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而下的栽拳又称栽锤是中国武术的独特打 击手段。它即不同于拳击的摆拳,也不同于拳击的平勾拳或下勾拳(向下 的勾拳),拳击里的下勾拳已经废弃不用。而意拳对栽拳却情有独钟姚 宗勋先生就以出色的栽锤名震武林。栽拳仍然要求形曲力直,仍然要求用 身体去带动手臂和拳头。在打栽拳的时候,身体位置的左右移动要比前面 两种拳法相对得大一些。在拳术中,头的位置非常重要,故前辈云:“头 正则四体百骸无不为其用矣”。头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适当的中心位置, 适当的位置即为“正在技击中,头的位置要始终处于运动中的平衡状 态。头部位置的倾斜和过度的俯仰,必将引起身体枢纽的偏倚和不得力,不用说正确的发力将受极大的影响,而失去了任何抗击的能力而受人所第 威胁,俗谚“低头猫腰,学艺不高”,即是说的类似这种情况相反头部会 的正确位置是实现“制人时不制人”的应敌要诀的保障。当你的头部避散 开对手威胁的时候,也必定是你发力舒适得力的好时机。可以设想在技击 中,一个人的头部位置不适应形势相应变换,而始终处于正面临敌的僵滞手 状态将会是什么结果。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对此有段极为精辟之论述:“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上下相引%周身互争之法”。没有以头部为引导的 上下争力做为基础,前后、左右的争力就无所作为,比如把几个木棍横捆 在一条垂直的钢索上,如果这条钢索是松弛的,那么这条木棍谈不上有 什么支撑力。此时如果把垂直的钢索上下绷紧、固定,那么木枢上的支撑 ! 力也就明显地加强了。人体之脊柱犹如这条垂寅的钢索,而横向的木棍则 如同人之手臂要想出拳有力,没有脊柱沿垂直方向的挺拔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拳术中头的位置具有重大的领导作用。现在回过头来说栽拳的具体 练法:首先要保持头部向上领,身体挺拔如高山峻岭随着上步的同时, 头带动身体向后腿一侧横移,此时前手的臂有一种被甩起来的感觉。以 左手在前为例,左拳自体前横移,当前臂感到碰到对方阻挡的手臂时,吊 提財关节,围绕着“点”(和对方交叉之前臂接触点)向下栽去。此时身 体有上涨之意,拳心朝前、前臂内旋到头,以拳上突出的关节部位击打目 标。在刚一接触目标的瞬间全身猛然紧,好像山崩地裂一样,将巨大的 打击力量由上至落到对方面部或身上。这时的几乎是全部体重加以加速 度所产生的爆发力大有泰山顶之势,不可阻档。此拳关键的要领在于横 移身体晚抬肘,不要先吊好了財再往"栽,-则危险,暴露部位太多,二 则没有了连贯的动力。和对手相接触的时候,才能順势吊肘下栽。所有的 拳法都要有“力透敌背”之意。以上介绍了意拳技击训练的几种基本拳法。这几种拳法虽然在外部表 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工作原则、原理是统一的。不管出的是拳是掌,都要做到总有一手进攻,一手防守;互相转换,无论如何不能散了间架。 在平日试力和打沙袋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步法要不停 地变换,左,右势不定。打拳是两手结合、左右逢源,是全身皆法面不应 该半身不遂。还有一点,练拳要注意,每个人的条件不同、习惯用力的方 式不同,要因材施教,决不能千人-面。在不违背原则、原理的情况下,提倡发扬每个人的特长即便是原则、原理也不是-成不变的僵死教条,只不过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倘有新的实践成果,就要大胆创新。意拳思想齊境界非常开通,主张“师古不泥古”,“更勿终学人”,从来不应在学术研章究上捆住自己的手脚任何抱残守缺的做法都是不足为训的。
实战的基本腿法手 腿法的基本功训练在摩擦步的第三节步法辅助练习中做过详细介绍。意拳在技击中使用腿法比较谨慎尽管腿功有一定的实效,但是“抬腿半 边空”的弊病不得不加以考虑。腿法也离不开“形曲力直”的原则及螺 旋、斜面、曲折的利用。抬腿不宜过高,一般以不超过对方的跻部为准, 胭窝不可伸直,也要“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意拳的腿法顺乎自然,抬 I腿好像是踢,但踢不着也不失重,刚好是下一步的落脚点,有点捎带手的 意思,脚一落地又是一项发力的开始。所以腿法也有攻守合一的问题。正面攻击的点脚。在走摩擦步的过程中,后脚经前脚的踝关节内 侧向前伸出,此时如果距离合适,可用运动着的前脚脚尖迎踢对方的踝关 节正面或小腿的正间(俗称迎面骨),其所用之力是短促有力的刹车力, 好像鸡啄米、蛇取食的样子,一点即回,不管踢着没有,回来准备下一个 动作。踢与打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组合。由于两腿的支撑是控制身体平 衡的主要手段,所以只有在保持平衡不偏不倚的情况下,才能起腿。至于 踢得到与踢不到,则是次要的。即所谓“不在对方中与不中,而在己身正 与不正正面点踢的步法形式基本上以拗步为主,即踢右腿身体向右拧 转,左肩朝前,身体呈拧着的状态,两臂始终保持架,以便没踢着时前 脚一落地,拳掌就能跟着到。横跺脚。腿的各种试力在摩擦步里做过介绍。那种提膝踩压弹簧 的试力,即横跺脚的基本练习。在技击周旋屮,或进或退,时刻注意步法 的调整,一旦距离合适,就可以把非支撑腿的膝盖提起,同时脚尖外摆, 脚内侧朝前,如果是主动进攻则为起腿攻用后胯摧前腿发力,如果是被动 状态则为截腿迎击。一般地说来,意拳采用退步或原地截腿的形式,使用 横跺脚多一些要注意起腿的高度不能超过对方的吐跻,否则不易控制平 衡:,起腿的动力来自支撑腿的蹬地和后胯的催送。首先攻击的方向是横着 脚向前踢,好像足球运动员的脚内侧传球,旦碰到对方的身体如小腹或 大腿、小腿等部位,特别是碰到他的小腿前面,就立即顺势向下滑踩发 力,注意身体纵轴的上下争力。这个动作就足足球场上可以吃到红牌的严 重犯规动作。危险的蹬踏,由于目的不同,足球的犯规动作在这里就是杀 伤力很强的进攻手段。同前一腿法一杆.,不管踩到没有,这一脚下去正好落在我原先就准备落的那个位置,以便继续攻击。横踩脚一般也用拗步第 踢法,即踢右腿向右转体,左肩左手在前„这样没踢到人的脚一落地就可 以出右手的后手拳重击对方这种练习也可以是脚外侧朝前、脚尖内扣的横跺脚,此时为顺步踢,即踢右腿向左转体,右手右肩在前呈准备攻防状态。
手顺便介绍一下防对方踢小腿的方法:当对方踢我的小腿时,我顺势收 小腿,脚后跟往自己臀部的方向冋收,身体稍前倾,此时我的小腿呈了一 个反斜面,面突出了膝盖往前顶的力量,这个力量不可小看,往往会给对手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即是意拳的膝发力,总之,意拳的腿法是建立在步法进退的基础上的。退中有截,进不出 尖,即不町伸出过长面减弱力度,且失去控制被人利用。要想在腿法上得心应手,除了加强步法训练外,大多求助于独立桩。此外,现代搏击中腿 攻的优秀技术拿来为我所用,未尝不可。
浏览652次