本能般的判断 力使得他能在任何场合中学习和汲取,无论与美国著名作家会谈,还 是与餐馆的服务生聊天,他都可能有所收获。他随时记录自己的想 法,写下自我激励的提示,保持自己的思想清晰。他在墙上挂了一个 牌子,上面写着“前进”!而且他也的确那样做了。他终于克服了逆 境,因为他有很强的韧性,他知道,为了成功,他必须努力地工作。
不过李小龙不愿只做个思想家——他要做一个实干家。他终于 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在美国,他看到许多新拍摄的中国电影。他知道 这些电影可以拍
得更好,而且也意识到自己正是能把它们拍得更好的 人。于是《唐山大兄》和《精武门》诞生了,这两部电影已经成为历 史。他那希望自己永无止境地迈向更高点的热情导致了《猛龙过江》 的问世,在这部影片中,他自编、自导、自演,一切做得极为出色。他为 本片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以巨大的毅力和艰辛的劳动投入到电 影的每一处细节中去,从摆放装饰品到配音,从选择合适的音乐到亲 自为背景音乐演奏乐器,他关注着电影拍摄工作的每一个部门。结果 证明,他付出的努力是完全值得的。我第一次看到《猛龙过江》时,我 惊异于他竟有如此的天赋和想象力,在他第一次尝试做导演时便能拍 出如此高质量的优秀电影。他内心的灵感源泉是如此丰富,一定会有 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而随着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的问世,他所追求 的将不是更加出名或更加富有,而是希望得到观众的赞赏,并希望这 赞赏与日俱增。
我相信李小龙命中注定会成为一名电影工作者,因为他具有诚实 观察人性并在银幕上真实再现人性的能力。它是一种可以从银幕流 向观众的浓厚的力量;是一种观众与角色在瞬间建立的亲切而个性化 的关系;是一种能立刻引起关注的个性魅力;总之,是一种非常强烈的 气质。李小龙时刻明白自己身边和内心的一切。他每一天每一分钟 都会有新的发现,取其精华,而砍掉非本质的东西,永远不断地成熟和 发展自己。
李小龙是一位非常敏感的人。我们的婚姻属于国际婚姻,但丝毫 未曾有过国际婚姻常见的问题。那些人种、文化、教育、习惯上的差 异,可以说反而使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我们互相吸取对方的文 化的长处。我们的婚姻与其说是1+1=2方式的结合,倒不如说是两 ^一半合而为一。换言之,虽然没有喝同样的一杯茶,但茶壶却是由 两人所分享的。
我们一向都很尊重个人。我们的爱情起初燃烧得非常炽热,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成熟,爱情也变得像静静燃烧的煤炭般,更为深厚。有 些人或许会说最大的悲哀在于没有被爱,但我倒觉得不爱才是最大的 悲哀,因为如果不爱就不可能给予,也就不可能
获得。如果我们的婚 姻能被搬上银幕,只有一个地方希望能加以修改,那当然就是结局。
与一般的夫妻一样,我也经常为李小龙的事感到焦急万分。但因 为看多了小问题演变成两个人决定性的问题的例子,所以我们都努力 去避免它。重要的是,互相帮助。
如今回想起来,我发现有三种因素是支撑我们婚姻最大的力量, 其一就是宽容。或许有很多情形使你很难做到宽大为怀,但这时不妨 用忍耐来解决问题。其二就是忍耐。李小龙是个急性子,有时会在应
该矫正过错时大发脾气,这是人所皆知的。但在私生活中,他是非常 温柔的,他曾经以最大的耐心使我能在香港地区住得舒适而不致感到 格格不入。李小龙曾以身教告诉我所谓忍就是透过忍耐去了解。宽 容与忍耐是只能存在于人与人的结合之中。但率真不同,率真是一种 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可以自由而毫无隐瞒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率 真就是支撑我们婚姻的第三个因素。
同时,唯有宽容、忍耐、率真,才能更多地获得观众的爱,启迪他们 的想法、感受以及自觉。人的心灵是很奇特的,给得越多,所得也越 多。当然,去爱一个人既不是期待,也不是施舍。如今回想,我发觉李 小龙曾在精神上给予我太多的鼓励。我和他的婚姻生活虽然只是短 短十年,但他留给我的是生活中极重要的判断力、生命力以及决断力。 我们的两个可爱的孩子,也都承袭了他这种精神。
不过,李小龙却没有把他自己完全地交给任何人,甚至是我。他 知道他想要完成一些什么,他的一生就将花在那些事情上。而且,为 了要完成那些事情,他也具有必要的能力、创造力以及无穷无尽的精 力。过去他难免也有抉择的痛苦经验,但最后还是发现自己的目的在 于成为一个演员,透过电影来表现自己。当然,他也具有完成此愿所 需的洞察力、献身、勇气、忍耐以及伟大的爱情。在他喜欢讲的话中, 有“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应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 做不可”等话。李小龙一向不坐等机会,而是自己去制造机会。他是 把使自己样样要比别人好视为一种义务
他的目标不在富有或成名,而在于完成高品质的工作。虽然工作 完成后而获得财富和声望,但那只不过是副产物而已。但要坚守原则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为了要成为一个有自我主张的演员,把全副精
神都灌注于工作。
李小龙丝毫没有偏见,与所有不同人种、宗教、阶层的人之间都搭 上了桥梁,就像对我一样,跟他有过私人交往,一起分享过人生的人来 说,他也许会永远变成我们的一部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 而过的是每天均
以事实证明这一点的生活。他的32年是充满了生命 力的人生,要比活了两倍长的人更有所创造,更值得满足。一个人充 满生命力而生活时,对死是不感到惧怕的。我相信他自己走过的是正 直的人生而安息在平静中。
浏览4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