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众多门派的传统武术?各门派的传统武术丰富多采,博大精深,是祖国文化宝 库中一份优厚遗产,应予珍惜,予以发掘整理。在发掘、整 理过程中,同样应采取慎重态度,分清精华和糟粕。对其精 华部分应予继承和发展,对其糟粕应予批判或摒弃。何者为 精华,何者为糟粕,总的标准应视其是否具有挖掘价值,是 否反映了武术发展的历史面貌,是否具有历史的武术功能或 现代的武术功能,是否具有科学的(包括现代还未知的科 学)、民族的特异功法、功能。传统武术就象文艺中的古典文学作品一样,是历史的产 物,应尽可能保留其历史的原貌。所渭整理,也应象对待古 典文学作品那样,不失其原貌之精神和大略,然后让其在百 花园中齐放。不过,套路发展是复杂的,所谓保留原貌不应 拘泥,而应容许不同师传的大同小异和不同“版本”怎样看待少林武术?按佛、道教山门来划分门派始自武侠小曳。有所谓少林 派、武当派、峨崛派之分,其特点是牵强附会于神传仙授, 如少林派传说仓(自达摩禅师。这就是少林武术神化的根源, 从而使少林寺病神秘化、玄虚化。历来有4天下功夫出少 林”之说。某些拳派,为了抬高身价,多攀枝附葛,托言源 自少林,另一些拳派从俗家传入少林,如红拳、炮拳,也说 成是少林拳术,这就使少林武术在一些人心目中形成夸大了 的形象。这种夸大宣传不单在国内影响深远,甚至在国外也 如此。事实证明,这种对少林武术的夸大宣传既不合乎历史事 实,也不利于中华武术的全面、正确宣传和健康发展,应予 澄清。应该承认,历史上少林寺僧人为了强身健体、驱兽防 盗,曾创造及习练武艺,有专门的练功方法。部分专司战责 的武僧,曾有较高的武术造诣,并参与过世俗战争,立过战 功突出的如“十三棍僧救唐皇”的故事就是有史迹为据 的。少林寺尚武,少林寺因而也曾成为交流各家派武艺的会 武场,各地名师慕名而来,或由少林寺僧慕名招揽,这就使 少林武术除自成一派外,还广收了俗家各派之技,不少俗家 门派也吸收了少林拳的成分,从拳派的造诣和影响来看,少 林寺不失为中华武术有较大影响的一派。但如以北派拳系来 说,它应排在查、华、洪、花、豹五大攀系之后,如南派拳 系,以广东南拳为例,据说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派均 源自福建少林寺。不过根据是不足的,即使它们有源流影响, 但在较长时期的发展中,巳有很大演变,也不是原来的少 林拳了。少林拳术的真谛就是如此。至于传自达摩之说是缺乏根据的,达摩是来中国传佛教 的印度人,印度有瑜珈术,他带来点瑜珈术影响有可能,但 印度没有象中华武术类型的武术,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土特 产,绝不可能是达摩所传,更何况武术早就发生、发展在少 林寺创建之。“天下功夫出少林”相当于“天下无敌四路 (查)拳”之说,不过是同门的自费和后人的夸大,而非如实的客观判断。历史上,少林寺几经战火,无论古迹或武功,遗留不多。近代曾以广义的少林派称北派长拳类外家拳术,以广义 的武当派称内家拳术,这些概念,值得商榷。武侠小说或传奇故事所描写的武术和武功与事实有何异同? 武侠小说或传奇故事所描绘的武术、武功,大都是夸 大、歪曲了的,甚至有不少是离奇怪诞的,它使武术与武功 染上了神秘玄虚的色彩,这不利于正确认识和继承、发扬中 华武术!突出的如武术神传仙授之说在旧小说中是十分普遍的, 什么梨山老母、峨嵋老祖等。如《说唐全传》中的程咬金. 梦中得神人传授板斧,醒来演练只记得十三路,于是就以十三 路板斧起家。真是神乎其神,玄乎其玄。按此脉络,多数武 侠小说除宣扬神传仙授外,必大肆宣扬僧、尼、道的神玄武 功,而且必与门派斗争、报复、仇杀相关联。似乎武功之最 高者必是与神佛有缘的。这种描写不仅不合武术发展的真实, 而且也违背了出家人戒杀生的起码常识。在武功方面,什么放飞剑可在远处取入首级,什么飞天 遁地、腾云驾雾等描写,其实都与武术无关。还有什么力敌万 人,刀枪不入,吹气即倒,举手即扑等描写,也属夸大胡谄。至于飞檐走壁,点穴术、铁砂掌,则要用武术的观点、 科学的考据去分析。如说一纵身即上壁,一腾跳即越屋脊, 这种飞檐走壁是非科学非武术的;如说在墙壁上踩蹬数步,攀上墙顶,或以手抓攀瓦檐,飞越而前则是真实的。点穴术 如符合针灸原理的说法有可能(如穴位擒拿),否则不可信。 而铁破掌则是有的,以肉掌插击沙层或沙袋辅以药醋浸泡, 在无数的磨练中,使肉掌变得硬至可切髓石,这是中华武功 一种创造性的练功方法,有事实为据。可见,对武侠小说,传奇故事中的武术、武功描绘,应 用科学观点来识辨,不可轻信而陷入神秘玄虚,也不可不加 分析全盘否定。何谓武德?练武者为什么要发扬武 德? 自古以来,练武者就其练武目的与实用来看,可分为三 大类,第一类,为了健身强体,卫国保民,或精忠报国,仗 义锄强,第二类,只为个人的强身练性,不干预世务।第三 类,欺压良善,强横霸道,为非作歹。第三类是少数,第 一、二类是多数。这多数练武者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品行端 正。尤其因为练武与练其他技艺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 点:武功多绝技、秘技,学艺练功,全赖师传,从师、 尊师、谢师、不背师,是武德的主要传统,对同学要友爱和 尊重,也是武德的主要传统。武功越深,越彻悟武道的凶险而需严格控制使用。 若好勇斗狠,动辄伤人,则遇到强者也会轻于伤己。同时还 易于成仇结怨,给个人、亲属和师门招来无穷麻烦和灾祸。 因此,戒随便动武,戒好勇斗狠,戒伤人伤己,戒寻仇结怨 等又成了武德的主要准则。练武者既得武功之传,武艺超于常人,自应勇于维 护公德,为群众造福,故武德之善者,多能以锄强扶弱,好 打不平,济困扶危为己任。如《水浒传》的武松、鲁智深的 侠义形象,便成了武德的规范。武艺既为凶险之道,练武者应重怡情养性。坚忍刻 苦、刚强勇武、不畏难、不怕暴等品性,是练武过程中自然造就 的,同时还要强行修炼下列品性不骄不躁,不莽撞,不粗 暴,不欺良善,不为非作歹,不好烟酒财色等。其中谦虚谨 慎是武德之要点,因满招损,谦受益,一山还有一山高。谦 是不招败和长武功的要义。讲信义也是武德的要点“言而无信非人也”, “见义而不为非勇也”(“义”是正义之意)。这种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练武者更应恪守。自学武术应怎样入门?练基本功有何 重要性?怎样深学广学?自学武术如要有成就,最重要的是克服好高鹫远,贪多 图快的思想,而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基本功学起。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最高 深最复杂的知识技术象建高楼一样,是从最低最浅最简单的 基础作起点的,地基打得不扎实,楼越高就越不稳固,甚至 倒塌。任何一门技术,基础功夫浅,就越难学深练广。武术 入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勤学苦练基本功, 即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动作和功力练起。练武的要旨,在练不在学。也就是说学武术只是一种手 段、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学的目的是为了练。拳谚说 “教技靠师傅,练功靠自己“。俗语说,“同台吃饭, 各自修行。”学是容易做到的,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但能否有所成就,那就得看各自练功的自觉性、艰苦性了。有 些人片面理解“名师一点,胜练三年”这句话,误认为只要 有了名师,面授秘诀,就可以瞬间成就真功夫。其实,这句 名言只说明:名师指点可少走弯路、错路之理,而绝不说明 可不练而成。“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只有苦练才能 出真功夫。无名师指点,而有铁杵磨针的毅力并多开动脑 筋,也能练就惊人艺;有名师指点而又能下苦功,自然成就 会更大。然而,若想靠名师指点而坐等功成,那是绝对不可 能的。练功在乎决心、苦心、恒心。拳谚说“一日三遍,一 遍三回;一天不练,前功尽废。”又说“夏练三伏,冬练 大寒。”若是学而不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一曝 十寒”,那就难以进入武功之门。这就是自学武术入门——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至于技术上入门步伐,则应先练拳术,再练耦械和对 练。先练单式基本动作,再练套路(详见下述)。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逐步学习其它拳术和器械 套路,再进一步才谈到广学深学。这得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 功夫。在这里切戒的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浏览2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